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爽
摘 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當前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教師要以情感為紐帶,通過創設情境、挖掘教材、創設疑問等方法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促進學生知識上理解與運用。
關鍵詞:中學語文;情感教育;情境
語文學科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以情促學,學中生情,情境交融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增強內心感悟,愉悅身心、自我審視的過程。“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古人十分注重閱讀活動中情感認知的重要性。因此,語文教師要抓住情感主線,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
1 創設情境,調動情感
教與學都離不開情境。同樣學生情感的產生與發展也不離開情境的渲染。優秀的語文教師總是善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帶入某種情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例如,筆者在教學作家孫犁的《蘆花蕩》一課時,先是借助多媒體CAI向學生呈現了華北明珠白洋淀的蘆葦蕩的壯美景象(視頻):成片的蘆葦像一個個整齊的士兵,蘆葦花如那淑女,恬靜、淡雅,飛舞中透著靈氣,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繽紛的色彩。這蘆葦花素潔、飄逸、高雅。小船悄然駛過,泛起層層漣漪……正當學生完全陶醉在美不勝收的景象中時視頻內容暫停。教師:大家說蘆花蕩美不美?學生:美。教師:誰曾想到,就在大家看到的這片蘆花蕩里卻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催人淚下的抗日故事。白洋淀的軍民,利用蘆葦蕩的有利地形在蘆葦蕩上神出鬼沒,聲東擊西,沉重的打擊了日本的侵略者,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救國的凱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土生土長在白洋淀的老者……這樣的導課結合情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為后續的學習認知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2 深鉆教材,挖掘情感
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有力依據。特別是語文教材,它的引領作用更是舉足輕重。初中語文很多文章都是教師實施情感教育的絕佳教材。因此,上好一節語文課,我們不僅讓要學生掌握遣詞造句的本領,更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
例如,在講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說一說父親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有的同學說父親高大,有的說父親和藹可親,有的說父親嚴厲粗暴……。教師:不同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但是我相信,絕大多數的父親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是描寫父親的一篇佳作。請大家認真的閱讀課文并回答以下問題。①背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文中出現的背影有什么不同?②背影表達了父子之間怎樣的情感?③這篇散文的寫作風格是什么?④作者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子的“背影”時,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樣的?
通過深鉆教材,挖掘情感,學生們能夠深化這篇文章的思想主題。看似極其尋常的生活片斷,卻可以打動我們的內心,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
3 創設疑問,啟迪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求知欲,好奇心——這是人類永恒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能夠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恰當的加以啟發和點撥可以很好的啟迪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很好的通過設問來實現教學目標。從趙州橋到盧溝橋再到“長虹大橋”,它們在造型、受力、結構上都有什么特點?趙州橋、盧溝橋體現了中國古人的哪些智慧?我國云南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的建成說明了什么?生活中,學生看見許多石拱橋,對石拱橋的造型和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教學中,教師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與探究,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 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眾所周知,由于故事具有一定的情節性和歷史背景因此能夠滿足人的好奇心。特別是中學生,他們自處于渴求知識的階段,聽故事對他們來說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通過講故事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進而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
例如,在講解《故宮博物院》一課時,筆者上課時我通過PPT展示了多張關于故宮的圖片,然后針對故宮貞度門南側坡道側的鐵水缸背后的故事進行了講解。鐵缸雖然銹跡斑斑,但“大明弘治四年御用監吉日造”的字樣卻清晰可見。“弘治”是什么大明的年號。弘治皇帝名字叫朱佑樘。說起他的生母出身卑微,是一個宮女。她被明憲宗寵幸了一次就生下了朱佑樘。當時的后宮,萬貴妃最得寵但一直沒有懷孕。她為人狠毒,怕他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將很多跟憲宗有關聯的女人生下的嬰兒都迫害而死。因為朱佑樘生母為人善良,萬貴妃派遣害她的太監宮女不忍下手,因此朱佑樘才僥幸活了下來。后來,明憲宗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立朱佑樘為太子。明憲宗去世后,朱佑樘繼位,年號“弘治”。 朱佑樘不計前仇,并沒有實施報復,而是內心充滿陽光,勵精圖治,使原本風雨飄搖的大明朝出現了繁榮和穩定。為了后宮穩定,他一生只娶皇后一人被后人稱頌和景仰。顯而易見,這樣的故事既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又使學生增長了歷史見聞,實現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語文課堂實施情感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多總結,勤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語文教學課改早日以得成功。
參考文獻:
[1] 王秀花.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剖析《學周刊》2019年26期.
[2] 秦琴.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語文課內外》2019年6期.
[3] 石英.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語文建設》2005年12期.
[4] 李景飛.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享受情感教育.《魅力中國》2019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