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芳
摘 要:興趣和需要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本文從利用操作材料、創設各種生活情境和環境、組織趣味性游戲等方面,闡述了在學前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數學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幼兒;數學;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智力之母、是最好的老師、是入門的向導。”的確,在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視興趣對學習的作用。他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的觀點。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認為:“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那么究竟教師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幼兒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并且能夠輕松自主的進行學習呢?
1 利用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正處于人生中學習和成長重要的啟蒙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要發揮好自己正確的引導價值,教師要認識到愛玩愛鬧是幼兒的年齡特征,因此教師對于教學活動的組織要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首要教學目標,從而加強幼兒學習與成長的質量。在此階段因為幼兒的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因此教師要多給幼兒提供動手的機會,讓幼兒通過一些教學用具來進行數學操作,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趣味和魅力,通過操作數學材料來調動幼兒的多個感官,促進幼兒手腦結合,感受數學知識,激發其數學興趣。
例如,在小班數學區的“按數取物”的活動中,可根據幼兒發展水平,準備不同層次的材料。
1.1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來投放數學材料,讓幼兒能夠根據卡片上所提示的數量來拿去相對應的物品數量。
1.2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按照幼兒的數學能力來準備相應的教學材料后,還要通過教學用具和教學環境的創設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方式來開展數學操作,促進幼兒頭腦思維的培養。
1.3 為了培養幼兒的數學操作能力,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點,培養幼兒初步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在班級數學角內放置一些數學材料,方便幼兒根據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數學游戲,逐步提升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2 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良好的環境,可以激發人產生積極的情緒和態度,強化人的某種行為,從而產生情景效應。讓幼兒身臨教師創設的良好教學環境中,學習數學,會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保持較高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為、幼兒創設與數學活動相適應的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和條件。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不妨結合多媒體,為兒童創設一個符合他們心理特點的小游戲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由于得到鼓勵、表揚,更進一步刺激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他們更愿意學習或主動參與數學的活動。
3 運用故事引起注意,激發興趣
幼兒的關注力都比較難以長時間集中,因此為了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不斷創新全新的數學教學形式,來幫助幼兒集中和保持注意力,只有幼兒注意力能夠集中,才能夠為其數學興趣的激發提供有效的幫助。一般來說幼兒對于故事的興趣都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一些數學知識時完全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合進一些幼兒喜歡的動畫故事中,以故事的形式滲透數學知識,這樣幼兒更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比如說,教師在教學“1-10以內的數”的過程中,可以將《汪汪隊立大功》中的一個動畫情節進行改編,讓幼兒通過聽動畫故事來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掌握“1-10”數字的讀法和相關應用。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幼兒對于故事的興趣比較巨大,教師通過動畫故事來開展的數學知識教學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將故事與數學知識進行完美的結合,從而有效激發幼兒的數學興趣。
4 在生活中萌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學科,幼兒學好數學并不僅是為了應試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想要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要在日常的教學中融合進生活化的事物,讓幼兒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建立幼兒與數學之間的熟悉感,這樣學生才能更愿意去了解數學和接受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鐘表”來進行時間概念的教學,從而讓幼兒學會如何讀取時間,以及時間的數學表達方式,將數學與生活之間聯系起來,從而有效加強學生的數學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要與幼兒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讓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運用一些生活事物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思維,樹立幼兒的數學意識,激發幼兒的數學興趣。
5 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以游戲為最主要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教師要通過組織多元化的游戲來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既要把握游戲的趣味性,同時還要科學合理的將數學知識融合進游戲中,在保證趣味性的同時也要讓游戲具有教育價值,教師要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數字接力”的游戲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印象,讓幼兒對數字產生一定的敏感性,讓幼兒通過趣味游戲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幼兒從內心去接受數學,對于提高幼兒的數學興趣具有積極的推動性。
5.1 角色游戲的扮演、來培養興趣
角色游戲是指“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生活的游戲”。
5.2 借助規則游戲、激發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規則游戲,顧名思義一定具有某種規則,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規則游戲是有“明顯的規則和隱蔽的想象情景” 所組成的。在小班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用賽跑游戲來激發幼兒其興趣,教師為幼兒設置一個情境“狼和小兔”為幼兒制作可愛漂亮的頭飾,然后讓幼兒開始游戲。小兔子在跑時可以互相比一比看誰最先跑到媽媽那。這樣就出現了序數的概念。為幼兒提供了極佳的學習序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概念的機會。狼則可以說我抓到了一只兔子兩只兔子等來學習數數。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到知識。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興趣。
6 結語
總之,我們要在教育過程中,從幼兒的實際經驗出發,不論是在專門的數學教育活動中,還是在滲透于生活中的數學教育中,都要把握各種契機,充分利用材料或環境培養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整體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劉焱.《兒童游戲通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年.
[2] 朱家雄.《幼兒園課程》?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