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熊誠 陳丹 李卓檬 郭芳霞
“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2月1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孫志剛在省委應急指揮中心視頻連線從江縣、榕江縣時強調,榕江縣要創新發展思路,用好車江大壩,精心規劃,開展土地整治,大規模調整種植業結構,努力占領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榕江縣貫徹落實省委掛牌督戰的指示精神,把掛牌作戰落到實處—
明確23名縣級領導包保20個鄉鎮(街道)和261個村(社區);聚焦剩余3949戶11713名貧困人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短板、產業結構調整及壩區建設、易地搬遷教育配套建設項目等重點工作掛牌督戰,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2 月18 日,當地群眾在榕江縣車江大壩蔬菜基地里勞作。(王炳真 攝)
春風拂綠。在榕江縣重點壩區車江大壩,菜農楊青戴著口罩和妻子分工合作,一個采收,一個打包,額角辛勤的汗水與眼底的喜悅交織。
田野里,生機盎然。工廠里,活力迸發。
在榕江縣工業園區,不少企業開始復工生產。“我們做足了防疫準備,員工們都已陸續到崗上班。”貴州權冠包裝容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說。
榕江縣還根據農民工返崗集中出行需求,組織專人專車實現點對點、一站式送達。
迎春出發,榕江已吹響復工復產沖鋒號,奏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強音。
定威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也是榕江脫貧大考中要啃下的最硬的一塊骨頭。去年,榕江縣在該鄉最早開始實施林下種植草珊瑚項目,目前種植面積已達4000畝。而在榕江全縣,已建成100畝以上草珊瑚示范基地10個,種植面積達2.2萬畝,其中參與貧困戶1425戶。預計到3月底前種植面積達3.5萬畝。
發展產業造血的同時,還要千方百計補齊短板弱項。
在“三養脫貧產業工程”(即未脫貧戶每戶養殖2頭豬60只雞20斤魚)全覆蓋基礎上,榕江縣有序組織外出務工,引導貧困村民進入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務工,安置公益性崗位,通過民政兜底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同時針對教育剛性投入大影響脫貧質量的288人,通過教育資助、引導社會扶助實現穩定脫貧;針對家中有大病患者未治愈的246人,精準落實醫療保障政策,防止因病致貧;針對住房地處地質災害點未完成搬遷避讓的16戶58人,加快搬遷避讓,切實解決住房安全問題。
脫貧大考交卷在即,榕江縣堅定背水一戰的決心,奮力發起最后總攻,力爭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徹底撕下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