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匯
(懷來縣醫院,河北 張家口)
急腹癥主要指的是患者盆腔、腹腔內以及腹膜后臟器與組織產生病理的急劇變化,因而發生以腹部為主要癥狀與體征,并且伴隨全身反應產生的臨床綜合征[1]。急腹癥產生原因包括腹腔臟器感染與出血、空腔臟器穿孔與梗阻、血管病變及絞窄等因素。最先發生急腹癥的部位多為病變的原發部位[2]。比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最先發生在上腹部,在穿孔后消化液逐漸向下腹流動,腹痛隨之擴展到下腹以及全腹部[3]。本文通過對我院88 例急腹癥患者的觀察研究,探討急腹癥早期臨床診斷方法及急診處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17 年8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88 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早期臨床診斷方法及急診處理措施。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已進行有關檢查,全部患者均表現出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并伴有牽涉痛,存在彌漫性或者局限性腹膜炎體征,醫生確診為急腹癥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患者愿意配合治療。排除標準:患者伴有嚴重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發癥;手術禁忌證患者。急腹癥患者中男性48 例,女性40 例,年齡24~62 歲,平均(35.56±2.26)歲。88 例急腹癥患者經手術證實:梗阻性急腹癥患者16 例、炎癥性急腹癥患者44 例、出血性急腹癥患者18 例以及混合性急腹癥患者10 例。我院所有急腹癥患者對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批準研究。
早期臨床診斷方法:全部患者均進行早期診斷,診斷方式主要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診斷性腹腔穿刺和輔助檢查等方式。病史采集信息包括個人史、既往史、家族史與手術史等,特別注意應細致詢問患者腹痛的原因、時間、類型與程度等,盡量詳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體格檢查時需注意主要檢查患者有無強迫體位、精神狀況與生命體征等方面。全方位檢查患者的腹部,主要檢查方式為視診、叩診、觸診與聽診,檢查后進行多次反復對比。視診:仔細檢查患者的腹部和腹股溝部位是否有腸型、腸蠕動波與包塊等出現;叩診:時刻注意肝濁音界與移動性濁音;觸診:從腹部無痛區域開始檢查,疼痛處需檢查是否有包塊和腹膜刺激征發生;聽診:腸聲音亢進主要為急性腸炎與機械性腸梗阻等。診斷性腹腔穿刺:指導患者取合理體位,充分暴露患者的腹部,選擇臍和右側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 處為穿刺點,局部叩診呈濁音。輔助檢查:使用尿常規、便常規、血常規、血尿淀粉酶與腹腔穿刺液等方式檢查,以及采用B 超、X 線片與CT 等影像學檢查。
急診處理措施:急診處理原則里搶救生命是第一原則,患者的疾病一旦得到確診,指導患者取合理體位,及時采取解痙、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補液、營養以及飲食控制等常規措施,堅持快準穩的處理原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腹腔鏡手術或者開腹手術進行治療。
記錄88 例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及急診處理有效率。其中患者的急診處理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具體方式如下:(1)顯效:患者經治療后,腹痛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2)有效:患者經治療后,腹痛癥狀有一定程度的好轉;(3)無效:患者經治療后,腹痛癥狀無改善甚至逐漸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颊叩脑缙谂R床診斷情況主要包括炎性急腹癥、出血性急腹癥、梗阻性急腹癥以及混合性急腹癥等。
將得出的急腹癥患者數據使用SPSS 17.0 軟件進行針對性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88 例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的分析,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為97.73%,見表1。

表1 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比較(n, %)
通過對88 例患者的急診處理有效率進行分析,其中顯效49 例、有效29 例、無效10 例,患者的急診處理有效率為88.64%。
急腹癥主要包括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膽道感染及膽石癥、急性腸梗阻、腹部外傷、急性胰腺炎、異位妊娠破裂和泌尿系結石等疾病[4]。急腹癥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病情危重等特點,在初步篩查后配合必要的輔助檢查,盡快確診。一旦急腹癥在早期診斷出現失誤或急診處理措施有誤,均可能導致患者身體出現巨大的損傷,嚴重的情況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5]。因此,研究急腹癥早期臨床診斷方法及急診處理措施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但能夠穩定患者的病情,也能有效地提高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診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針對急腹癥進行早期臨床診斷是非常必要的,診斷方式主要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診斷性腹腔穿刺和輔助檢查等方式[7]。首先應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盡量詳細了解患者的疾病情況。后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主要檢查患者有無強迫體位、精神狀況與生命體征等方面。使用視診、叩診、觸診與聽診等方式全方位檢查患者的腹部。醫師需要對患者的腹痛原因、性質、程度和部位進行細致了解,根據上述方式對疾病進行初步篩查,盡快確診并采取相應的急診處理措施。
急診處理的時機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危重患者,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措施能夠挽救患者生命,患者一旦延誤診斷可能會形成不可逆的損傷。患者的疾病在確診后盡快進行急診處理,指導患者取合理體位,及時采取解痙、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補液、營養以及飲食控制等常規措施,堅持快準穩的處理原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腹腔鏡手術或者開腹手術進行治療。
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88 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88 例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與急診處理有效率的分析,患者的早期臨床診斷正確率為97.73%,患者的急診處理有效率為88.64%。
研究結果表示,急腹癥的早期診斷多采用體格檢查、病史采集和輔助檢查等方式相結合進行診斷,急診處理時需遵循快準穩原則,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8]。探討急腹癥早期臨床診斷方法及急診處理措施,值得臨床推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