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建斌
(沁州醫院,山西 長治)
IH 作為一種臨床外科中極為常見的疾病,其多發于男性,臨床中通常以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常用的治療手段分別包括疝環充填式TFH 以及平片TFH[1-2]。但是由于IH 患者需要常常接受手術治療,因此,對于治療手段有著一定影響[3]。本次研究就通過給予IH 患者采用疝環充填式TFH 進行治療,探討其臨床應用效果。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76 例IH 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患者所采取的不同治療方式,將76 例IH 患者分為A 組與B 組,每組38 例;A 組患者男性32 例,女性6 例,年齡26~65 歲,平均(45.68±13.64)歲;B 組患者男性33 例,女性5 例,年齡26~66 歲,平均(45.78±13.5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隨機分組對比研究。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于入院時接受檢查,無異常生命體征情況;(2)所有患者近1 年內均為接受任何手術治療;(3)所有患者經相關檢查均確診為IH;(4)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書,資源參與研究;(5)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存有手術禁忌證者;(2)認知功能低下、神經性疾病者;(3)凝血功能障礙者;(4)存有心、腎等重要器官性疾病者;(5)免疫系統低下者。
A 組患者采用疝環充填式TFH 治療,給予患者硬膜外阻滯麻醉,于患者IH 處行切口,解剖腹股溝管,游離精索,掌握疝囊所處具體位置;在游離精索時,若發現存有精索脂肪瘤則及時將其全面清除,避免疝復發;隨后將疝囊切除后,將填充物縫合并固定在內環之中,同時將修整好的補片縫合固定于腹股溝管后,緊縮深面處;另外,在手術過程中,需保護患者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不能將網片與神經一起縫合,防止出現術后疼痛發生;最后,在手術過程中,可以使用可吸收縫線對患者切口進行縫合,避免患者術后發生創口感染等。
B 組患者則采用平片TFH 進行治療,給予患者硬膜外阻滯麻醉后,與患者腹股溝處行約5 cm 斜切口,逐層切開后,剝離肌腱,將精索游離,直至疝囊充分暴露;游離疝囊后,將其納入腹腔;若發現疝囊體積較大,則使用高位結扎以及橫斷的方式處理,隨后再將其放入腹腔中;之后則采用人工補片對其進行修整,放置在腹橫筋膜前;最后,將置入的補片、腹橫肌、腹股溝韌帶等依次縫合。術后1 d 內使用沙袋壓住腹股溝區。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情況,分別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包括尿潴留、陰囊血腫以及下肢靜脈血栓。治療效果則采用治愈、顯效、無效三個維度進行評判;治療后,患者各臨床癥狀消失,術后無復發則為治愈;治療后,患者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術后無復發則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且存有復發的先兆則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使用SPSS 22.0 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等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 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11%(35/38)顯著優于B 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3.68%(28/3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A 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B組患者(P<0.05),見表2。
A 組患者僅發生1 例陰囊血腫,2 例尿潴留,并發癥發生率為7.89%;而B 組患者共發生7 例陰囊血腫,4 例尿潴留,2例下肢靜脈血栓,并發癥發生率為23.68%,A 組顯著低于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842,P=0.000)。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比較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A 組 38 42.64±2.76 59.73±9.72 5.73±1.01 B 組 38 52.95±5.98 72.48±9.86 11.74±1.65 t 9.650 5.677 19.151 P 0.000 0.000 0.000
IH 作為臨床外科中較為常見的病癥之一,其在老年群體中較為多發,且有著男多女少的特性。IH 的形成可分為先天與后天[4]。多數IH 的發生主要是因后天性腹壁薄弱,出現缺損等原因造成,從而導致缺損處突出體表逐漸形成疝,此病一旦發生,不僅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同時會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5-6]。臨床治療IH 通常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治療,而傳統的修補術主要是對不同解剖層次肌性組織及韌帶進行縫合,雖然對于癥狀有著一定的改善效果,但由于其是屬于強行將相關組織進行縫合,屬張力縫合,使得各組織間無法進行緊密的結合,這也使得其無法完全萎縮,從而使得無張力疤痕組織分離,降低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效果[7-8]。而疝環充填式TFH 是以結合生物力學和生理角度進行治療的一種新型手術方式,通過使用人工合成的網片材料,在無張力的情況下進行疝修補,同時通過引導患者進行自身功能康復工作,能有效的促進患者生理特征恢復,彌補了傳統修補方式的弊端[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A 組患者治療總有效92.11%(35/38)顯著優于B 組患者治療總有效73.68%(28/38)(P<0.05);A 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B 組患者(P<0.05);A 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B 組(P<0.05)。表明疝環充填式TFH 優于平片TFH。
綜上所述,給予IH 患者采用疝環充填式TFH 效果顯著,縮短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