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莉
近年來,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視教育培訓工作,積極探索引導教育培訓工作機制,注重抓好五大要素,穩步提高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促進公司健康快速發展。
一、將先進理念作為企業教育培訓的切入點
一是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重要資源的觀念。企業要把人才投資當作企業發展的一項戰略性投資,把人的素質和能力當成高效完成工作、推動企業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把人力資源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把教育培訓工作作為人才資源開發的必要手段,不斷提高培訓的質量,努力為企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是牢固樹立教育培訓工作要與時俱進的觀念。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符合企業當前和今后的三個需要,即:所屬行業發展需要、企業發展需要和崗位工作需要,確定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的長期規劃、年度計劃、既定目標、培訓內容及形式、工作機制及措施,實現企業教育培訓工作良好推進。
二、注重教育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象廣泛
一是注重教育培訓內容的多樣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公司員工能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也呈多樣化。公司員工需要職業道德及要求、企業文化認識與理解、上級及公司制度的學習與理解、崗位的專業要求,比如財務、投融資、法律、檔案管理、項目管理、招投標、公文寫作等等,需求的多樣化就決定了教育培訓內容的多樣化。
二是注重教育培訓方式的多樣性。企業的教育培訓越來越多采用組合式的教學方式。采用舉辦講座、案例分析、網絡培訓、專題研討、情景模擬、知識競賽、觀看錄像、脫產培訓,參加上級單位的組織的培訓、到外地實踐考察等多種靈活多樣的方式,增強教育培訓的吸引力,進一步提高企業廣大員工的學習興趣。
三是注重教育培訓對象的廣泛性。大力營造“學習型企業”“學習型部門”氛圍,組織企業領導、中層干部和一般員工參加不同類型的培訓,在公司營造了人人參與學習培訓的濃厚氛圍。
三、逐步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流程
一是傳統教育培訓的流程的不足。傳統教育培訓流程的最大缺陷在于忽視了員工的主體地位,培訓之前缺乏充分的培訓需求調查,往往以培訓任務替代員工的實際需求,造成員工被動地接受培訓教育,培訓不能滿足員工和企業的實際需求。
二是教育培訓從按計劃培訓轉到按需求培養上來。以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培訓工作,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用什么學習什么。教育培訓活動開展以前,企業先進行教育培訓需求分析。每年年初,企業要進行深入細致的需求調查分析。采取在公司各部門、子公司發放調查問卷或其它形式,了解掌握擬訓對象的培訓需求,結合崗位需求、企業發展需求,個人職業規劃需求,同時注意,不及要考慮員工的現時的學習需要,還應著眼于滿足未來公司發展對員工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在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反饋的需求信息,制訂初步的培訓方案。初步培訓方案包括四個方面,即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對象、承辦部門。初步的培訓方案制訂以后要反饋給培訓對象征求意見,再根據反饋意見對初步培訓方案進行修正與完善。最后形成企業當年的教育培訓計劃,并以文件發放貫徹實施。
四、教育培訓注重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企業要注重教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要防止進入為培訓而培訓,防止訓歸訓、用歸用,忽視培訓與運用結合的誤區。企業教育培訓工作不能只看培訓時間、次數和人數,重要的是培訓了哪些新知識、新業務,實際收獲是什么,解決了企業發展中、工作中的什么問題。企業在教育內容方面,既要有能幫助員工提高思想理論、思維能力的理論培訓內容,又要有與企業發展和各項工作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提高員工解決工作中所面臨實際問題和矛盾的能力,推動工作開展,促進企業發展。
五、完善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和考核保障機制
有效的組織、考核保障機制是推動企業教育培訓工作良好開展的基礎,特別要重視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保障和經費保障。
一是要加強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具體的制度來規范。企業教育培訓工作組織實施部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尋求其他部門的積極配合,爭取領導的支持,確保員工參加培訓的時間、人員、精力到位,保證教育培訓活動的有效實施。
二是保障企業對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員工教育培訓是為企業培訓人才的一種基礎性投入,要將員工教育培訓經費列入企業的財務預算,專款專用,使員工教育培訓經費能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員工培訓經費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