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刁紅亮,劉捃,紀思源
(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新疆 克拉瑪依)
腹股溝疝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外科疾病,其主要指人體內臟通過腹股溝缺損處向外突出的癥狀,該疾病病發極易導致患者出現消化系統紊亂、泌尿功能下降等病癥,以此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據相關醫學數據統計得知,近年腹股溝疝病發率與日俱增,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本文通過對腹股溝疝修補術中應用改良型疝氣固定帶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探討,意在為提高該疾病臨床治愈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86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43 例患者,其中研究組患者年齡34~63 歲,平均(45.6±4.6)歲,平均體重(61.5±3.7)kg,男性33 例,女性10 例。對比組患者年齡35~65 歲,平均(45.5±4.5)歲,平均體重(61.3±4.2)kg,男性33 例,女性1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成人腹股溝疝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心臟、肝腎等內器官疾病者。(2)患有惡性腫瘤者。(3)患有免疫功能疾病者。(4)手術耐受性低于正常水平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隨后給予不同的術區加壓操作。對比組行傳統術區加壓治療,依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沙袋質量,隨后將其包裹于毛巾中,并置于患者術區。此外,男性患者追加陰囊墊高操作。研究組行改良后固定帶加壓治療,在患者腹股溝處放置專用可拆卸加壓包,加壓包制作為拉鏈式。依據患者手術情況調整沙袋質量,隨后將其置于加壓包內,當患者出現傷口疼痛癥狀時,可將冷敷包置于加壓包內。此外,男性患者追加陰囊墊高操作,使用橢圓形綿枕,將其置于患者陰囊下后將兩端分別固定在疝氣帶恥骨處。
觀察兩組患者遵從性和固定性,遵從性和固定性通過臨床觀察和臨床治療后評價的方式展開統計。觀察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疼痛評分,其中滿意度評分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90 分以上為滿意,60~89 分為一般,59 分及以下為不滿意。疼痛評分參考VAS,以1~3 分為輕微疼痛,4~6 分為中度疼痛,7 分以上為重度疼痛。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以P<0.05 為準,說明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統計得知,研究組固定性和遵從性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固定性和遵從性對比[n(%)]
經過治療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疼痛評分均優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疼痛評分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分和疼痛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 滿意度評分 疼痛度評分研究組 43 96.4±2.9 0.8±0.2對比組 43 71.3±4.2 1.7±0.7 t 32.248 8.106 P 0.001 0.001
腹股溝疝作為病發率較高的外科疾病,其主要病發群體為男性,此外小兒溝疝病發率也較高[1]。該疾病病因頗為駁雜,據大量醫學數據統計得知,先天鞘突鎖閉異常、腹壁薄、肌肉萎縮、便秘等均易導致病發,患者臨床癥狀多表現為腹部包塊[2],隨著該疾病的推移,患者還可能出現泌尿困難等癥狀[3]。目前針對該疾病的治療方案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主要用于輕癥患者,而重癥患者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通常能夠得到明顯的改善,治愈性較高[4]。
對腹股溝疝患者行腹股溝疝修補術后,患者會出現術區出血、積液等手術不良反應,針對這類情況,臨床通常采用加壓固定的方式防止一系列并發癥發生。而傳統的術區加壓固定操作,通過使用毛巾包裹沙袋的方式進行術區加壓,其穩定性較差,隨著患者的活動,沙袋容易滑落。此外這種沙袋加壓方式的使用,還會限制患者活動,造成患者不適感,進一步影響患者的遵從性[5-7]。此次研究提出的改良疝氣固定帶,通過使用可拆卸拉鏈式加壓包,能提高患者遵從性,患者在接受改良固定帶治療時,不會出現不適感,且其發揮的治療效果遠高于常規的術區加壓治療。在臨床實驗中發現,改良疝氣固定帶的使用,能降低患者術區出血率和積液率,在規避大量并發癥的同時,還有利于患者術區傷口的愈合,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8-9]。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疝氣固定帶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術后不同時期的疼痛評分均優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表示疝氣固定帶的使用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患者疼痛感。
綜上所述,在腹股溝疝修補術后給予患者改良型疝氣固定帶治療,能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減少患者術后疼痛感,避免大量并發癥的發生,以此不僅利于患者康復治療效率的提升,還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