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鄉陶林,是揚州寶應東蕩區域一個古老的村莊,緊依廣洋湖。廣洋湖與鄰市興化交界,在過去以船為主要交通運輸工具的年代,水鄉村民之間的生產生活與人際往來可謂密集頻繁。
陶林、苗林、賈林、桑莊合稱“三林一莊”,曾經在當地歷史上被記載為“九龍戲水之地”,也是一塊鮮為人知“鳳凰之地”。
“九龍口”曾經一度是陶林村對外稱呼的代名詞,對內又特指陶林成子河中的一個土墩周邊。當時有九條河流的道口交匯于此,對著這個土墩,呈現出“九龍戲珠”之狀,故這里的土墩叫九龍墩,交匯的河口處則稱之為九龍口。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九條河流,過去確有空中俯瞰拍攝的圖片為證。因無人重視,年代久遠,多半河道閉塞而荒蕪殆盡。而建湖蔣營和我的家鄉水路貫通,率先注冊開發打造了“九龍口”旅游觀光品牌,現陶林實地僅僅保存有“九龍口機電排灌站”“九龍口橋”“九龍口靜修念佛堂”“九龍路”等可見印跡,這里就不贅述了。
陶林“鳳凰之地”的傳說,外地人幾乎就無人知曉了。就連我這個出生于陶林的人,年近半百了,也是去年參加策劃印制《陶林村志》時,才有所耳聞。
陶林作為“三林一莊”的核心集中地,其地理位置與美麗俊秀的鳳凰鳥形態頗為神似:陶林村的東南角有一處南窯灘就像鳳凰敏捷的頭部,陶林村莊就是鳳凰豐碩的軀干,桑莊則是鳳凰精致的尾巴,苗林和賈林像極了鳳凰一對雄健的翅膀。
這只充滿靈性的金鳳凰守護著河網密布、湖光秀美的陶林東蕩,每日霞光照耀、紫氣騰云。某天,附近興化的一位地理先生,云游陶林,驚嘆直呼如臨仙境,小小村莊風景如畫、人杰地靈??芍^到處上通下達,隨時呼風喚雨,風水寶地比得過方圓數百里集鎮繁榮。
陶林人熱情好客,視地理先生為座上賓,邀其環游數日還未盡興,擇時帶一身行頭又至。地理先生來自東南方向,在東南方向入口處,他說,此地會有兇煞惡氣侵襲,得提防干預,以保太平。
如何干預呢?地理先生獻出兩計:一計在此地開設一處窯灘;二計在村中心位置開鑿一條夾河。勤勞善良的陶林村民信以為真,夜以繼日地挖掘完窯灘,又披星戴月劃界開河。原來設計好的河道,經過老百姓第一天興高釆烈地開挖,第二天卻恢復如初、意外閉合了。日復一日,依舊如此。地理先生得知后,說兇煞惡氣已經開始光顧作怪,必須加大人馬鎮住它。于是,他承諾擇陰雨天氣,親自起早帶領七七四十九人提鍬前來助陣。
時辰到,只見四十九人如約而至,站成一排,將四十九把大鍬垂直插入泥土,然后各人脫下頭上的斗笠和身上的蓑衣,裝扮到各自的鍬柄上,儼然成了四十九個“鍬人”。地理先生一幫人酒足飯飽后撤回,待陶林村民們干了整整四十九天后,河道終于挖成,只見悠長的夾河里緩緩流淌出殷紅的液體。
陶林人挺直腰桿,剛想喘口氣,就聽見一聲聲哀鳴劃破天際,發現昔日形影不離的金鳳凰沿東南方向絕塵而去。
原來地理先生獻計開發南窯灘,讓鳳凰鳥的頭部成了沼澤地;挖掘夾河,把村里分成河東河西,等于將鳳凰鳥開膛剖肚,鳳凰鳥傷心欲絕地離開了。
村民們后來醒悟了,憑借集體的聰明才智,大膽地將窯灘改制成家禽養殖場,數以萬計的白鵝灰鴨分區散養,鳧水撲棱,暢游覓食。河岸兩旁垂柳依依,草木常青;河中蝦魚蟹鱉,應有盡有;夾河之上,架設了多座橋梁,河東河西村民你來我往、親密無間。
在一位老先生收藏的手抄本中,我們發現過去“陶林十景”的文字記錄中有一川帆影、兩寺鐘聲、桑林喚渡、榆坨春游、柳堤蟬影、荻岸鴻飛、廟枕九龍、樓映雙橋、雪霽窯崗、月寄荷塘,其中的雪霽窯崗大概說的就是傳說中的窯灘了。
而現代陶林,已有寶應籍本土作家、詩人、攝影師等鄉賢們,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了其美麗畫卷,收錄于《陶林村志》里。
如今,陶林村早已被評選為江蘇省水美鄉村,而金鳳凰落腳到了地理先生家居住的村莊,后來也興旺了起來。
明亮的燈火
我的手機“通知信息”里至今仍然保留著一條短信。這條短信是國家電網955980012的號碼于2020年1月16日晚間發來的,這是一條請我對他們員工的服務進行評價的信息,共羅列出七項內容供我選擇。當時我就首選了第一項:非常滿意。
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者來說,各種售后服務回訪很多。許多服務單位的領導依據客戶或消費者的滿意度對派工人員的服務進行業績考核。車輛年檢,公安交管部門事后也回訪;電信報修或投訴,客服電話解答后就請求評價;而打電力故障搶修電話有時候是比較難接通、難及時回復的,因為故障一出,往往就是一大片,不是你一家催促,家家都著急。
印象中,我家用電出現故障有三次。第一次故障距今有七八年了。那是一個夏天的午后,我在空調間里用于上網的電腦斷電了,到樓下挨個打開客廳里的燈查看,發現燈管突然變光刺眼,然后“嚓嚓”冒一陣煙,燒焦了。我立即去拉電閘,打電話報修,結果說是我家后面有人在倒樹,砸壞了電線,導致缺相,電壓升高至380伏,他們已經在處理了。
我問家里電器燒壞了怎么辦?客服電話里告知我去找弄倒樹的人家賠。鄰居隨后上門來打招呼,說請人檢修一下,結果好更換的燈管更換了,一些特別設計裝飾的燈具,沒有原套型號更換,包括電子琴等幾種專用插頭,壞了也就壞了,至今一直無法使用。我也未去找過鄰居,為難人家。
一年后,鄰居在這里新建起了住房。每到夏天,我們家用電就不順暢。故障報修頻繁不絕,那是一次漫長的煎熬,故障癥狀如同慢性病、間歇性精神病。傍晚,我家照明的燈光忽明忽暗,電腦經常斷線,一次次打報修電話,都沒有滿意答復,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搪塞敷衍,不是懷疑我家線路問題,就是懷疑我家組合開關問題,最后說后面鄰居新入戶的電接在我家上游,人家先用電,就導致我家的用電電壓低了。
他們說得很無辜的樣子,好像涉及他們做不了主的規劃問題,需要申請重新接線,需要耐心等待。
將就過了一年,小區里的老舊變壓器終于升級擴容,用電從此舒心了。
去年,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前夕的1月16日,下晚班到家開燈,沒過幾分鐘,家里就像霓虹燈般似的閃爍,一閃一閃的,十幾分鐘不到完全熄滅,十多分鐘后又自動亮起來,繼續閃。漆黑的晚上,下著小雨,我擔心燒壞電器,關掉電閘。
一時找不到電力故障保修電話了,手機百度供電服務熱線95598,一通操作后,語音接通。我不知道服務熱線后臺在哪里,離這里有多遠。接待我的是位先生,他耐心地詢問我經過,并做文字錄入。我感覺到他對我居住的方位很陌生,但是他真的很用心,安慰我稍等,正在幫我上傳數據,落實對接派工。我們通了3分40秒的電話后,他讓我保持手機暢通。
撂下電話3分鐘,15861300110的號碼打了進來,在與我確認位置后,兩位師傅不到10分鐘時間就驅車趕到,一來就查看戶外的電表箱,閃著小紅燈呢,他們心里有數了。兩人配合默契,一人扶凳子,一人站上凳子,用螺絲刀拆卸下空氣開關,換上一組新的開關后,說問題解決了。
我合上電閘后,家里果然燈火通明。我連忙掏出香煙致謝,詢問該付多少費用時,其中一位師傅在用戴手套的手抹站臟了的凳子,一位師傅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名片給我,熱情地說:“我們不抽煙,電力搶修是免費的,換的部件也屬于免費范圍,這是我們的電力服務聯系卡,需要服務時,直接聯系,24小時服務,風雨無阻的!”
兩位師傅真誠憨厚、笑容可掬的面容,在眼前冷冷的黑夜里,是一對多么明亮的燈火!一直在照耀著我,時時提醒著我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讓人在內心里由衷地說出“非常滿意”!
“碎石”記
五一前夕,手頭上有一大堆事情。坐在電腦桌前,緊張地整理著有關文稿,突然左腎部位脹痛起來,以至于我無法再正常工作。我索性回家躺下,企圖忍一忍,待觀察觀察。因為幾年前,在一次出車途中,我的右腎區也出現過鈍痛,當時立馬躺下,讓身旁的夫人幫我敲擊按摩了十來分鐘,疼痛的癥狀緩解了,也就過去了。
不想過了幾年后,三年前的一個冬天的夜晚,我的右腎區又突然毫無征兆地痛了,無論我怎么在床上翻滾、蜷縮,都無濟于事。我猶豫要不要冒著寒風,去縣人醫看急診。父母年歲已大,住在樓下,我哪能驚動他們為我擔驚受怕?夫人陪小兒熟睡中,我忍無可忍后決定獨自一人,騎車去醫院。
出處不如聚處,人醫急診部值班醫生接診著兩三位病人呢。病友見我手捂腎區,呈現出難受狀,毫無懸念地判斷我患的是腎結石。醫生隨即先給我開了彩超和驗血化驗單,診斷結果真的是右腎結石6mm,光帶分離7mm。皮試后,掛水三瓶,疼痛消失。我就像夢游一般,深夜三點的樣子,才鉆回自己的被窩,呼呼入睡,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第二天正常上班。
一個星期后的中午,鄉下的堂老大留我吃飯。記得是三個菜,黑魚湯、牛肉燒黑菜,外加大椒炒干子。乖乖,晚上十點多,在家里,結石又發作了,趕緊再去醫院。急診部的醫生換了,看了我的既往病史,插口問我,中午和晚上都吃了些什么?我如實相告后,醫生說,腎結石豆制品動也不要動,一動就容易復發。
我心里突然對上一次接診我的醫生表達不滿,為什么不向我交代這么重要的注意事項呢?自此,我飲食上拒絕豆制品。醫生說什么,我就聽什么、做什么。
去年秋季,我左腳底板走路受阻,腳落不了地,只能一瘸一拐的。經查,醫生說我骨質疏松,需要補鈣,多吃海鮮、牛奶。于是乎,哥哥姐姐只要上門,總捎些魚蝦、海鮮、海制品來。牛奶這東西我吃不慣,那是孩子們的最愛,我一個大老爺們少吃一袋,她們就能多吃一袋。
經過不懈地補鈣,腳不疼了,如今左腎卻又結石了。疼痛過后,自己不放心,還是去醫院做了檢查,想聽取醫生一些建議。誰知急診部醫生和我這樣說:“現在不疼就不需要掛水、吃藥?!蔽也唤獾貑枺骸叭f一什么時候再疼起來,怎么辦?”
“沒辦法,疼起來就去碎石?!彼麄冡t院沒有,外面私立醫院有碎石的。我終于無償獲知了信息。泌尿系統結石,管道堵塞,疼起來究竟有多可怕,沒有經歷過的人不一定體會到那滋味,我聽說過不少,有人直接喊“救命”。我不敢怠慢,求助同學幫忙聯系醫院碎石。
在我看來,碎石應該算不上“手術”,趴在儀器臺上,醫生通過電腦顯示屏,可以查看到體內小石頭卡在什么部位,然后就聽到從身體下方傳來有節奏的“篤篤篤”聲,似邊敲擊振動。半個多小時后,醫生宣告碎石成功,安排我再喝幾天排石中藥湯劑輔佐治療,我心情放松了許多。
時隔兩天,“五一”節,我的左腎區又隱隱酸痛,醫生說:“體內小石頭多呢,有些不舒服正常,多觀察、多喝水、多運動,慢慢排……”
額滴個天啦!額滴個腎!他們負責碎石,不負責排石,更不負責疼痛!這叫人情何以堪?幫我碎石的邱醫生也想不通,看不見管道里有小石頭啊??墒俏腋羧砦宓靥弁?,跟沒碎石之前的癥狀、部位一樣一樣的。邱醫生免費給了我兩顆止痛的藥,主動加我微信,相約有什么情況與他保持聯系,他友善的姿態溫暖了我兩天,當我再次疼痛難忍時,我才堅持用了邱醫生的藥。
止痛藥是起到作用的。經過幾個回合的疼痛反復,我好像已康復如初。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不會復發,該忌嘴的忌嘴,每天堅持運動運動,每天水喝的肚大腰圓。
其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身不由己的事,非我所愿,也非我所錯。這一場“腎仗”打得也蠻艱難的。
嗯,別來無恙?和幾位好友見面后,都確認我較以前苗條一點了,我可以沾沾自喜一下嗎?那純屬意外收獲呢。原來,有那么多人在默默關心著我!
媽媽出走又回來
那一年的春節比往年來得早一些,二月早春。春節前后的天氣不錯,沒有雨雪,雖說寒冷,還是適合人們出行的。
媽媽忙前忙后,終于在春節這天開始,可以好好地睡一個元寶覺了。不,這一天,她是睡不踏實的,因為我們全家相約除夕中午風雨無阻都要哥哥全家來我家吃飯,在這里團聚,這是多年來的一個規矩。
那一天,媽媽起得特別早,她一個人冒著嚴寒,步行了六七里路,去那邊的菜場買些新菜,準備中午的家人的團年飯。那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再次相聚,團圓到這里,媽媽甭提多高興了。
午后,哥哥一家人會走上街頭,逛逛超市和繁華的商業區,甚至還會興奮地打來電話,說這里的棉襖不錯,那里的棉皮鞋不錯,讓奶奶來試穿……
奶奶,也就是我的親娘,其實她有足夠多的越冬衣物可以抵御嚴寒。做子女的都想讓她在晚年能像孩子一樣,在新年里穿上新衣,增添一些新的氣色??墒墙衲甏汗澇跻坏奈绾螅绺缫患胰诔赃^飯走了,媽媽就鉆進被窩去睡覺了。第二天,第三天,媽媽一睡不起,莫非是年長一年,歲月透支了她的氣力?直到初八的早晨,我們意想不到她早早地起床,把自己整扮得清清爽爽,停停當當。這一天是她的弟弟,我的舅舅六十歲生日!
舅舅是外婆的晚子。外婆在四十四歲那年生下的唯一男孩。外公去世早,我沒有見過面,可想而知當年的媽媽在那時吃了多少苦,為維持家里的生計,和舅舅共度刻骨的磨難。舅舅五十歲生日沒有操辦,一共有我們近二十個外甥、外甥女,每年的正月初二都會去外婆家拜年,舅舅至少要辦上兩桌飯菜招待我們。我是舅舅最小的外甥了,外婆在我十四歲那年老去,持續又拜過幾個年后,隨著我的年齡的增長和升學,春節基本上都在同學中往來,就再也沒有集體去舅舅家拜年的場面了。人,再也聚不齊了,三三兩兩地去,我不得而知。
媽媽這次在舅舅家蹲了有五天,在我的記憶里是沒有過的。她們老姊妹團聚,我很放心,不再擔心她的健康狀況。媽媽的身體我還是比較有數的,只是她比較愛作氣,就怕受到什么刺激,作起氣來,白天蒙頭癡睡,黑夜嘔吐哭鬧,數日后不治而愈。我們為她請醫生檢查過,懷疑她患有神經官能癥,凡事盡量順著她的意思辦。媽媽執意到三里地外的老家去了一趟,得知幾個要好的鄰居先后去世了。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可能刺激了她,回來后,媽媽又開始癡睡了。
這一次,我心里不得安寧。讓夫人強制帶她去醫院做檢查,腦CT、胃造影,均顯示正常。她說:“我的病我知道,我要發病了?!蔽倚睦镉姓f不出的困惑,勸她不要瞎想,怪嚇人的,別人還以為我們家庭里鬧矛盾呢。是夜,夜深人靜的時候,媽媽果真發病了。樓下她的臥室里,傳來陣陣號哭,然后又憋氣了過去,清晨才恢復平靜。
我上班一天,晚上回來后,夫人說媽媽離家出走了,叫家里人不要找她,會有一段時日。我的心茫然了:“你們怎么不勸阻?怎么不打電話告知我,她會到哪里去?”
媽媽出走將近10天。在這10天里,我壓抑著自己,度日如年,沒有告知哥嫂,怕引起恐慌。這當中,我斷想,媽媽可能去了鄉下的大姨哥家。大姨、大姨夫在我當年外出求學期間先后病逝,表姐中年患了尿毒癥,表哥因為結扎落下后遺癥,身體不算好,考慮到他們的經濟狀況,長輩提議我們不進行人情往來,增加他負擔。媽媽可能是想自己的大姐了。一日午后,我電話打過去問詢,媽媽果真在那里,已經午休了,情況基本正常。我說:“增加表哥負擔了,媽媽她愿意玩就讓她多玩些時日吧,兄弟我有情后感?!?/p>
出走了10天后的媽媽,從鄉下帶回了野薺菜、慈菇,和一些土里土長的農產品。在媽媽離開家的日子里,我每天早早地下班回家,某天突然看見媽媽坐在廊檐臺的小板凳上揀薺菜,身邊還有不少已經刮好的小慈菇。媽媽和往常一樣隔著鐵藝圍墻,看到了我,熱切切地迎接著我,幫我開院子門。我也熱切地笑臉相迎,在媽媽面前,當著什么事沒有發生過,徑直奔上樓,打開電腦我的文檔,淚水直穿,我敲著鍵盤:“媽媽,您回來了,為什么不是兒子來為您開門,迎接您的歸來呢?”
黃千子
提到黃千子,稍微上點歲數的人幾乎都曉得,特別是在農村生活過的成年人,沒有見過,也會聽親朋好友說起過。
黃千子,是我們家鄉的土話,也有叫“黃大仙”“黃仙子”的。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我們稱黃鼠狼叫黃千子。過去農村家家戶戶門口或是房屋山頭,閑置的空地上都有大大小小的草堆。草堆最下面會擺放一層雜樹棍、樹樁,上面再堆稻草。這樣容易隔潮,做飯燒火很容易從草堆里抽出一捆干稻草來當柴火。
下雨變天的時候,家里散養的雞子會鉆進草堆空檔里躲雨,蹲習慣了,往往還會在那里下蛋。這就給黃千子提供了偷襲的機會。黃千子白天襲擊雞子,嚇得雞子亂飛亂叫。大人聽到雞子叫聲,會毫不猶豫地驅趕黃千子。做賊心虛的黃千子只好忍痛丟下即將到嘴的美味逃竄。有的雞子命大,只是受到驚嚇,有的雞子氣膛管子被咬斷了,血淋淋的,大人只好拎回家,跟小咸菜燒燒,算是改善伙食。
記憶中,我們家養了幾只雞,雞窩砌在堂屋的西北角,一尺來高的“小平房”,頂子上鋪一層稻草,母雞自己跳上去生蛋。先是焐窩,待產十來分鐘的樣子,然后站起來,頭昂得長長的,屁股下垂,怔得臉紅脖子粗,接著聽到“哐隆”一聲,蛋下來了。這時雞子低下頭,用嘴挪一挪自己下的蛋,算是給雞蛋翻個身,母子就此告別。
后來雞窩砌到室外,用網子或綠紗圍了個小院子,將雞子圈養起來,黃千子難以偷吃到。光天化日之下,能看到黃千子四處轉悠,有時還能看到前面一只大的黃千子領隊,后面緊跟著幾只小的,大概是在搬家吧。母親不允許我們高聲驚呼,更不允許我們追趕和傷害它們,說它是仙家,誰要是把它打傷了,誰的腿以后就會瘸。我們違心地點點頭。
我與黃千子近距離接觸過一次。它就像乖巧的寵物,一身棕黃色的毛,烏黑的鼻子,蹲在草堆下面的一截樹棍上,仰著臉,盯著我看,一副超可愛的模樣??墒撬仓荒苎郯桶偷赝?,我卻拿不出任何零食能喂它。
上初中的時候,春日的午后,經常見到有人手持兩根長竹竿和一些輔助工具,找有草堆的地方搗搗戳戳。他們身上不時地散發出陣陣騷味,原來別在他們腰間的蛇皮袋里,已經捕獲到了幾只黃千子。黃千子的屁股后面有一對臭腺,一旦受到威脅,就會噴出霧狀液體,那時候以為是它尿尿的騷味。
黃千子會放臭氣,又有偷食雞子的習性,人們普遍以為它是“壞東西”。其實它是滅鼠能手,經常出沒農田,消滅田鼠。它的皮毛可以用來制衣、制毛領等,肉也能食用,所以常常遭到人們的獵殺,數量也急劇下降,早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有沒有勾起您對黃千子的記憶?如果以后再遇到黃千子,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呢?
作者簡介:張新貴,筆名念一。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微型小說學會、中國散文學會、江蘇省散文學會會員、揚州市作協會員、淥水詩社社員等。作品散見于《奔流》《鴨綠江》《參花》《中華文學》《今古傳奇》《青年文學家》《中國文藝家》《西部散文選刊》《花溪》《揚州晚報》《寶應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