廖頌宏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建筑業飛快的發展。社會競爭力,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導致現在的人們心理和精神也出現了障礙。 但建筑企業工作的獨特性, 員工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不穩定因素,如精神壓力,抑郁,信心喪失等。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
隨著經濟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工作質量與標準的升級,特別是大型建筑施工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致使企業職工的心理和思想狀況悄然變化。無論是著眼于長期發展還是當前的效率提升。然而,建筑企業獨特的流動性給員工的穩定性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他們多年來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參與項目異地建設,缺乏家庭和家庭溝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緊張、情緒低落、信心喪失等不良心理,降低工作效率。在當代,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
一、施工人員面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一)員工環境問題
建設施工公司的工作人員大致可分為一級,二級單位和項目部人員,其中大部分是項目一線工作人員。由于企業行業的特殊性,員工工作場所的噪音,粉塵使該工作場所的環境比其他行業差,而且工作壓力遠遠大于其他行業,除了三班倒的異常工作時間外,還擔負著高強度的工作量,同時維護現場安全的重任。
(二)工作壓力引起的心理問題
建筑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施工單位員工的心理緊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公司老員工忠誠度高,感情深厚,但思想比較陳舊,工作技能比較簡單。有的員工感覺工作多,加班比較多,身體和心理都比較勞累,導致精神倦怠和心理壓力增大等。在一些關鍵項目中,加班往往會受到心理壓力和情緒失控的影響。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個人職業前景暗淡,使勞動者對職業感到厭煩,產生了“不追求成功,而求無過”的思想。三是年輕員工的教育和思維水平相對較高,由于工作的固定性和工作的相對機械化,年輕人的心態是浮躁的,很容易引起焦慮和抑郁。四是隨著現代生活的節奏加快,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工作場所的頻繁變化等原因。讓工作人員造成緊張和焦慮。五是第五,外部市場的競爭導致了工作壓力。 降低鐵路建設的壟斷門檻,放寬市政建設的資質要求,加劇了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 招投標往往有幾十個施工單位參與投標,總是面臨市場競爭的壓力,傳遞給一些員工的心理。 市場競爭引起的恐懼和憂慮,顯示出對企業的長期成長和壯大缺乏信心。
(三)家庭方面的心理問題
一是婚姻問題分析,建筑施工單位男女比例不均,女職工很少。男性從業人員長年在野外工作,男性從業人員很難找到對象,年齡較大未婚比例較高。二是夫妻兩地分居問題分析,一般情況下施工地點距離家很遠,不能經?;丶摇J┕さ攸c有時在偏遠山區,勞動者長期在偏遠地區工作和生活,家庭不能照顧,工作和家庭關系不和諧,特別是夫妻和工人與子女分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身體、心理失調、矛盾、焦慮情緒、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三是家庭與子女之間沒有平衡,而一線工人不能兼顧家庭和子女,特別是兒童缺乏教育的問題,成為工作和家庭的普遍現象,離婚率高。四是施工地點的環境偏遠,文化生活貧乏,流動性差。與現代城市生活環境相比,反差巨大,員工的適應能力和忍耐力受到質疑。
(四)人際關系帶來的心理問題
人際關系處理不當直接影響工作進度,信息傳遞速度,項目質量,企業文化健康,組織效率和組織氣氛等因素密切相關。 如員工與同事,員工與組織氛圍,員工與合作伙伴,員工與客戶等,矛盾與沖突必然會產生心理負擔與壓力。
(五)擔心生產事故而帶來的安全問題
建筑施工工程對施工人員心理存在較大安全問題。施工人員經常處在高風險工作狀態,長期以來這對工作人員的心理產生影響,對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也存在影響。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期以來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態度。另一方面,一些員工受到一些幸運心理的影響,在日常工作生產中存在一些不良的安全心理問題。在正常生產施工項目中,增加員工的期望工資,保障安全等。
二、加強心理疏導的必要性
只有快樂工作,員工的積極性才能真正產生,思想才會影響到行動,員工和企業才能共同成長。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關懷,是為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生活,更好發展所需的服務和支持。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量投資給建筑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企業員工非?;钴S,具有豐富的社會心理和思想意識。心理資本是個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積極心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高的心理資源。美國商業協會前主席魯森教授指出,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從何而來,不是金融,不是技術,而是人。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 如果一個企業不關心員工的心理健康,不及時引導員工的心理,就會對企業的穩步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將心理學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通過分析員工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體現和諧企業以人為本建設的重要途徑。傳達了一種尊重,關心,理解,幫助人的思想和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施工企業應該尊重每位員工人格,激勵每位員工成長,發現每位員工的需求所在,這是保障構建和諧企業的必要要求。只有員工的心理健康才能生活積極進取。
三、加強心理疏導的措施
(一)把握員工的心理
為了把握員工的心理需求,必須適當地滿足員工的需求。把握職工的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的必然要求。深入了解員工的心理需求,就是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員工的心理需求可能包括公司福利,工作環境,領導認同,家庭環境等多種因素。幫助員工解決生活困難和思想問題,關注員工的注意力,積極滿足員工的合理合法需求,在快樂放松的工作環境下成長。
(二)創新工作方法
一是改變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盡可能滿足員工的生活需求,做到工作環境優美,氛圍和諧。二是進行換位思考,從生活上,工作上,待業上進行關心和關愛。讓員工感受到這是一個有愛的企業。三是在業余生活上,認真搞好企業業余的活動,例如定期開展有益的健康活動,成立各類興趣小組,建立運動組織比賽等活動,為高效益的工作狀態提供服務。四是在干部選拔任用中,貫徹公開,公平的原則,使職工感到企業有公平感。年輕人擔當企業頂尖力量,營造和諧舒適,增強企業活力,關心工作環境,努力營造企業向前,蓬勃健康的企業發展氛圍。
(三)搭平臺,建立溝通橋梁
企業成立心理咨詢室和人文關懷室。只有讓職員具有訴求力,職員才能整理心情,穩定人心。 進行人文護理和咨詢時,首先需要了解工作人員的想法和需要。這就需要一個渠道來表達員工的需求,使員工需求能夠有效地傳遞到各個層次的組織中去。團隊等基層組織在自上而下傳遞信息中的作用,組織一系列活動,積極搭建座談會等多種平臺。員工反映了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 企業認真傾聽,幫助應對,建立平等的溝通和溝通。
(四)宣傳企業核心文化
員工是企業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培養員工對企業價值觀,對自己認識的人生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訓,這些內容是不可忽視。企業的管理者知應知道員工在想什么,讓工人談論心理問題,抱怨問題。有問題就改正,沒有問題就更加努力,進行深入的人文護理和心理護理。公司員工要“心有責,行有責”,才能營造和諧的氛圍,團結一致,凝聚人心,釋放員工最大的正能量。
(五)建立和改進管理制度
沒有規則,企業管理的科學化是管理者對員工進行長期有效的人文護理的最有效途徑,對制度進行公開,公正,公平的管理是減少員工咨詢的最有效途徑。 充分發揮群眾組織作用和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能和作用,建立信息平臺,可以發表言論,對公司的管理和監督提出意見,參與企業的大型活動,不造成企業興衰。
(六)領導人高度重視
作為一個企業,一切好與壞都離不開單位的領導思想。企業必須真正考慮到自己的員工,對員工實施人文關懷。俗話說“火車跑得快,但都是站在前頭”,但在企業中,領導要表現出端正的姿態,模范地站在前頭,帶頭工作,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有效的心理咨詢,是企業的基本工作。基礎不健全,或者基礎建設再好,如果管理不牢固,有時一夜之間就會消失。因此,企業的領導應該把企業的發展放在首位,把企業的員工放在心上,在待遇方面要積極地為員工創造晉升的通道,努力提高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工資,應積極關注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在生活上要傾向于一線員工,尤其是在環境上。心理咨詢對企業的發展十分有益。
四、結束語
為員工提供人文護理和咨詢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思想工作跟上,改變壓力作為驅動力, 通過人文關懷, 積極主動的思想工作,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規,公開,公平,透明的科學管理模式,讓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使負能量積極向上,發展企業和諧。
參考文獻:
[1]孫玉平.積極心理學在企業員工管理中的運用探究[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04).
[2]陶山河.淺談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新時期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1(8).
[3]陸家聲.淺談企業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工會理論研究(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3(03).
[4]解本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企業中的運用[N].工人日報,2009.
[5]朱國.做好人文關懷――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01).
[6]穆為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6).
[7]唐志勇.現代企業的人文關懷[J].現代企業文化(上旬),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