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劉瑞雪
關鍵詞 文化自信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編號:Y030120190009,課題名稱:文化自信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李潔,河北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教育;劉瑞雪,河北工程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14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只有對自身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伴隨著民族興衰、國運沉浮,不時會出現“自卑自棄”和“驕傲自大”兩種傾向,或多或少對社會發展產生這樣那樣的影響。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背景下堅持文化自信尤為重要。
(一)文化自信為社會穩定凝聚力量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戮力同心、奮力拼搏,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一系列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相繼出現,并日益凸顯,如產業結構不合理需要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需要進一步調整、科技創新意識和水平依然不高需要進一步提升、百姓收入存在較大差距有待解決、商品和服務的質量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規范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應對與破解,必將對社會的長治久安帶來重大影響。堅持文化自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優秀文化進一步深入人心,可以有效統籌協調各方利益,減少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利因素,構筑起全社會團結互助、積極向上、創新有為、穩定和諧的社會氛圍。
(二)文化自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保障
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價值觀的載體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堅實的現實基礎和強大的道義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憑空產生的,有其特定的歷史底色,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與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相結合,還要與我國正在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同時還要深入領會和掌握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性、人民性和真實性。這都依賴于人類精神和文化認同。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重要力量,大學時期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文化自信對于大學生尤為重要,因此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文化自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保障。
(三)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當前,西方國家意識形態不斷向我國進行滲透,各種國際組織想要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一直存在,各種價值觀相互激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克服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各種困難,都離不開文化自信的堅實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可以幫助社會成員樹立共同的價值理念和目標追求,極大地凝心聚力、匯聚力量,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幫助大學生抵御西方思想滲透的現實要求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社會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積壓的深層次社會問題與矛盾日益凸顯,社會成員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觀念不斷多元化、復雜化,各種各樣的西方社會思潮涌入我國。將文化自信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提高文化對廣大青年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堅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有助于大學生領悟中華文化中包含的優秀思想,樹立自身良好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增強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辨別意識,提升其文化自覺和文化修養。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時代責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神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其目標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實踐中提出并逐漸凝練而成的。社會主義優秀文化是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不同時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廣大青年學生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見證人。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的內容,可以讓他們更堅定地將青春奉獻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統一的思想和堅定的信念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更自信的將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踐行于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并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并身體力行將其推廣到社會,引導全社會成員都能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融入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來,從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三)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的迫切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凝練,是新時代對國家、社會發展目標的總體要求,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價值追求。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踐行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三個層次的要求,這既是國家、社會的發展目標和價值追求,也是個人立身行事的基本準則。因此將文化自信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形成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幫助大學生實現個人全面的發展,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入力量。
(一)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道德資源,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價值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基因標識,為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生生不息提供了豐厚滋養,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資源。伴隨著歷史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全體中華兒女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觀念和生活習慣。比如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比如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思想,比如躬行實踐、知行合一的思想,比如勤勉奉公、清廉從政的思想,比如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比如力克艱險、創新有為的思想。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中國智慧,彰顯了中國精神,不僅讓中國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引領世界,也讓中國能夠從飽經滄桑和屈辱的近代歷史中浴火重生,并且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通過講授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古詩詞鑒賞大會、書法繪畫比賽、傳統文化講座、讀誦經典、漢服與禮儀文化面對面等活動,引導大學生深入了解并主動學習相關內容,激發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從而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人文精神,堅定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在與其他國家的國際比較中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二)用中國革命文化引導大學生價值目標的精神形態,正確認識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
中國革命文化是中國人民在五四運動以來長期的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文化。它包括團結奮斗、百折不撓、胸懷理想、顧全大局等內容。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成為全體中國人民實現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精神支撐和思想武器。在各種思想相互交織、價值觀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廣大青年學生尤其需要理想、信念、精神的支撐,來避免被錯誤思想和觀念引入歧途。我們在價值觀教育中通過一系列活動將中國革命文化融入其中。比如:讓學生在《紅色故事會》講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在《閃亮的名字》活動中讓學生用畫筆和文字來展示楊靖宇、方志敏、江竹筠等英雄們的愛國故事,在《我與遠方烈士的對話》活動中學生們通過書信的方式向另一個世界的革命先烈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并表示自己會繼承革命烈士之遺志全力拼搏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之中,在《歷史上的今天——每日播報》活動中讓學生穿越時空感受歷史上革命的艱辛,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積蓄力量。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大學生進一步堅定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和歷史底蘊進行了深刻理解,增強了價值觀認同,提升了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實踐中克服困難的勇氣,使他們能夠自覺抵制歪曲歷史、詆毀革命英雄的現象,將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化為行動自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創造佳績。
(三)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明確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將思想統一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上來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革命文化,既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又注重吸收和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形成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質的先進文化。它集中體現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全國各族人民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代表著當代中國發展的前進方向。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和改革開放時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社會經濟建設、穩定社會環境、和諧人際關系,引領社會風尚產生了積極效果。將文化自信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明確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防止西方意識形態顛覆我們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和評判標準,可以引導他們文化選擇的正確方向,積極的學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自覺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我國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培養的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讓他們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時期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模范事跡,進一步明確自身承擔的使命與責任,將思想統一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上來,真正做到與時代同向,與祖國同行,與人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