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林靜

【摘要】目的 研究對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使用辯證施護的效果。方法 本次實驗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患者18人。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甲組患者僅進行常規治護理,乙組患者進行辯證施護,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甲組,乙組治療效果較好,兩組患者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甲組患者,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辯證施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及治療總有效率的提升,加快患者的恢復,護理人員應給予足夠的關注。
【關鍵詞】肝郁脾虛型腹瀉;辯證施護;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1
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多表現為腹痛即瀉,腹瀉后癥狀明顯緩解,患者大便呈白色,中醫上認為導致肝郁脾虛型腹瀉的原因有情志因素、感染外邪等,主張采取瀉肝補脾、緩急止瀉的手段進行治療。本次實驗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及辯證施護,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3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患者18人。甲組男性患者7人,女性患者11人,年齡在17歲~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80±12.60)歲;乙組男性患者8人,女性患者10人,年齡在17歲至6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60±11.30)歲,兩組患者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檢驗,所選患者均符合要求,且自愿參與本次實驗[1]。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護理人員定期對甲組患者臨床癥狀進行統計,并對病房進行清潔,確保病房內溫度、濕度及光照的合理性,為患者提供較為舒適的環境。而且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知識宣講,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并對患者的飲食、活動及休息進行嚴格的規范。護理人員應對乙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聯合辯證施護,護理人員應進行情志護理,幫助患者明確自身病因,加強患者信心,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而且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食用蓮子、山藥等扶脾抑肝的食物,并注重對針灸護理及穴位貼敷的應用,通過刺激患者神闕、肝俞、脾俞及天樞等穴位來緩解患者的痛苦,促進患者的恢復。
1.3 判斷標準
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將治療效果分為較好、一般、較差三種,其中較好及一般人數占總人數的比重為治療總有效率,并將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分為特別滿意、一般及不滿意,其中特別滿意及一般人數占總人數的比重為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在SPSS 20.0統計學軟件下,(%)為計數資料,檢驗使用x2進行,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相比甲組,乙組治療效果較好,兩組患者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
相比甲組患者,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甲組特別滿意人數為14人,一般人數為2人,護理滿意度為88.89%,乙組特別滿意人數為14人,一般人數為4人,護理滿意度為100.00%,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肝郁脾虛型腹瀉會導致患者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辯證施護是指護理人員以辯證為基礎進行施護,通過運用情志護理及針灸等手段來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的恢復[2]。本次實驗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及常規護理聯合辯證施護,意在對肝郁脾虛型腹瀉患者使用辯證施護的效果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乙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甲組,兩組患者之間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甲組患者,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表明,辯證施護在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及治療總有效率的提升方面效果顯著,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彭秋連,陳曉顏,梁倩,梁其嬋,李良潔,許世申,利傳倩.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在年輕化高脂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8):181-184.
[2] 史翠華.辨證施護結合穴位貼敷治療胸痹心痛發作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9):220.
[3] 韓宗萍,譚曉英,韋 賢.肝郁脾虛型慢性腹瀉患者辨證施護干預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