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興 趙靜
【摘要】目的 研究通過構建影像云平臺,建立“遠程影像”和“實時監控診療”的診斷新模式,逐步實現高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影像信息的互傳共享。方法 通過以某中心醫院為核心醫院建立影像云平臺,將其覆蓋范圍內的12家基層醫療機構通過云接入到某中心醫院的平臺中,通過對診斷案例的比較分析評價構建影像云平臺的作用。結果 通過將12家基層醫療機構接入到某中心醫院建立影像云平臺后實現了區域內醫療機構影像設備和影像診斷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充分協作。結論 通過將基層醫療機構和高級醫院聯合形成影像云平臺可以促進醫療資源的平衡和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醫療費用,提高診斷正確率和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對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影像云平臺;分級診治;遠程影像
【中圖分類號】R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2
分級醫療制度就是按照病情的急迫程度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對于不同的病情進行分級,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分別承擔不同的治療責任,實現基層醫療機構首診和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制度對于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促進醫療資源配置合理化以及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施行分級診療制度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專業素質不高,醫療設施不全面以及影像學專家的缺乏等原因使得對于影像資料的分析診斷出現問題,無法及時準確的對影像資料做出判斷,影響疾病的診治時機[1]。某中心醫院通過與其覆蓋范圍內的12家基層醫院和衛生中心共同建立醫聯體,在醫聯體中構建影像云平臺,確保專家醫生可以通過云平臺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對影像數據進行查看和判斷,逐步實現“遠程影像、實時診治”的新模式。
1 影像云平臺的系統架構
影像云平臺的建立主要是兩大核心技術的構建,一是影像云平臺的核心引擎技術。有核心引擎技術才可以實現窄寬帶、全數據分析處理和全終端的及時傳遞等技術。另一個是醫學影像領域的影像云處理。通過建立基于云計算的影像分析處理框架來實現影像數據的傳輸、分析和處理,最終將處理結果顯示在終端。
2 影像云平臺的系統功能
影像云平臺是通過將影像資料通過數字化成像、計算機和網絡的通信技術完全的通過網絡傳輸到各個電腦或者移動終端,這樣通過遠程傳輸和顯示對影像信息進行診斷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實現異地共享。
2.1 影像的云端流程管理
通過采用B/S架構的影像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將影像的云端存儲以及傳輸的流程進行管理、控制、操作和優化,實現業務協作的靈活流程管理。
2.2 影像資料的存儲和備份
所有的影像資料通過M-BOX影像數據采集器掃描完畢后通過網絡傳輸到云平臺中,影像云平臺將醫療機構的所有影像資料進行分類、歸檔和存儲,另外云平臺應用分布式存儲方式可以實現影像數據的異地安全備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2]。
2.3 影像云平臺的智能化功能
影像云平臺可以為所有的用戶提供一種智能化的桌面服務,可以在原有的醫學影像二維診斷閱片的功能上實現密度投影,VR三維容積重建,一鍵式冠脈提取和自動去骨等智能化功能,另外還可以實現多平面多曲面的圖像批處理、虛擬手術和VR 3D打印等智能化功能。
2.4 影像數據的移動應用
影像云平臺可以實現醫學影像數據的移動終端應用,包括手機端和Pad端,醫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的通過平臺實現病人影像的觀看和診斷,為醫生的診斷輔助和協作會診提供方便。
3 影像云平臺的臨床應用成效
目前某醫院覆蓋區域的所有12家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陸續的接入到云平臺中,并且全部運行正常。影像云平臺應用在分級診療中實現了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并作出初步診斷,醫療專家可以通過平臺在進行診斷審核以及疑難問題的解決,目前超聲、內窺鏡、CT、MIR、DR等設備均已接入到影像云平臺中[3]。某醫院的轉接通過PC端、Pad端和手機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快速閱讀影像數據并作出處理,并且逐步實現醫學影像的遠程會診、影像轉診和遠程教學等功能。
4 構建影像云平臺的意義
影像云平臺改變了當前基層醫院專家短缺的現象,基層醫療機構只需使用影像設備完成影像的拍攝工作,后續的影像診斷工作可以通過云平臺從上級醫院進行,一方面減少的人力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影像診斷的專業性。另外云平臺的使用解放了專家的時間和空間,醫療專家可以不再工作崗位上就可以完成影像觀看和診斷,并且還可以和其他專家進行會診和意見交流,提高了診斷工作效率。
5 結 語
影像云平臺的構建實現了區域內影像設備和影像專家的充分協作和資源共享,是一種雙贏的結果,這對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影響力,均衡醫療資源,提高診斷質量和降低患者負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發展和智能化的不斷深入,影像云平臺將會變得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費正蓉.芻議遠程醫療助力分級診療的應用實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8):194.
[2] 李 靈,徐秋實,錢永躍,林建東.廈門市分級診療協同應用與實踐[J].中國數字醫學,2018,13(11):6-8+14.
[3] 危會萍,王艷芳.區域醫療影像云平臺在分級診療中的實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