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淮安)
隨著近些年婦產科剖宮產率不斷提高,剖宮產所帶來的遠期問題也日益突出[1]。研究發現剖宮產率的提高并未使得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反而使得母嬰遠期并發癥更嚴重。為了糾正“一次剖宮產,次次剖宮產”的現象,避免瘢痕子宮孕婦再次剖宮產,改善分娩結局[2]。我院在瘢痕子宮孕婦中運用助產士門診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我院收治的100 例剖宮產后二次妊娠孕婦為研究對象,入選者均存在剖宮產史,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超過2 年,本次妊娠中不存在前次剖宮產指征,前次剖宮切口部位位于子宮下段、未出現感染。本次妊娠為單胎妊娠,有陰道試產醫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雙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癥者。產其中對照組:年齡20~39 歲,平均(29.8±0.2)歲;BMI 指數22.9~27.5 kg/m2,平均(25.8±1.3)kg/m2。觀察組:年齡20~35 歲,平均(29.2±0.5)歲;BMI 指數23.2~27.1 kg/m2,平均(25.1±1.5)kg/m2。兩組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參加常規門診宣教的同時參與瘢痕子宮陰道分娩專家門診。觀察組在常規門診宣教的同時參與瘢痕子宮陰道分娩專家門診,孕28 周時開始參加助產士門診宣教:①孕初期告知孕婦合理飲食,尤其是上一次因巨大兒而剖宮產的孕婦更要合理飲食、控制體重。肥胖者還需及時就診與孕產婦營養門診。②告知孕婦瘢痕子宮陰道分娩試產的注意事項,評估孕婦孕期焦慮程度,嚴重焦慮者安排心理咨詢師疏導心理問題,幫助其樹立自然分娩信心。③孕32 周后要教會孕婦自我監測胎動、評估瘢痕彈性。通過視頻、模具、現場指導等提醒孕婦在嬰兒娩出后應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④孕36 周開始讓孕婦做好隨時分娩的準備,再次評估焦慮程度,強調如何預防子宮破裂等意外發生。指導孕婦在陰道分娩時如何減痛、如何采取體位配合,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緩解孕婦緊張、焦慮情緒,提高順產信心。
觀察比較兩組自然分娩率、產程時間、產后出血量、新生兒體重、母乳喂養率等。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72.00%、母乳喂養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產程時間(7.2±0.6)h 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200.5±12.6)mL 明顯少于對照組,新生兒體重(3.4±0.6)kg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n(%),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n(%),
組別 自分然娩產(程h時)間產(后m出L血)量新生(兒kg)體重 母喂乳養觀察組 36(72.00) 7.2±0.6 200.5±12.6 3.4±0.6 46(92.00)對照組 25(50.00) 8.5±0.8 223.8±13.7 3.8±0.9 39(78.00)χ2/t 5.0862 9.1924 8.8516 2.6149 3.8431 P <0.05 <0.05 <0.05 <0.05 <0.05
隨著二胎政策放開,首次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者顯著增加,以往認為瘢痕子宮是引導分娩禁忌證[3],但現在隨著圍產醫學發展,提倡對符合陰道分娩指征的瘢痕子宮孕婦進行分娩干預,以期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4]。但不可否認瘢痕子宮是產科高危因素之一,其分娩方式的選擇要慎重。陰道分娩更符合產婦生理規律,對母嬰健康更有利[5]。在妊娠分娩過程中,對分娩的不認知會徒增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會增加分娩疼痛感受,形成惡性循環[6]。圍生期產婦心態維持尤其重要,是產程順利進展的重要保證。助產士門診護理干預一方面可以提前對妊娠高危因素進行篩查、識別、干預[7]。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鋪墊心理護理干預,調整孕產婦心態,幫助產婦正確選擇分娩方式,提倡自然分娩。最后在圍生期進行產婦護理干預,致力于鍛煉新生兒吸吮吞咽能力、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新生兒免疫力、保護新生兒腸道和促進排出胎便、減少產后出血、增進母子感情[8]。在現代產科醫療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陰道試產監護技術完善,安全性更高。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分娩結局更好。
綜上所述,對首次剖宮產再次妊娠孕婦應用助產士門診護理,可以改善分娩結局,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