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帥
一、企業法律風險概述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細胞,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勢必遇到各類風險,法律風險便是其中之一。據統計, 我國企業平均壽命僅為7.3年,而歐美發達國家企業平均壽命為40年,這種差異性固然與我國市場經濟建立較晚有一定關系,但主要原因還在于我國的企業缺乏對法律風險的識別與防控。
企業法律風險是指基于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由于企業外部法律環境發生變化或法律主體的作為及不作為,而對企業產生負面法律責任或后果的可能性。構成企業法律風險的三個基本要素:首先,風險產生原因在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違反或對先前約定的違背;其次,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最后,法律風險可能會給企業引發不利的法律責任或后果。
二、企業法律風險的來源及表現
對法律風險進行系統的防范,首要的是要了解法律風險的來源及其特點,只有結合本企業特點,充分認識本企業主要法律風險的來源及特點,才能對法律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企業法律風險即源于企業不知道規則、忽視規則、不遵守規則和對規則理解偏差三個方面,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合同管理的風險
企業最基本的經營方式為簽訂合同。合同也是企業法律風險最主要的風險源。合同簽訂主體、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可能會導致合同的無效;本公司不履行合同或者合同對方不履行、對合同條款解釋不一致均有可能造成糾紛甚至訴訟;合同內容不完備、語言不規范、爭議解決方式約定不當將使法律救濟不利于己方,都可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
2.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的風險
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已建立公司制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但在企業治理結構運行過程中由于對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理解的不到位、不透徹,在公司股權轉讓、公司合并、分立過程中極易產生相應的法律風險。
3.企業不履行法律規定義務的風險
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一般引起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風險,但是也可以同時或者僅僅引發民商事法律風險。比如,招投標法規定,招標人與中標人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的,可以處中標項目金額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罰款,這就是行政管理風險;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中標人可以向招標人主張締約過失責任,要求其賠償,這又是民事法律責任。
4.企業知識產權風險
目前大多數公司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相對來說還比較單薄。這類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公司對內部知識產權缺乏保護意識,對企業內部有價值的智力成果、商業秘密、發明專利不知如何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能明確區分合理使用與侵權的界限,往往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侵權是一種無意識的侵權。
5.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和情勢變更風險
三者都具有不可預見性,但法律對三者能否免責規定的卻存在不同。對三者定義模糊、何種情形免責、免責程序性約定等約定不明,均有可能成為合同當事人的法律風險源。
6.人力資源糾紛風險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均是對企業勞動者的有效保護。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應該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與企業的勞動者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一方面與勞動者建立平等協商機制,另一方面建立好內部勞動爭議解決機制。妥善處理招聘、試用、錄用、變更、終止勞動關系等各類問題。
7.重點崗位人員違法犯罪風險
近年來企業人員的違法犯罪風險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企業領導人員的貪污、賄賂等犯罪類型。企業各重點崗位的職務犯罪行為已較為多發。有效做好重點崗位人員的法制宣傳工作,通過建立有效的內控流程規避重點崗位的法律風險已成為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一環。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防范
企業首先應當樹立以事先防范和過程控制為主,以事后救濟為輔的法律風險防范理念。
1.健全組織、做好人員安排。企業若想從根本上做好法律風險的防范就應該重視法務機構的建立、重視法律人才的引進。目前大多數企業對法務人員的需求還是停留在事后處理階段,只有企業遇到了法務問題才想到去咨詢或者聘請律師協助解決。這種運行模式已經失去了法律風險防控提前預防的最佳良機。企業還是應該重視法務機構的建設,重視公司律師的引進及培養。
2.制定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不同企業需要不同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在法律體檢的基礎上,律師為企業“量身定制”法律風險防范制度體系。當然,對于小微企業,制度化不一定能促進企業發展,各個企業可以根據法律體檢報告確定是否需要制定風
3.建立公司法律文件審查制度。主要是指法律專業人員對各部門、各公司的法律文件(特別是經濟合同)依據現有的法律、政策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并對其可能產生的風險及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等進行分析、預測,并提出指導性的法律意見,以作為合同談判、簽訂的參考。
4.建立公司法律咨詢和指導制度。主要是指法律顧問通過咨詢的指導方式,協調處理集團公司和其他部門涉及的法律事務,保證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的安全性。集團公司和其他部門對于在經營管理活動中遇到的需要咨詢的事項,應當主動向法律顧問提出咨詢,法律顧問依據法律的規定并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咨詢意見,咨詢單位以此作為決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