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強
今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悼念郝銘鑒先生的文章,《漢字傳人,好自為之——《咬文嚼字》與它的創辦者》,感觸頗深。文章敘述:《咬文嚼字》創始人、著名出版人郝銘鑒先生2020年4月3日上午逝世,享年76歲。他從1995年起就舉辦報刊編校質量有獎競查活動,先從上海市主要報紙《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入手,讓讀者找差錯給予獎勵,然后又開辟《眾矢之的》欄目,鎖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12家著名報紙,檢查其中的文字差錯并逐月公布檢查結果。活動得到被“咬”報紙的大力支持。以后,《咬文嚼字》又對央視“春晚”等重要節目,《半月談》《故事會》《讀者》等著名期刊,王蒙、劉心武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趙忠祥、倪萍、姜昆等撰寫的明星圖書一一咬嚼,起到了促進權威媒體、名家名人在純潔語言文字方面率先垂范的作用。
我們這群《文萃報》的特約評報員,也是在為《文萃報》“咬文嚼字”,糾正報紙的訛誤之處,提高報紙的質量,促進報紙越辦越好。我翻閱了從2004年被聘為《文萃報》特約評報員后,給《文萃報》糾錯的文章,17年有19篇見報(包括其他的文章共有40篇見報),沒有見報的文章在百篇以上。若算每月寫給《挑刺臺》的文章,則有200條以上。所指出的主要有錯字、錯詞、錯句、錯標題等。
每位特約評報員都很認真地為《文萃報》“咬文嚼字”糾錯,例如湖南衡陽的趙琳同志,他評報就非常敬業,我曾經在湖南岳陽參加湖南集報協會籌委會的活動時,與他同住一個酒店房間,看到他拿出的評報文章,除寄給《文萃報》的以外,還自留了一份底稿,并裝訂成冊,當時我看了就很欽佩,真是有心,結果他的這份底稿榮獲了集報優秀獎,不僅我欽佩,與會的湖南、湖北、江西報友都欽佩,這是我親眼所見的。還有其他評報員也是認真地為《文萃報》字斟句酌,自2017年至2019年我收集的《文萃報》優秀評報員名單就可見一斑,2017年評了33人,2018年評了38人,2019年評了26人,這其中有不少連續3年都被評上了,還有不少評報員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評上優秀評報員,但他們仍然為《文萃報》作出了貢獻,他們是無名英雄!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黨的喉舌,發揮正能量,共同為建設偉大祖國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