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華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然而,長期以來,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時至今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我國仍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態,原因就在于我們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運行規律研究上不夠充分。肖俠教授出版的著作《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研究》,系統深入地進行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運行規律的研究,是一部兼具較高理論水平與應用價值的學術成果。
一、著作有多處創新
1.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思路的研究上有創新。該著作提出了基于“1+1”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新方法,即將企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與企業經營素質評估相結合,以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結果為銀行質押貸款的基礎,以企業經營素質評估結果作為銀行確定貸款或不貸款以及確定質押率高低的依據。這種全新的評估思路是目前未曾提出的。
2.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的研究上有創新。該著作提出了適應我國國情的一種新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在由銀行、擔保機構、科技型中小企業三個主體構成的“三角型”傳統模式框架中增設了一個孵化機構,從而演變為多“三角型”結構。新模式有望解決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銀行放貸的積極性。
3.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影響因素研究上有創新。該著作分別從企業與銀行兩個主體出發來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建立多元回歸模型進行實證研究,該結論針對性強、可信度高。
二、著作的系統性好
本書結構嚴謹、系統性較好。全書共分為九個部分,27萬余字。這九個部分的內容體系安排得很好,既重點突出又兼顧一般,各章環環相扣、渾然一體。
第一部分是緒論。第二部分是文獻綜述。第三部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理論進行了一般研究,闡述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理論基礎,揭示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現狀與問題。第四部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問題進行了研究,比較了主流的三種方法,提出了基于“1+1”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評估的新方法。第五部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進行了研究,概述了國內外常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第六部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第七部分對深化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從如何完善法律法規、如何對待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如何打造質押融資的良好生態、如何發揮好政府在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作用以及企業自身如何提升經營素質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第八部分為研究結論與展望。第九部分為附錄,提供了10個國內省市出臺的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管理辦法。
三、著作的應用性強
著作能夠立足現實,聚焦難點,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的指導性。
1.從應用視角指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存在著系統性問題,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子系統等五個方面開展了問題分析,分析思路客觀、清晰。
2.從應用視角提出了基于“1+1”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評估新方法,這種新的評估方法可操作性強,容易被銀企雙方所接受,有望使銀企雙方對這種融資新方式不再“望而生畏”。
3.從應用視角構建了一種加入科技孵化機構的新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該模式較傳統模式具有優越性,有望得到實踐界更高的關注。
4.從應用視角開展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證實了影響銀企雙方運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這一融資方式的主次要因素,這對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有指導價值。
5.從應用視角提出了深化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策略應堅持系統施治,包括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法律法規等五點政策舉措,所論切中要害。
縱覽全書,該著作是一部既具較高理論水平又很接地氣的學術著作,相信能夠在科技金融理論界得到廣泛關注與應用。期待作者繼續在科技金融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產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