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彭飛
5 月1 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下稱“清華美院”)公布校考的初選名單,像一根引線,點燃了上萬名考生和家長的情緒。
一個月前,清華美院20 年來首次宣布采取“初選”遴選能夠參加校考的考生。初選合格線主要參考各省的聯考成績、各省報名人數、后續考場安排等多個因素來確定。
據記者了解,今年報考清華美院的考生初步估計有16000 余名。按照初選規則,上萬名落榜者將無緣清華大學接下來自主舉辦的校考,只能選擇報考別的目標院校。通過初選的3000 多名考生,將于全國高考之后參加校考,最終從中錄取240 名(設計學類170 名、美術學類55 名、藝術史論15 名)。
而按照1 月3 日清華美院最早發布的2020 年本科招生簡章,省級美術統考合格者(藝術史論專業依據各省相關文件要求執行)即可申請報考(校考)。一些考生家長向《法人》記者表示,“無法理解清華美院是怎么想的,一流大學更應該有一流的誠信。”

此消息一出,瞬間在藝考生中間炸開了鍋。
記者注意到,不少考生都在網絡上抱怨初選機制不公平。有考生表示,“清華和聯考的教學方向本不同,很多是以清華為主、聯考為輔,過線就可以了,現在這樣一弄,不是直接斷了不少考生的路嗎?”也有考生認為,“如果在省考之前就告訴大家聯考將作為初選成績,那么大家就會積極準備聯考。現在都考完聯考了,報名也完成了,突然通知聯考成績將作為初選成績,中途臨時改變規則,顯然是不公平,也不妥當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副主任呂艷濱告訴記者,雖然高校出臺的是涉及學校自身的招生規則,但由于牽扯到大量考生切身利益,仍需十分慎重。第一,應給考生預留足夠準備時間,比如針對今年入學學生的政策至少應該提前半年以上公布;第二,確定這些政策應該充分考慮各地考生實際情況,盡可能有助于篩選學生。
目前,不少藝考學生家長紛紛向清華美院招生辦、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致電,并聯名致信,認為“只看聯考成績”對于藝術類考生不公平,要求“不以聯考作為初試標準,報考人員全部參加考試。”

資料圖片
來自遼寧省大連市的金曉(化名),是報考清華美院的上萬名考生之一。
2020 年遼寧省美術類本科專業統考合格分數線為185 分,金曉考出了251.6 的高分,在全省排名900 名左右,并上了畫室的光榮榜。如果在往年,這個統考成績毫無疑問能進入清華美院校考。
然而,清華美院在遼寧省的設計類初選合格線達到了259.8 分,金曉因此也成了眾多落選者之一。
金曉母親李女士告訴記者,受父母職業影響,金曉從小的夢想就是考取清華美院。女兒平時的專業功底非常扎實,在她所在畫室中排名前十。如果參加清華校考,有很大可能入圍。
“聯考只能證明你是一名美術藝考生,這個成績合格的話有資格報名美院,還可以報考一本綜合類大學里面的藝術類專業。”金曉告訴記者,“如果報考一本綜合類大學,聯考成績會計入專業成績進行排名;但是如果報考美院,聯考成績合格的話,只看校考成績。所以對于報考清華美院、中央美院這樣的院校,聯考成績僅僅是一個資格而已。”
藝術類院校招生屬于特殊類型招生,考生在參加全國高考之前,還需參加省內聯考,即各省統一考試。考試時間一般為每年的12 月。聯考合格后,即可參加個別藝術類院校自主舉辦的專業考試,即校考。校考由各學校自行安排,一般從次年1 月開始至3 月中旬。
2019 年12 月11 日,教育部發布《嚴格規范做好2020 年普通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明確提出從2020 年起,除了經教育部批準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仍可單獨組織校考,其他高校的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專業將不再組織校考,而是統一使用省統考成績。
目前,可自主舉辦校考的本科藝術院校(含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有40 多所,包括清華美院、魯迅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
聯考與校考對于專業能力的考核究竟有多大區別?曾培養出6 位清華美院學生的正定中學美術老師劉建軍告訴記者,聯考的內容一般就是老三科——素描頭像、色彩靜物和人物速寫,考試內容相對固定。而清華的考試內容相對靈活得多,如某年的考題是《失重》,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至少5 件物體失重飄浮的狀態,這難度相對就很大了,當然聯考基礎扎實了,一定有利于表現飄浮狀態。
多位藝考生告訴記者,考生在每年春季選擇畫室的時候就決定了是走“聯考院校”還是“美院名校”,目標不同,導致考生在“聯考”上分配的時間也不同。
“想考清華大學的考生肯定在研究清華試題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從而減少了聯考題目的練習。”劉建軍說,聯考成績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校考的實力,但不絕對。
藝術類院校的校考時間通常安排在聯考之后的1—3 月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藝術院校都對校考時間做出了調整。
3 月12 日,教育部視頻會議部署2020 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考試工作要求,為避免人員流動和聚集,“對于擬采取現場考核的高校,原則上2020 年高考前不組織現場校考,應安排在高考結束后、高考成績公布前組織。”
3 月中旬之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舉辦校考的藝術院校陸續公布了招生調整方案。
記者注意到,有部分院校按照教育部規定,不再舉辦校考而選擇使用省統考成績;還有部分繼續舉辦校考的院校,按照省考成績進行初選。
4 月3 日,清華美院發布本科招生調整公告,對已報名考生進行初選及資格審核。按照該公告,“設計學類和美術學類,以省美術學和設計學類統考成績為依據進行初選,各省設計學類和美術學類分別排隊劃定省統考成績初選入圍分數線。”
而按照1 月13 日清華美院最早發布的2020 年本科招生簡章,省級美術統考合格(藝術史論專業依據各省相關文件要求執行)者即可申請報考(校考)。
4 月2 日和4 月10 日,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也分別發布了2020 年本科招生專業考試調整方案,其中包括采用統考成績進行專業初選、學校單獨組織專業初選和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總分排序擇優錄取等。
記者了解到,目前清華美院是最早公布初選結果的,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最近也做出了初選調整方案,但目前還未出初選結果。
根據5 月1 日清華美院公布的初選結果初步統計,大部分省份的初選合格考生的聯考成績排名在全省排名前5%以內,有些省份只有1%。比如廣西,往年只要200 分左右的分數線,今年提高了57 分。
一位未能進入清華美院初選線的河北籍復讀考生告訴記者,他今年的聯考成績230 多分,比清華的初選線低了十幾分,去年他的校考專業課便進入清華美院的名次小圈(排名小于等于招生計劃數),只是文化課低了一些,今年復讀的主要目標就是提高文化課(高考)成績,但清華今年突然出了初選線,文化課成績再高也沒用了。
“確實會有一些學生,目標就是美院名校,因此在聯考上下的功夫不大,但這不代表考生的專業能力不強。”來自深圳的一位藝考生告訴記者。
劉建軍舉例,他所在學校被清華大學錄取的考生有的聯考成績很高,也有不太高的。“例如2016 屆畢業生馬同學,以專業全國第12 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可她的聯考成績只有230 多分。”
根據5 月12 日上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2020 年藝考報名人數達到117 萬,今年共有199所高校組織線上考試錄取或初選,占校考高校的84%,另外將有72 所高校在初選基礎上再組織考生現場考核。
華中師范大學測量與評價中心主任胡向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仍按過去的規模流動趕考,無疑會給正處于關鍵階段的抗擊疫情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不過,很多學生家長認為,疫情影響不應該成為縮減校考學生數量的理由,“一是疫情已經逐漸好轉了,二是現在已經把校考放到高考之后舉辦,高考都能舉辦,校考為何不能?”
記者致電清華美院招生辦了解相關情況時,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收到了很多家長的反映,清華美院之所以采用初選的方式,是因為按照教育部規定,校考不能在高考之前舉辦,高考之后有兩周時間的窗口期,這兩周時間要組織考試、評閱、完成一系列后續工作,做不到讓所有學生都過來參加考試,因為窗口期太短了。藝術考生都是提前批錄取,所以只有兩周時間。
記者隨后致電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電話一直處于忙音狀態。但在記者拿到的一段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工作人員與家長電話錄音中,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工作人員稱,方案是學校自己定的,也沒報過教育部,這個方案是招生領導小組開會定的,報所在地的市教委,同意之后就執行了。
“美院之所以要有校考,就是因為他們要求的學生和聯考不一樣,聯考成績不能成為他們選拔人才的依據,才申請自主校考的。”一位河北籍考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清華大學工作人員在回復家長問詢時表示,目前已經收到很多家長反映,引起有關領導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