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麗
摘 ? 要:“報關業務技能”是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政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合適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至關重要。隨著“互聯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育領域,“即時互動”也在教學中成為一種趨勢。文章以“超星學習通”作為信息化教學平臺,探索即時互動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學成效。
關鍵詞:即時互動;教學模式;報關
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采用。隨著互聯網與各領域的逐漸聯合和深入融合,教育也在運用互聯網思維不斷創新、不斷變革,互動教學模式也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場所及方式,“即時互動”成為一種趨勢,讓移動設備為課堂所用,也提高了部分“機不離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1 ? ?以“超星學習通”為即時互動平臺的教學
“超星學習通”(以下簡稱“超星”)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平臺。在超星上,不僅可以搜索下載電子資源,獲得圖書、文章以及相關文獻的元數據,還可以實現在線課程學習及一系列課程教學活動,為課程教學提供了信息化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超星APP,注冊成為平臺教師用戶,新建自己的課程。同時,學生也在自己的手機上下載超星APP,就可以通過課程二維碼或課程邀請碼加入課程學習。使用超星平臺的教師在課前向學生推送課程資源供學生自主預習,課堂教學能夠完成簽到、問卷、小組討論、投票、搶答、分組任務、測驗等各類教學互動活動,課后可以完成作業布置、批改、評分等。利用該平臺,教師可以用信息化教學理念對課程進行再設計,使學生能課前自主預習課程、課中積極參與即時互動教學活動、課后扎實、鞏固所學知識,在即時互動教學模式實踐中不斷完善課程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
2 ? ?基于“超星”平臺的課程再設計思路
2.1 ?進行課程前期設計
(1)明確課程定位。“報關業務技能”是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是學生參加專業學習應具備的核心技能,以便將來可以更好地勝任報關企業的相應崗位。進行課程前期設計時要明確課程定位,并進行學情分析,為后續設計打下基礎。
(2)確定課程結構。對報關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及崗位需求進行分析,課程由3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認識報關活動,第二部分是各類海關監管貨物的通關程序,第三部分是報關單填制。
2.2 ?知識點予以碎片化
通過問卷及訪談方式對報關企業負責人、核心崗位工作人員等進行調研,獲取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的信息,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并將課程內容涉及的知識點按照廣而不散、碎而不亂的原則碎片化。如:各類海關監管貨物的通關程序,包括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保稅貨物報關、減免稅貨物報關、暫時進出境貨物報關及其他進出境貨物報關,其中一般進出口貨物按其通關程序又細分為4個環節,將每個環節進一步細化。
2.3 ?完善教學活動設計
完善教學活動設計是基于超星平臺融入即時互動教學模式的關鍵性環節。即時互動的教學模式不再拘泥于場所和形式,利用該平臺可以實現實時異地數據共享,可以及時和學生線上交流互動、及時解決問題,讓課堂教學得以延伸,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一,在設計每個教學單元時都需明確目標、考慮課前教師及學生主要活動,設計課前學習任務。第二,根據課前情況跟蹤學生學習、收集問題,從而調整課堂教學活動。可以以小組討論、小組競賽、展示匯報、即時測驗、實操等形式內化知識或技能,教師予以實時指導、歸納總結、考核評價。第三,對前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反思,并根據課堂教學活動情況設計下一教學單元課前任務[2]。
3 ? ?基于“超星”平臺的“報關業務技能”課程即時互動教學實踐
3.1 ?創建課程并且上傳教學資源
在超星平臺新建“報關業務技能”課程,上傳課程標準、授課計劃、教學單元課件、視頻資料及相關專業學習資源,實現基礎資源開放共享;指導學生安裝超星學習通APP并通過課程邀請碼或二維碼加入課程,了解課程構架及計劃。
3.2 ?依托平臺開展即時互動教學
3.2.1 ?課前活動安排
課前活動包括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應該以設計學生活動為重點,設計課前學習任務、課前在線測驗題或實踐練習、主題討論、問卷等。利用超星平臺發布課前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完成課前自學并通過測驗或練習檢測自學情況,在平臺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點問題。教師通過問卷、留言及平臺數據跟蹤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及反饋的問題,對課堂教學內容予以調整和優化。學生的活動可在課前自由選擇時間、地點,在超星平臺完成在線自主學習、平臺測驗或練習、問卷等課前任務,并通過平臺和老師即時互動交流自己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自己做好課堂學習的準備。
3.2.2 ?課堂活動安排
(1)回顧導入:課程回顧環節需要與課前學習任務呼應。可以導出平臺課前自主學習測試的結果,教師對結果進行分析,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階段的主要問題以“主題討論”活動形式發布在平臺上,讓學生都有機會對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到其他學生的發言。這種集體即時討論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共鳴,教師再予以歸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問題提問式導入只能個別學生參與,而即時模式可以全員參與,教師也能及時做出反應。
(2)任務導入:報關業務技能課程專業性較強,尤其是在學習各類海關監管貨物通關程序時,需要學生理解各類海關監管貨物的特征、范圍以及報關程序。為了更好地與實際工作崗位結合,可將報關公司實際業務素材轉換成教學素材創設課堂任務,讓學生完成任務時有“職業代入感”,更好地體驗崗位工作流程。
(3)所需知識:為了完成創設的課堂任務,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理論知識部分可以結合視頻呈現,提前在平臺創建好相關課堂活動,通過學習競賽、分組討論、現場檢測等形式,平臺可以自動統計出學生的測試結果,教師可以實時做出講解、分析,知識傳遞滯后的情況減少,同時,也可以讓理論知識在課堂得到理解和強化。結合豐富的信息化學習資源,能夠讓課堂越來越活潑,讓理論學習也越來越有趣。
(4)任務實施:利用平臺提前發送業務實操流程教學微視頻,讓學生以分組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師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巡回指導,并觀察學生的合作溝通情況。在完成任務時,以關務操作軟件為工具,以闖關方式分組完成操作流程,軟件在流程操作步驟錯誤的情況下會暫停幾分鐘無法操作,小組成員必須在短時間內迅速地重新討論規劃操作程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技能及團隊合作意識。超星平臺預發的微視頻可以反復觀看,使得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強化流程步驟,課堂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5)展示分析:學生在規定時間結束小組任務后,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兩組進行展示。如:一組操作正確、流暢但小組間溝通、協作不是很好,另一組流程出錯但溝通協作較好使得流程順利完成。展示環節每組確定小組代表展示,在分析階段同樣可以借助平臺發布小組主題討論,讓學生分析本組任務實施過程中的得失,讓不同組別間相互可以得到啟發。教師可以利用平臺獲得的學生分組操作心得,加以分析,使學生產出共鳴。
(6)課堂小結:每個教學單元進行小結時需要在本單元創設的課程任務的基礎上引發思考,得以拓展,教師再次明確貨物的通關程序及軟件操作流程。同時,可以錄制企業對該任務的剖析和實際工作中業務操作流程,上傳至超星平臺,讓學生對將來所要從事崗位的業務操作有進一步認識,可以達成該教學單位的教學目標。
3.2.3 ?課后活動安排
布置所學教學單元擴展任務,可以通過超星平臺上傳課后拓展任務,如:實操練習或測試。讓學生通過課后任務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可以彌補課堂時間的有限性。課后拓展任務可以平臺提交,平臺交流;同時提示完成下一教學單元的課前學習任務。
3.3 ?利用超星平臺完成課程評價
超星可以實現電子化簽到,獲得學生出勤信息;每個教學單元的課堂活動、測驗、參與討論情況都有統計結果,教師可以結合平臺數據采取各種評價方法完成對學生的考評。
即時互動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互動模式的局限性,利用移動平臺將資源網絡化,同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師生實時互動交流,讓課堂得到延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柏權.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即時互動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2):51-52.
[2]李淑妍.移動環境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即時互動教學新模式探究[J].思政教育,2018(11):81-82.
Abstract:“Customs Declaration Skills”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customs decla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with strong policy and practice. A suitable teaching mode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master professional skills. With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stant interaction” has also become a trend in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super star learning” as the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latform, explores the instan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and applies it 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instant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customs decl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