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清 鄭玉玲 朱玉葉 趙旭



【摘要】目的 對超聲乳化手術器械進行環節質控,提高器械的質量及醫療安全。方法 通過對超聲乳化手術器械從回收、清洗、質檢、包裝、滅菌、發放及預處理環節實施質控管理及優化工作流程。結果 實施環節質控后,超聲乳化手術器械清洗質量明顯提高,鏡檢合格率達99.18%;杰力試紙檢測合格率達94.44%,較環節質控實施前提高了7.4%,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眼科手術醫生對眼科器械的質量及服務的綜合滿意度由91.87%提升到98.24%,且未發生此類器械損壞事件。結論 對超聲乳化手術器械實施環節質控可提高超聲乳化手術器械的質量,避免器械相關性的醫院感染,保證手術醫療安全。
【關鍵詞】超聲乳化手術器械;質量安全管理;應用成效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2
因超聲乳化器械復雜及精度高,購買成本高,不正確的處理和使用,可能損壞器械造成醫療成本增加。基于此類器械的特殊性,我院CSSD對超聲乳化器械的進行環節質控,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質量,保證器械的滅菌質量及性能,提高器械的使用頻率,降低耗損率,且提高手術醫生的服務滿意度,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自2015年4月開始實施眼科超乳手術器械環節質控,通過制定環節質控管理制度及職責,優化環節工作流程。環節質控實施的前提條件是設置各環節管理的質控員,根據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及專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擇優選定,主要負責督促及指導本環節工作人員相關制定及流程的執行或指導疑難問題解答,幫助工作人員按照規范執行,并通過具體實踐提出可行性意見。本報道數據采集選取2018年環節質控實施前6個月共29套器械,2019年環節質控實施后6個月共34套器械,每1套眼科超乳手術器械包括超乳手柄及針頭1件,I-A頭2件,膠管2件,膠塞4件,共計9件。對比環節質控實施前后6個月超聲乳化手術器械的質量安全及手術醫生的滿意度。
1.2 環節質控實施方法
專人專線負責針對超聲乳化手術器械精細及結構特殊性,設置專人負責器械的回收。由手術室護士在做完手術后,對器械初步處理后放在存放間的專用盛裝盒內,電話通知供應室人員回收,供應室人員接到電話后,立即派回收人員及時回收。
完善清洗流程,根據實際清洗過程,不斷優化清洗流程。根據器械的結構及特性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耐濕熱器械優先采用全自動清洗機清洗,不耐濕熱的器械采用手工清洗。
嚴格執行質檢質量標準根據WS310.2-2016.5.6.1要求使用目測法或五倍的光源放大鏡對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進行檢查。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應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功能完好,無損毀[3]。規范包裝根據WS310.2-2016-5.7.3的要求,手術器械應擺放在籃框或有孔的盤中進行配套包裝。組配人員按要求對器械進行組配,超乳手柄工作端針頭尖端用專用的黃色可旋式保護套;藍白色膠管盤繞;采用壓力蒸汽滅菌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內眼手術,操作精細,對手術器械的要求較高。我國眼科手術管理感染控制、消毒、滅菌指南(二)中指出首選壓力蒸汽方法滅菌。
按照發放要求檢查無菌物品的名稱、科室、滅菌日期、有效期,滅菌標識的有效性,以及包裝完好性,無濕包,貴重尖銳器械外觀完好,各項指標均合格后方可發放,由專人運行至手術室。為保證與手術室護士能當面交接,運送前先與手術人員先電話溝通方便接受物品的時間,按其要求運送后由手術室護士當面清點核對器械的有效性以及完好性,無誤后接受簽名,單據待會存檔,避免日后器械損壞,因無法界定責任人而產生的矛盾。
2 結 果
2.1 由質檢人員每次采用光源放大鏡對超聲乳化器械清洗質量檢查,實施環節質控前采用目測,實施環節質控后采用放大鏡檢測(以下簡稱“鏡檢”),它較目測觀察更清晰且嚴格,但實施環節質控后超聲乳化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均比實施前有所提高,由94.73%提高到99.18%,效果顯著。見表1。
2.2 杰力試紙檢查器械的清洗質量
環節質控實施前后各抽查9套器械,均為54件器械,實施環節質控后清洗質量合格率較前明顯提高,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2.3 對12名眼科手術醫生進行器械質量及服務的滿意度調查
每月1次下發調查表。統計實施環節質控前6個月,下發問卷72份,回收有效問卷為68份,實施環節質控后6個月,下發問卷72份,回收有效問卷71份,對比實施環節質控前后手術醫生對CSSD提高器械的質量及服務的綜合滿意度由91.87%提升到98.24%。結果見表3。
2.4 環節質控后
通過對CSSD從回收到發放整個處理過程的質控管理,以及與手術室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強化手術器械使用后的預處理,以及對超聲乳化器械的獨立存放,避免碰撞及擠壓;以及對所有參與此類器械使用及處理的醫生及護士進行集體授課,講解正確使用及處理方法,避免因使用或處理不當造成器械的損壞,實施環節質控后器械的損壞例數由3例降為0。
3 討 論
3.1 超聲乳化器械的特殊性管理
眼科超聲乳化手術器械因其存在精細的阻擋部分,且結構較精細、復雜,需要CSSD中心制定特殊的管理方式。環節質控的實施是從每個環節進行控制,但實施過程需要各環節質控員擔負起相關職責,同時應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的督促、改進工作人員,使科室其余工作人員能夠從意識到質控的重要性,在不斷優化的工作流程中能夠按照行業標準及相關規范執行,才能起到從而減少和降低因CSSD人員對器械的認識不清、處理不正確等造成的損壞。
3.2 器械清洗質量判斷標準存在差異性
清潔是指去除物表有機物、無機物和可見污染物的過程[3]。國內外尚無統一標準。我院CSSD環節質控管理中,對器械的清洗質量合格率判定,采用目測或放大鏡(主觀性)檢查與杰力試紙檢測(客觀性)兩種方法相結合,減少人員判讀的差異性,減少清洗質量不合格器械的發生。
3.3 強化職能部門監管力度,減少器械損壞的危險因素。
器械的損壞責任界定及性能測試成為CSSD工作難點。導致器械損壞有多方面因素,如器械質量及材質不佳;不正確的清洗方法;清洗不徹底,殘留物的侵蝕;或化學清洗劑的腐蝕;術中手術醫生操作不當或使用過程中的磨損;器械護士整理器械時混放,導致器械互相碰撞;術中或術后器械掉地;器械在運輸過程中滑動互相碰撞等,這就需要職能部門參與,制定監管機制,以監督器械的質量及性能維護,協調部門之間相互協作與信任。通過超聲乳化器械實施環節質控,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各部門工作人員能以慎獨的精神處理器械,并相互信任,保才能保證器械的滅菌質量及性能,提高器械的使用頻率,降低耗損率,維護醫療安全,減低醫療成本。
綜上所述,無菌物品質量是手術安全,避免相關性醫院感染關鍵,從回收、清洗、質檢、包裝、滅菌、發放及預處理環節進行質控,超聲乳化手術器械清洗質量明顯提高,表1、2顯示,鏡檢合格率達99.18%;杰力試紙檢測合格率達94.44%,較環節質控實施前提高了7.4%;同時表3顯示,眼科手術醫生對眼科器械的質量及服務的綜合滿意度由91.87%提升到98.24%;通過環節質控使CSSD的工作質量和服務均得以改進和提高,并在不斷專業化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CSSD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保持慎獨精神,嚴格執行行業標準,工作制度及流程,保證手術安全。
參考文獻
[1] 魯為鳳.王歡“中華健康快車”中大批量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器械的管理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J]No.38,2017
[2] 鄧雪瑞.李繼娥改良手術器械清洗流程對器械報損率 及術后眼部感染率的影響[J]. 中國醫療設備2018年第33卷,S2期.
[3] WS310.2-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S].
[4] 白雪珍.醫院消毒供應室中環節質量控制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1,15(9):1642-1643.
[5] 韋秀佳,夏朝君,唐小敏,龔文紅.優化擺放方式對眼科器械清洗效果的觀察與成本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11(23 ): 144-145.
[6] 冷星紅.持續改進清洗方法對管腔器械清洗質量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2,1:6-8.
[7] 吳淑瑤,劉 芳,粱玉儀.等,自制鼻窺清洗架的專案改善在消毒供應室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月刊).2014(2):1072-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