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鄭潔
“隔一段時間就要到市信訪局接人,舉報件、信訪件、交辦件隔三差五都要收一堆。”這是之前赤水市白云鄉平灘村的真實寫照。
如何將群眾反映、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化解,做到大事不出鄉,小事不出村?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平灘村支“兩委”在開展刀刃向內自查自省的同時,將全村模范黨員、鄉賢、“五老”以及大戶組織起來,到矛盾糾紛突出的村組,與群眾面對面“擺龍門陣”,了解群眾想法,化解群眾矛盾,聚焦問題狠抓整改落實。
立足源頭牢牢“控”訪,推動“救火”向“防火”轉變,實現訪前查、訪中查、訪后查相結合,對重大矛盾糾紛化解嚴格實行“三個一”機制(即落實一個化解員,組成一個調處團隊,制訂一套解決方案);搞好服務有效“減”訪,充分發揮化解員作用,轉變坐等群眾上門反映問題的現狀,切實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控制、早解決;強化責任及時“化”訪,不斷強化化解員責任意識,加大督促辦理力度,對群眾反映的糾紛,能化解的一次性給予化解,對一時不能化解的,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想辦法,直至問題解決。
“我反映了修建箱子巖至巖角700余米產業公路,通過‘百姓龍門陣’和村支‘兩委’多方努力,這條路在2018年底就完工了,村民出行和竹原料外運的問題得到解決。”問題解決了,心里舒坦了,平灘村蒿枝組村民劉明武高興地為村干部點贊。

赤水市委宣傳部赤水市官渡鎮漁灣村黨支部組織群眾開院壩會。
干部工作作風轉變了,群眾也從之前開會不敢說、胡亂說到后來大膽說、真心提意見,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2019年以來,平灘村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56條,且已實現百分之百落實。召開群眾意見征求會20余場次,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以群眾為主體的農民運動會、豐收節活動,讓群眾體會幸福生活。加大對群眾的感恩教育,通過給群眾算收入賬、變化賬、感恩賬,引導群眾牢記黨恩。
平灘村以矛盾糾紛化解為突破點,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實現了矛盾糾紛發生率和信訪上訪量“雙下降”,村黨組織2019年被赤水市委評為紅旗黨支部。
平灘村的轉變是貴州高度重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的典型之一。
2019年以來,全省各級黨組織把整頓工作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過程、重要機制、重要抓手,做到經常抓、反復抓、深入抓,不斷建強基層組織,集中用力、合力整治、共同推動,大抓基層、大抓支部,既注重解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問題,又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規范了村支“兩委”運行規則,完善凈化了農村干部隊伍,農村崇尚法治、尊重科學的新風尚逐漸形成,群眾全心向黨、感恩前行的內生動力有效激發,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提供堅強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