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文,袁靜靜,王鏡涵,密艷秋,于立芝
(中國農業大學煙臺研究院,山東煙臺 264670)
我國葡萄酒文化旅游的發展模式主要有葡萄酒釀造企業依托模式、葡萄園種植依托模式和酒莊依托模式[1]。酒莊依托模式的特點是將葡萄栽培和釀酒合二為一,從葡萄的種植到葡萄酒的釀制每個過程都在酒莊進行。相關的研究主要有,2011年劉世松[2]對煙臺發展葡萄酒莊的現狀及優勢進行梳理,分析了發展葡萄酒莊對產區葡萄酒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2015 年辛健[3]對中國現有知名葡萄酒莊發展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關于旅游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方法的相關研究,2018 年李倩娜[4]采用AHP-FCE 模型,構建了昌吉回族自治州葡萄酒莊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2004 年齊德利[5]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江蘇沿海生態旅游資源的吸引力、開發潛力和綜合價值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2011年朱梅[6]構建了一套包含10 個二級指標和70 個三級指標的國際旅游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通過AHP 模型測算了指標權重;2012 年林燕[7]構建了濱海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育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測算指標權重;2015 年陳璇[8]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旅游資源進行評價。科學的構建旅游業評價指標體系有利于促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2018 年林富強[9]的研究表明,煙臺葡萄酒文化旅游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獨具特色的酒莊旅游模式,本研究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建立適合葡萄酒莊文化旅游的客觀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綜合指數測算法予以分析與評價,以期對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質量評價指標篩選的原則是客觀衡量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的發展情況,建立切實可行的、有效的煙臺葡萄酒文化旅游質量客觀評價指標,整體上應由多個指標構成,各指標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選取指標時遵循數據資料的全面性、可獲得性和代表性的原則,根據煙臺市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選取5 個一級指標和22 個二級指標構建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包括酒莊規模、交通情況、旅游服務與管理、旅游項目、信息技術應用、酒莊酒銷售等,見表1。
選擇了“煙臺十大休閑酒莊”中的4 個酒莊進行調查,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各酒莊網站上宣傳的資料及實地調查取得的資料。調查結果見表2。
本研究采用綜合指數測算法,通過計算每個單元的各項指標得分進而計算其綜合得分,在比較各單元的綜合得分的基礎上對其差異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具體計算步驟為:首先采用極值處理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即;其次,采用變異系數法來確定各個分變量所占的權重,由變異系數確定權重;再計算出各酒莊的綜合評分,即。處理結果見表3。

表1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情況客觀評估指標
按照綜合指數測算法的基本思路,運用變異系數法確定了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見表4。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一級評價指標綜合評分情況見表5,各個酒莊二級指標的評分也有明顯的差異,說明各酒莊一級指標發展的不平衡性。其中交通狀況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待于進一步的改善。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評價指標綜合評分見表6,4 個酒莊的評分情況分別為0.654、0.539、0.383、0.214。各酒莊評分差異比較大,說明酒莊發展及不平衡,評價結果與課題研究的心理預期相吻合,總體上酒莊1(張裕)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更為突出。

表2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情況客觀評估指標調查數據

表3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情況客觀評估指標調查數據標準化

表4 各項指標的權重系數

表5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一級評價指標綜合評分情況
綜合分析調查酒莊的綜合評分和一級指標評分情況,結果表明,各酒莊綜合評分差異比較大,說明酒莊發展及不平衡,評價結果與課題研究的心理預期相吻合,目前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的發展,總體上酒莊1(張裕)的發展情況較優,知名度和品牌效應更為突出;各酒莊一級指標發展也具有不平衡性,交通狀況和信息技術應用的評分較低,需要有關部門和酒莊采取措施予以改進和完善。采用綜合指標法對酒莊旅游的發展進行質量評價,能夠較好的反映酒莊的發展狀況,所確定的指標是否適合于所有酒莊發展情況的評價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指標的選取需要進一步優化。

表6 煙臺葡萄酒文化酒莊旅游評價指標綜合評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