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順
(福建省廈門第六中學 361000)
在近年的高考題、自主招生題、競賽題或模擬題中,經常會有求解涉及雙變元或多變元問題中的最值或取值范圍問題.此類問題由于變元較多,切入點沒有太大規律,往往導致難度較大,且比較難加以突破.也正是由于變元較多,此類問題破解的思維方式多變,切入點眾多,方法有時也多樣.
【高考真題】(2018·北京理·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記d為點P(cosθ,sinθ)到直線x-my-2=0的距離.當θ,m變化時,d的最大值為( ).
A.1 B.2 C.3 D.4
思維角度1:三角函數法


點評把點到直線的距離問題轉化為含有二元函數θ、m的最值問題,分別結合三角函數、二次函數的性質,依次來轉化,進而得以確定相應的最值問題.在這里的解決關鍵是對二元函數θ、m沒有直接關系的條件下,分別有針對性地處理,從而得以轉化與應用.
思維角度2:數形結合法
分析根據題條件確定點P的軌跡與直線恒過定點A(2,0)的性質,先讓直線x-my-2=0保持“靜止”時確定點P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問題,再進一步讓直線x-my-2=0進行“轉動”,通過數形結合來確定最值即可.

解法2 由于點P(cosθ,sinθ),則知點P的軌跡是單位圓O:x2+y2=1,而直線x-my-2=0恒過定點A(2,0)的動直線,如圖所示.先讓直線x-my-2=0保持“靜止”,過O垂直于直線x-my-2=0的直線交單位圓O:x2+y2=1于點Q,交直線x-my-2=0于點B,而單位圓O:x2+y2=1與x軸的負半軸交于點D.根據平面幾何知識可知點P到直線x-my-2=0的距離的最大值為點Q到直線x-my-2=0的距離1+|OB|,接下來,再讓直線x-my-2=0進行“轉動”,數形結合可知1+|OB|≤1+|OA|,所以當點B與點A重合,點Q與點D重合時,1+|OB|的最大值為3.所以當直線x-my-2=0的方程為x=2(此時m=0),且點P為點D(-1,0)時,d的最大值為|AD|=3.故選擇答案C.
點評根據單位圓與過定點的直線束之間的關系,依次在保持直線“靜止”時讓點P在單位圓上運動,再讓直線“轉動”起來,通過數形結合并利用平面幾何的知識來轉化與應用,進而數形結合得以確定相應的二元問題的最值.
其實,當我們破解完一道數學問題后,要加以不斷總結,不斷領悟反思,進而可以有效達到多角度切入,并能有效進行深度挖掘,進行有效深度學習,從而真正達到觸類旁通、一題多解的效果,有助于培養數學科學的思維習慣,良好的核心素養以及能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