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萍

摘要:本文從加速政工人員成長、展現思政工作優勢、適應企業發展需求三方面闡述以企業經濟為核心展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分別提出將思政工作融合在企業生產中、向經濟方向傾斜建設政工隊伍、將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相結合三點具體工作路徑。
關鍵詞:企業;思政工作;企業經濟
新時期,企業思政工作需要從經濟角度出發,結合企業經營和生產需求,制定出高度可行的工作內容,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發展而服務,發揮思政工作效力,為企業良性發展提供保障。
一、以企業經濟為核心展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速政工人員成長
經濟核心的企業思政工作,需要政工人員掌握企業生產或者經營不同崗位工作內容,同時,把握企業經濟發展動向,才能保障工作質量。因此,經濟核心思政工作,可激勵政工人員樹立學習意識,換位思考,將企業經濟和員工效益放在首位,提高思政工作實效,加速自身成長。
(二)展現思政工作優勢
以經濟為核心,及時轉變思政工作內容和形式,保證思政服務企業生產和經營,精準、及時參與企業全過程的經營,才能展現出思政工作的優勢,以企業經濟為最終目標,二者之間充分融合,體現工作價值。
(三)適應企業發展需求
企業的存在意義為獲取經濟效益,面臨激烈競爭,需要從企業經營以及經濟發展等角度對員工展開思政教育,轉變員工工作觀念,使其明確企業發展和自身利益之間的關聯,在全新思政觀念的引導下,共同為企業經濟發展做出努力,穩定企業人才隊伍,真正實現核心競爭實力的提升,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穩步發展[1]。
二、圍繞企業經濟展開思政工作具體途徑
(一)將思政工作融合在企業生產中
企業思政工作的本質即為強化員工向心力,凝聚集體,形成競爭優勢,創造效益。故此,企業中思政工作需融合內部生產工作進行,讓員工自覺服從,使思政工作全面滲透到企業經營不同階段。
如:某企業主要以通信運營為主,該企業在地區內處于主導運營商地位,為發展經濟,將企業市場份額逐漸擴大,該企業當中,大部分的員工都走向一線,部分線路維護人員也承擔銷售業務,因此,和以往相比,員工工作付出精力更多,此時,員工若存在不滿情緒,必然對企業業務開展造成阻礙。對此,該企業制定如下思政工作路線,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該企業在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使用思想管理措施:
第一,政工人員深入基層,對企業生產和經營情況加以明確,和員工交流,掌握其思想狀態,組織例會,交流經驗,就員工思想問題制定針對性措施;第二,建立動態的反饋機制,管控思政工作;第三,設置技術創新或者競賽等,發揮榜樣力量,利用網絡宣傳典型事跡,引導員工樹立學習意識,加速內部人員良性競爭;第四,展現人本管理理念,為員工組織年度體檢,提供生日福利,節假日慰問困難員工等[2]。
(二)向經濟方向傾斜建設政工隊伍
企業的思政工作有效性和政工隊伍素質息息相關。以企業經濟為中心展開思政工作,需要政工人員熟悉企業內部業務,同時,懂得經濟運行和發展,才可更好地展開監督、服務等。因此,需要培養高素質的政工隊伍,強化人員業務技能和思想素質同步培養。新形勢下,建設企業內部政工隊伍,要轉變其思想觀念,只提升其知識素質,優化政工隊伍結構,企業思政工作才能夠將企業經濟作為中心,和企業發展需求更加相符。
首先,在政工人員的政治素養培養方面,需要以新時期社會主義相關理論逐漸豐富自身思政理論,以求真和務實等態度,樹立高度的服務意識,加大力度研究企業面臨的經濟形勢,從生產和經營的角度,明確思政工作目標,創新工作方法。如:企業需定期組織政工人員學習最新的思政教育理念,使其更新自身思想,樹立經濟意識,并將此作為思政工作實效的評價重要標準,為員工傳遞全新思想,提高員工凝聚力,助力經濟發展。
其次,在政工人員知識結構的完善方面,需要從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等服務,同時,還需掌握經濟發展規律,以發展的視角展開思政工作,以積極的態度參與企業決策,樹立服務意識。當政工人員具備豐富的經濟知識理論時,才能更好地將其和思政工作融合,從企業經濟出發,創新思政工作形式。因此,可使用“走出去”培養方式,讓政工人員積極學習經濟理論,到優秀企業當中學習,學習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掌握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吸取其他企業思政工作精華,應用到自身企業當中,結合具體情況,有的放矢,保證思政工作可對企業經濟起到促進作用。
最后,在政工人才隊伍結構的優化方面,當前,企業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需要注意其“一專多能”能力的提升。企業在人才培養環節,可定期組織交流學習會議,為內部政工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銷售人才等交流提供平臺,讓政工人才積極學習領域知識,掌握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性質,明確各崗位對于企業經濟的影響。這樣才能在思政工作開展過程把握重點,從企業經濟角度出發,開創思政工作新局面。因此,企業需要培養懂管理、經營和經濟相關知識的政工人才。同時,還可從社會中吸納優秀的政工人才,不斷提升政工隊伍水平,以經濟為核心,促使政工工作不斷發展,為企業經濟發展做好服務工作。
(三)將思政工作和企業文化相結合
良好的企業文化,可激發企業內部人員工作動力,樹立共同愿景,利于企業經濟的發展。同時,企業思政工作和文化的結合,需要完善的制度作為保障,監督二者同步進行。在信息時代,企業可利用信息技術,強化內部管理,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企業內部宣傳積極的文化,和思政工作有效融合。將企業文建設具體目標和思政建設保持一致,以企業文化作為切入點,指明思政工作的主要目標,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促使文化建設穩步進行。開展思政工作環節,從企業文化方面,在企業內培植共同理想以及信念,建立學習型企業,使人員將企業經濟發展作為工作中心,主動提升業務能力,以共同的追求,為企業貢獻自身智慧和力量。此外,二者的融合過程,還需從發展角度審視企業、員工二者關系,更新思想和理想,制定出高度可行崗位機制,提升員工主人公意識,以思政工作向員工傳遞新時期價值觀念,樹立高度奉獻意識,以明確價值觀,良好道德觀,相互協調工作中的問題,關注企業長遠發展,為企業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3]。
例如:可從企業經營角度組織文化宣傳,使用企業內部網絡,宣傳政工思想,調動員工生產熱情,形成主人翁意識,以高度責任感,參與企業建設,聯系企業發展和自身發展,積極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還可通過豐富的文化活動,將思政內容融入其中,組織“我是企業人”演講比賽,“技術生產”大賽等。此外,還可在企業內樹立激勵文化,通過員工標兵的榜樣帶動作用,對先進人物的事跡全面宣傳,鼓勵人員樹立拼搏精神,參與高質量生產工作當中。
三、結束語
總之,企業為應對市場競爭帶來的挑戰,需要借助思政工作凝聚人心,激發人員積極參與企業經營和建設。實踐過程,從企業經濟角度出發,聯系企業經營內容,展開針對性思政工作,培養政工人才,利用企業文化,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釗.淺談思想政治工作對國有企業經濟工作的促進作用[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78.
[2]陳華萍.經濟新常態下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9(07):31+33.
[3]王培榮.圍繞企業發展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J].才智,2019(09):194.
[4]李金鑫,郭秀蘭.經濟新常態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經濟,2019(01):34-35.
[5]張文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經濟價值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8):163.
[6]孫秋影.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商論,2018(1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