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示范性訴訟 群體性糾紛 判決效力 擴張
作者簡介:邵美紅,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研究方向:民訴法。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47
群體性糾紛,又稱集團訴訟,即因相同、類似或是并發的原因致使多數人利益受到損害而引發的糾紛,其具有牽涉面廣、敏感性強等特點。隨著社會經濟形態不斷變更,人民法制觀念的深入,網絡信息的快速傳播,以商品房相關案件以及證券責任賠償類案件為代表的群體性案件成級數增長,對有限的司法資源提出了很大挑戰。
針對不同類型的群體性糾紛案件,法院的審理方式并非完全相同,但其發展方向總體來說還是從早期的分別立案、集中審理、依次審理,到分批立案、分批審理、合并審理,再到選取典型先行審理的示范性訴訟模式,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司法改革目標。
例如,2002年哈爾濱中院在審理有“證券民事賠償第一案”之稱的“中小股東訴大慶聯誼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時,將700多投資人的案件,或單獨訴訟或共同訴訟拆分成250件案件,再行分批判決或者調解。 這是早期的分批立案,分批審批模式。
近年來,群體案件的審判實踐中出現了一批案件中選取典型性案件先行受理的示范性訴訟的雛形。2019年5月,上海金融法院對原告潘某等訴被告方正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進行公開宣判,該系列案件涉及投資者上千名,案件標的上億元,法院依職權選取其中四個投資人的案件進行示范訴訟,并且在判決書的適用程序部分寫明本案為示范訴訟,一審判決認定被告公司存在證券虛假陳述行為,需承擔賠償責任。據報道,該案為全國首例證券群體性糾紛示范案例。宣判后原被告代理人當庭表示,同意按照示范判決確立的裁判標準以調解方式解決其余平行糾紛。
作為解決群體糾紛的手段之一的示范性訴訟,其特指對于有共同法律和事實的群體性糾紛,法院從已經受理的大量同類型訴訟中,選擇一宗或者多宗案件作為示范性案件,法院對示范性案件作出的判決,對于其他有共同法律和事實問題的群體糾紛具有約束力的訴訟制度。 它由一系列的程序組成,包括示范性訴訟的提起、示范案件的確定、判決效力的擴張等。具有共同的爭點是示范性訴訟的核心要件,也是判斷某一系列案件是否成為示范性訴訟的主要標準,爭點包括違法行為與損害的因果關系、被告責任的認定、法律適用等。
示范性訴訟作為訴訟效率的產物,在關注個案訴請的同時,高度重視群體性案件共通性問題。其首要價值在于緩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壓力,促進訴訟效率;其次,它可以促進糾紛多元化解決,通常示范性案件判決后,其他平行案件雙方當事人都會按照法院確定的標準達成調解或者自行和解撤訴;最后,它還具有引導性功能,示范性判決可以幫助后續當事人進行預先判斷并選擇理性的維權方式,某種意義上也有利于促進社會配套法規和政策的完善。
示范性訴訟最早由德國創設,英美等國家在民事訴訟法律當中也有相關規定。我國法律雖未將示范性訴訟寫入訴訟法,但已經在一些規范性文件中出現,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中將探索示范性訴訟作為處理民事案件簡繁分流的重要方式。2018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全面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規定對證券違法行為引發的民事賠償群體性糾紛,受訴法院可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個案作為示范案件,先行審理并及時作出判決,并引導其他當事人通過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解決糾紛。
(一)缺乏具體統一的操作規程
目前我國的示范性訴訟尚在探索階段,司法實踐對示范性訴訟提出了很大的需求,但其法律規定仍然滯后,理論界對此缺乏系統性的研究,也尚未在群體當事人中得到認可和普及,因此實踐中各地法院有不同的做法。認識和實踐的不一致勢必影響群體案件處理的效果,示范案件先行審理與“有案必立”的立案登記制度的緊張關系也亟需解決,因此示范性訴訟規范化亟待統一的操作規程。
(二)示范性訴訟的啟動偏重法院的職權性作用
示范性訴訟作為群體糾紛解決的方式之一,理應是當事人的自主選擇,而非法院的強制應用,但我國當事人自發申請示范性訴訟的法律和社會環境尚未成就,示范性訴訟的啟動仍然以法院依職權啟動為主。從我國代表人訴訟的運行困難也可以看出,純粹依靠當事人自發的啟動示范性訴訟并不可行,仍然需要法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但在強調法院作用的同時,對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如何進行保護,如何防止法院對該手段的濫用,是值得重視并思考的。
(三)傳統既判力理論的束縛限制判決效力擴張
在判決效力的擴張上,由于示范性案件的啟動,不以當事人提交“約定接受示范判決拘束的訴訟契約”為條件,法院往往依職權在平行案件糾紛解決中適用示范判決結果。傳統既判力的客觀范圍只限于判決主文判斷,判決理由中的判斷不產生既判力,在示范性判決中,對于共同的法律問題或者事實問題的裁判往往出現在判決理由中,示范性判決擴張對傳統既判力理論也提出了挑戰。
在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構建符合我國審判實踐的示范性訴訟,必須著眼于目前的民事訴訟體系,在總結我國示范性案件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循序漸進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需避免法院對該手段的恣意運用,一方面要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免于因程序不當受到侵害。
(一)明確適用條件和范圍以及示范性案件選取的原則
要體現示范性訴訟的經濟性功能,必須對其適用范圍作出限制。從案件類型來看,示范性訴訟主要針對具有共同核心爭點的賠償類涉眾案件。法院應選取法律關系較為復雜、被告方一般為有執行能力的大型企業或者社會組織的群體性案件進行示范訴訟先行,如“商品房相關糾紛”“物業合同類糾紛”“公司股權類糾紛”“金融投資賠償糾紛”等、滿足具有法律適用上的統一性、案件的因果關系與被告責任認定的同一性的案件。綜合審判實踐以及代表人訴訟制度的規定,可以設定當群體糾紛達到10件以上,滿足示范性訴訟特征的案件,依當事人申請或者法院依職權便可啟動示范性訴訟。
示范性案件的選定一般遵循當事人合意確定和法院決定相結合的原則,遴選出的具有示范價值的案件一般為一件,但當同類案件中存在的爭點有些微差別的情況下,也可以同時確立幾個案件,先行審判。在當事人放棄選取或者無法決定的情況下,法院可以起訴最早、標的最大、或者爭點涵蓋法律問題最全面等原則選取案件進行示范性訴訟。
(二)建立可操作的程序規范
1.立案登記環節
示范性訴訟案件,由立案部門做好收案登記以及當事人的告知統計工作。立案的同時參照“涉外案件”“小額訴訟”等程序在審判管理系統增加“示范性案件”案件特征。其他案件暫不進入訴訟程序,進入法院登記立案的“收”字號案件系統,以免因示范案件的審理導致其他權利人罹于訴訟時效。
2.案件審理環節
法庭須對示范性案件進行優先審理、重點審理,這也是示范性訴訟制度設計上的公正化之體現。示范性案件庭審的重點在于,法院將示范性案件共通的爭點進行明確,并在裁判內容中予以落實。做出的判決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示范判決,即具有示范性裁判效力的部分,包括案件事實的認定、因果關系的認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對于所有待決的本案訴訟均能產生效力;另一部分則是針對本案具體賠償請求或者特殊性請求的本案判決,僅約束本案當事人,不具有擴張力。
3.判決效力的擴張
判決效力的擴張,可引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首先,示范判決生效后,可以設定一個和解期,當事人可以參照示范性判決進行訴訟外的和解,如果未能實現和解,在征詢當事人意愿的前提下,確定所有參與登記的案件是否需要進入訴訟程序,在后續具體案件的審判中,可以通過引用判決理由及認定的事實,賠償計算標準等適用示范性判決的效力擴張,但法官仍要根據個案特性靈活裁判,避免一刀切的盲目裁判。其次,將示范性判決與專門調解組織的調解相結合,法院對達成調解的案件進行司法確認,保證調解協議的強制效力。
(三)重視當事人的權利保障
示范性訴訟基于解決群體性糾紛,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會犧牲后續案件當事人的一部分程序權利,賦予法院很大的職權,從而實現社會綜合秩序的平衡。為避免法院對示范性案件的隨意性,當事人的部分權利仍不可忽略。首先,要保證當事人的知情權,法院采用示范訴訟方式解決糾紛,選定或者變更示范案件、做出示范判決等,應當及時通知其他參與登記的當事人,使得其他權利人知道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案件的訴訟走向。其次,賦予當事人監督權和異議權,示范性案件的審理全程向參與登記人公開,接受其監督,當發生惡意串通損害參與登記人權益等其他影響公正判決的情況時,其他當事人可以提出異議。異議未被采納的,也可退出登記,寫明不接受示范判決的理由另行提出起訴。
用示范性訴訟來解決群體性糾紛,補充代表人訴訟的不足,是審判實務的產物,是訴訟經濟的要求,是發揮司法能動性的應有之義。我國示范性訴訟制度尚在起步階段,理論體系和法律規范均未完善,因此,在實踐應用中,更要注重與其他群體性糾紛解決機制互相輔助、互相補充發揮作用,從而實現解決個案糾紛和維護社會秩序的雙重功能。
注釋:
楊嚴炎.群體案件的訴訟形式及其價值取向——以大慶聯誼虛假陳述案為例[J].清華法學,2011(2).
嚴劍漪,郭燕.全國首例證券糾紛師范判決案塵埃落定——上海高院駁回方正科技全部上訴請求[N].人民法院報,2019年8月8日第3版.
范愉.集團訴訟問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第7條,2016年9月12日發布,法發〔2016〕21號。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全面推進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2018年11月13日發布,法〔2018〕305號.
參考文獻:
[1]鄭妮.示范訴訟制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
[2]肖建國,謝俊.示范性訴訟及其類型化研究——以美國、英國、德國為對象的比較法考察[J].法學雜志,2008(1).
[3]林曉鎳,單素華,黃佩蕾.上海金融法院證券糾紛示范判決機制的構建[J].人民司法,2019(20).
[4]楊嚴炎.我國示范訴訟司法實踐與相關立法問題淺析[N].人民法院報,2008-01-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