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力達爾·加馬力
(新疆新和縣人民醫院 婦產科,新疆 新和)
臨床上卵巢囊腫分為惡性和良性兩大類,惡性卵巢囊腫相較于良性對婦女的身體傷害更為嚴重,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研究發現,卵巢囊腫在早期階段屬于良性腫瘤,如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能夠全面清除病灶且徹底康復[1]。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腹腔鏡手術被廣泛應用,并逐漸應用于卵巢囊腫的治療當中。本文將對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良性卵巢囊腫的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以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2 例良性卵巢囊腫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過婦科檢查確診為良性卵巢囊腫,并排除了有腎臟疾病、其他器官腫瘤等情況。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1 例,其中年齡最小21 歲,最大48 歲,平均(35.2±3.5)歲;實驗組21例,其中年齡最小20 歲,最大50 歲,平均(36.1±3.2)歲。此次研究內容患者完全知情并簽署協議書,兩組患者在年齡、癥狀等基礎信息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傳統開腹手術,術前實施連續硬膜外麻醉,然后根據傳統開腹手術規范流程進行手術,實現囊腫的剝離和切除。術后給予常規消毒措施預防感染發生,手術結束1 d 后拔除導尿管[2]。
實驗組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具體流程為術前給予患者全身麻醉,麻醉后將患者體位擺放為仰臥狀態呈頭低腳高,選取患者臍輪的上部或者下部進行氣腹針穿刺,穿刺成功后向患者腹部注入劑量適中的二氧化碳實現氣腹效果,腹部的壓力范圍保持在1.5~1.7 kPa[3]。然后將腹腔鏡放置在直徑為1 cm 的套管中,并穿刺腹部,在左側下腹部置入1 cm 的套管,在右側下腹部置入5 mm 的套管作為操作孔[4]。醫生根據患者囊腫形態以及患者腹腔、盆腔的情況進行囊腫剝離和附件切除,手術結束后同時給予嚴格的消毒措施避免感染,術后1 d 可拔除導尿管[5]。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術后相關指標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調查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從無效、有效、痊愈3 個等級進行統計,無效標準為手術后良性腫瘤清理不夠徹底,疾病癥狀仍然存在;有效標準為手術后良性腫瘤基本切除,疾病癥狀明顯好轉;痊愈標準為手術后良性腫瘤徹底清除,疾病癥狀完全消失。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實驗組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
排氣時間(d)對照組 21 74.6±9.2 125.6±33.1 7.6±1.3 2.9±1.4實驗組 21 64.8±7.2 78.3±15.3 5.1±0.5 1.1±0.2 t 3.844 3.863 8.225 5.833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出血量(mL)住院時間(d)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患者對于手術中的舒適要求越來越高,腹腔鏡微創手術被廣泛的應用。該手術實質是借助光源和攝像系統在患者腹腔內直接進行器械操作的手術方法,能夠避免傳統開腹手術將腹部器官長時間暴露在外,增加感染的風險,同時減少對器官的人為傷害,抑制術后并發癥的出現[6]。通過攝像頭可以提供高倍數的視野,醫生能更直觀清晰地觀察病灶,有利于徹底清理病灶。尤其是對于存在子宮肌瘤、盆腔粘連情況的患者,采用雙極電凝相較于單極電凝能夠減少擊傷的風險[7]。臨床認為腫瘤直徑小于10 cm,囊腫囊壁光滑等情況實施腹腔鏡手術安全性更好,惡性卵巢囊腫在手術中如果刺破囊腫,液體流入盆腔后,一定程度會引發腫瘤細胞的擴散。腹腔鏡微創手術中需要醫生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若出現囊腫破裂、囊液溢出等情況,會造成患者出現化學性腹膜炎,增加術后并發癥的風險[8]。所以在手術過程中遇到腫瘤體積較大,無法進行有效剝離的,可將囊液抽取后再試試剝離;同時手術過程中做好應急措施,當出現囊液溢出時,立即抬高患者胸部擺放為平臥體位,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
從研究結果看出,實驗組在術中、術后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手術在卵巢囊腫手術中出血量低、手術時間短,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低于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造成的創口小,減輕了患者疼痛,術后僅需基本的恢復藥物,加快了術后恢復,減少住院時間。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證實了良性卵巢腫瘤采用腹腔鏡微創手術促進患者的康復,安全性較高,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效果更明顯。
綜上所述,良性卵巢囊腫若采取有效方法能夠徹底治愈,而腹腔鏡微創手術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較短,加快術后恢復,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