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芮
(科技城醫院,江蘇 蘇州)
近年來,受我國“全面二胎”政策的影響,前次剖宮產后再次分娩的女性明顯增多,某種程度上也增加了二次剖宮產率[1]。剖宮產對解決難產以及某些產科合并癥均有重要作用,但其畢竟為侵入性操作,術中稍有不當極易引發盆腔粘連,進而對再次分娩產婦的分娩方式選擇產生影響,甚至增加二次剖宮產的分娩風險[2-3]。為了解二次剖宮產出血量是否受前次剖宮產所致盆腔粘連的影響,本文就100 例二次剖宮產產婦的資料做了相關研究分析,具體如下。
此次所選100 例產婦均于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在我院行二次剖宮產,納入產婦均有二次剖宮產指征,可遵醫囑完成各項輔助檢查,且產婦及家屬均已簽字同意研究;無伴發前置胎盤、羊水栓塞等問題。根據前次剖宮產有無盆腔粘連分組,A 組(存在盆腔粘連)11 例,年齡最低26 歲,最高39 歲,平均(33.02±4.25)歲;孕期最短35 周,最長41 周,平均(38.13±2.32)周。B 組(無盆腔粘連)89 例,年齡最低25歲,最高41 歲,平均(33.19±4.31)歲;孕期最短35 周,最長41 周,平均(38.22±2.36)周。兩組產婦的平均年齡、平均孕期等基線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P>0.05,有可比性。
查閱兩組產婦病歷,對其基礎資料、有無妊娠并發癥或合并癥、胎兒體質量、二次剖宮產手術時間、胎兒娩出時間以及是否有輸血治療等信息進行了解與記錄。分別于術前3 d、術后24 h 后采集產婦晨起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5 mL,經轉速4500 r 與時間25 min 離心處理后制成標本,用于血常規檢測。儀器選擇邁瑞公司生產的血細胞分析儀(型號:BC-6800 型),具體操作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實施。
根據HGB、HCT 指標水平的下降情況對校正出血量進行計算。HGB 校正出血量由公式“(術前HGB-術后HGB)/10×400 mL”計算;HCT 校正出血量由公式“(術前HCT-術后HCT)/0.03×400 mL”計算。
記錄兩組的手術時間、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及出血量,同時使用血細胞分析儀測定兩組分娩前、后的血紅蛋白(HGB)與紅細胞壓積(HCT)指標水平。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 組產婦的手術時間、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較A 組更短,出血量較A 組更少,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A 組與B 組的手術時間、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及出血量記錄結果

表1 A 組與B 組的手術時間、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及出血量記錄結果
組別 手術時間(min)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min)出血量(mL)A 組(n=11) 54.83±7.65 11.08±2.35 481.35±13.68 B 組(n=89) 34.39±5.38 4.21±0.87 286.43±7.96
分娩前,兩組測定的HGB、HCT 指標水平基本接近,P>0.05,無統計學意義;分娩后,B 組測定的HGB、HCT 指標水平較A 組均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表2 A 組與B 組不同分娩階段的HGB、HCT 指標測定結果

表2 A 組與B 組不同分娩階段的HGB、HCT 指標測定結果
HGB(g/L) HCT(%)組別分娩前 分娩后 分娩前 分娩后A 組(n=11)121.68±10.32 103.25±8.99 36.08±1.93 31.22±1.34 B 組(n=89)121.79±10.54 113.27±10.20 36.12±1.98 33.62±1.59
近年來,受益于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剖宮產手術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也獲得很大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育齡女性選擇通過剖宮產分娩。但作為一種侵入性手術,剖宮產可對產婦的子宮造成損傷,導致術后出現瘢痕遺留。相關資料顯示,瘢痕子宮產婦再次妊娠時普遍需要面臨較大的分娩風險,分娩期間極易導致子宮破裂、胎盤植入等問題,對于行二次剖宮產者,還可能增加產后出血、胎兒窘迫等并發癥的發生[4]。并且,國內有學者報道稱,前次剖宮產所引起的盆腔粘連,還可影響二次剖宮產的手術效果,導致手術時間延長、手術風險增大以及出血量增多等一系列問題[5-6]。
本研究通過對100 例有分娩意愿的二次剖宮產產婦資料進行分析,發現B 組手術時間、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較A組均有明顯縮短(P<0.05),出血量明顯少于A 組(P<0.05),并且HGB 與HCT 指標水平測定顯示,B 組的HGB、HCT 指標水平較A 組均更高(P<0.05),與陳寒等[7]研究結果大致吻合。該幾項數據充分說明了前次剖宮產所致盆腔粘連可對二次剖宮產的手術效果造成影響,二次剖宮產產婦的手術操作相對耗時,出血量較無盆腔粘連者明顯有所增加,對于產婦的術后恢復影響非常不利。為減少各類情況的發生,對于選擇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應做好對盆腔粘連的防范,術前嚴格掌握產婦的剖宮產手術指征,完善各項輔助檢查,若術前存在相關的高危因素[8],術中應給予合適的防粘連材料使用,待產婦完成分娩后,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等。同時,應對產婦及其家屬做好相關的宣傳與指導工作,為產婦及其家屬科普剖宮產手術事項、盆腔粘連的預防與防范等知識,使其加深對剖宮產與盆腔粘連的認識,積極配合分娩工作。對于檢出前次剖宮產所致盆腔粘連者,臨床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應叮囑產婦按時產檢,并在出現異常情況時第一時間告知醫師,以更好地控制二次剖宮產的出血量,保障產婦及圍生兒的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二次剖宮產出血量的增加、手術時間及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的延長均與前次剖宮產所致盆腔粘連密切相關,臨床應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積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進行干預和處理,以控制分娩出血量,改善母嬰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