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萍
(云南省陸良縣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云南 陸良)
近幾年來剖宮產率全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我院剖宮產率2014 年為16.8%,2018 年為22.3%,其中一胎剖宮產率為18.2%。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及高敏感性的胎兒監護手段使胎兒窘迫、瘢痕子宮、社會因素逐漸上升為剖宮產的前3 位原因。現將2014 年至2018 年度我院剖宮產相關因素分析如下。
來源于我院2014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856 例剖宮產病歷。
采用回顧性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分析。
2014 年至2018 年剖宮產主要構成因素及剖宮產率見表1。從表1 中可見:①不同年齡組剖宮產率構成比不同,年齡>35 歲剖宮產率最高;②城鄉剖宮產率有差別;③胎兒性別不同采取的分娩方式差異也較大,男性胎兒剖宮產率比女性胎兒剖宮產率高。剖宮產指征構成及發生率見表2。

表1 2014 年至2018 年主要因素構成及剖宮產率構成(%)

表2 856 例剖宮產指征構成及發生率(%)
剖宮產指征順位變化情況:5 年來剖宮產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頭位難產、胎兒窘迫、瘢痕子宮、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胎位不正。近年來剖宮產指征有了極大的改變,以往剖宮產手術指征主要為難產、胎兒窘迫、瘢痕子宮、妊娠合并癥等。近年來社會因素所致的剖宮產逐年增加,原因是:①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瘢痕子宮、社會因素逐漸上升為剖宮產的首位原因。高齡、肥胖、瘢痕子宮使產科醫生必須承擔其他科醫師所沒有的巨大的社會壓力,產婦及家屬不愿承擔胎兒有絲毫意外及產傷的風險。高齡二胎產婦擔心分勉過程中胎兒的安危、難產、更懼怕長時間分娩過程中的產婦及胎兒的風險,加上分娩鎮痛技術相對落后,家屬也不愿意長時間的等待,拒絕陰道試產。再加上擔心陰道試產失敗后還要行剖宮產術,與其受“二道罪”,不如直接做剖宮產為好。②封建習俗影響,滿足產婦及家屬對分勉時間的特殊要求,為了給未來孩子選擇良辰吉日出生,于是托熟人找關系,千方百計以達到心理安慰。再加上醫患關系緊張,對產科醫生期望值過高。產科醫生害怕引發糾紛,以致于不經充分試產即行剖宮產術。
患者對分娩的期望值過高,對產科的風險沒有充分的認識,總認為生孩子是瓜熟蒂落的過程,不能接受任何的分娩意外。還有父母對子女的過分溺愛,導致部分年輕孕婦不能接受分娩過程的疼痛、對疼痛的耐受性差。再加上患者對產科醫生近乎完美的苛求,以及陰道試產的不確定性,致使產科醫生承受過大的壓力,迫使醫生選擇防御性醫療,隨意放寬剖宮產指征。
手術安全性提高,近年來由于產科醫生剖宮產技術更加熟練,手術操作時間明顯短,麻醉方法的改進及抗生素應用,使剖宮產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剖宮產技術的廣泛應用,產科醫生處理難產能力下降,陰道助產技術如產鉗術、胎吸術和臀助產術的臨床實踐機會減少,勢必導致產科醫生陰道助產水平的整體下降[1]。長期組織陰道助產技術的培訓,提高產科醫生和助產士的整體助產水平,這對于促進陰道分娩,降低剖宮產率起到積極作用。
產前教育和孕產保健的相對不足,高齡初產婦、巨大兒、痕子宮、妊振期高血壓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兒等高危因素發生率増加,剖宮產者也隨之增加。
胎兒窘迫的診斷標準不統一,高敏感性的胎兒監護手段出現不少假陽性結果,因顧及胎兒愈后不良,而積極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輔助檢查的普及應用,彩超診斷為“臍帶繞頸”“羊水過少”紛紛要求剖宮產。
完善醫療衛生管理體制,規范產科建設。產科工作者應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提高產科服務質量,降低首次剖宮產率和胎兒附屬物異常的剖宮產病歷。產科醫生處理難產經驗不足,陰道助產技術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剖宮產率逐漸上升與多因素息息相關,以往剖宮產是解決難產以及因母兒問題難以經陰道分娩的主要手段。剖宮產術的目的是為保證母兒健康及安全,因此在沒有損害母嬰健康及安全的情況下貿然實施剖宮產術都應盡量避免。嚴格掌握手術指征,規范手術操作是剖宮產術最基本的要求[2]。降低剖宮產的措施,加強對孕婦及家屬的健康教育,頭位難產、巨大兒是因孕婦在孕期營養過剩、運動過少所致。通過孕期宣教、開辦孕婦學校、微信公眾平臺對轄區內孕產婦進行孕期營養指導、適當運動等減少巨大兒發生率。加強宣傳活動,引導群眾走出認識誤區,破除重男輕女思想,孕婦及家屬不了解自然分娩的優點及剖宮產的弊端;應加強培訓學習,提升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重視醫患溝通,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合理掌握剖宮產指征,加強產程觀察、推廣適宜技術,提高陰道助產水平以降低剖宮產率;要讓產婦充分認識到剖宮產術的近期及遠期并發癥。正確選擇分勉方式,應盡量創造條件經陰道分娩。加強圍產期保健與孕期系統管理,指導孕婦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減少巨大兒的發生,對高危妊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嚴格掌握首次剖宮產的適應證和因胎兒附屬物異常的剖宮產率。積極開展無痛分娩和導樂分娩,減少不必要的產時干預,提高自然分娩的心理、生理和醫療支持[3]。給無絕對剖宮產指征的產婦以充分試產的機會,產時嚴密觀察產程,及時發現待產過程中的難產綜合分析、動態觀察,規范對胎兒窘迫的診斷,減少胎兒窘迫假陽性診斷率。加強產科、兒科醫師的緊密合作,努力提高新生兒窒息的搶救水平、降低圍產兒病死率,從而進一步降低因胎兒窘迫的剖宮產率。總之,加強醫患溝通,建立和諧互信的醫患關系,孕期加強宣教充分告知陰道分娩的好處,讓患者建立陰道分娩的信心,換位思考,凈化醫療環境,是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