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軍,李毓敏,侯漫
(四川省蒼溪縣中醫院 肛腸科,四川 蒼溪)
復雜性肛瘺主要指患者內口或外口≥2 個,瘺管、盲管≥2 個。復雜性肛瘺無法自愈,臨床主要實施藥物治療、手術療法[1-2]。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可導致患者肛門直腸周圍出現環狀條索,導致患者肛門閉合、舒張受到影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4]。隨著中醫技術的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法開始在肛瘺治療中得到應用。我院就中西醫結合治療法在復雜性肛瘺中的療效以及預后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納入的復雜性肛瘺患者均選自2009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患者,抽選量為300 例,抽選對象均通過研究歸入、排除標準。其中150 例組成參照組,施予常規西醫治療;余下150 例組成觀察組,施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參照組男性76 例,女性74 例。年齡15~75 歲,平均(57.21±0.21)歲。觀察組男性80 例,女性70 例。年齡17~72 歲,平均(56.20±0.51)歲。納入對象的信息資料經上傳處理,計算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肛門指撿、MRI 檢查均確診為復雜性肛瘺;患者對麻醉藥物、研究藥物無過敏;患者、患者家屬知情且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血壓高于或低于基礎水平25%的患者、空腹血糖≥11.1 mol/L、心肺功能障礙;患者為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參照組患者施予手術治療,方法如下:碘伏消毒,局麻,擴肛,確定內口和瘺管走行,低位復雜性肛瘺者從外口開始沿瘺管走行切開瘺管至內口。高位復雜性肛瘺者自外口切至肛直環處掛線。管道,膿腔徹底搔刮,清除分支瘺道。沖洗傷口后延長引流口,要求肛管內傷口小,外部傷口大,保持引流通暢。引流口放置明膠海綿條和凡士林紗條,外用塔形紗布壓迫,膠布固定。排便后應用溫水清洗肛門。觀察組患者施予中西醫結合治療,手術方法同前。術后根據患者情況辨證分型內服中藥。(1)濕熱下注型治宜清熱解毒,除濕消腫。用萆薢滲濕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2)熱毒蘊結型治宜清熱解毒,透膿托毒。用仙方活命飲加減。(3)陰虛夾濕型治宜養陰托毒,清熱利濕。用青蒿鱉甲湯加減。(4)氣血兩虛型治宜補益氣血,托里生肌。用十全大補湯加減。患者便后以苦參湯煎煮取汁1000 mL 熏洗坐浴,每次半小時。兩組患者持續治療14 d。
(1)效果顯著:依據相應方案醫治后,患者因疾病誘發的癥狀以及體征均消退,創口愈合;(2)效果良好:依據相應方案醫治后,患者因疾病誘發的癥狀以及體征緩解,創口未完全愈合;(3)效果不良:依據相應方案醫治后,患者因疾病誘發的癥狀以及體征變化不大。整體療效=效果顯著+效果良好。
患者均接受癥狀計分,評估癥狀包括疼痛、瘙癢、流膿等,依據癥狀程度進行計分,無癥狀計為0 分,輕度計為1 分,中度計為2 分,重度計為3 分。
對患者的肛門動力學指標予以評測,包括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肛管最大收縮時間,并對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記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統計工作使用SPSS 15.0 計算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以P<0.05 為準,說明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癥狀積分比較
組別 例數 疼痛 瘙癢 流膿觀察組 150 0.34±0.21 0.33±0.07 0.41±0.12參照組 150 1.42±0.18 1.52±0.10 1.57±0.24 P<0.05 <0.05 <0.05
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肛門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肛門動力學指標比較
肛管最大收縮時間(s)觀察組 150 2.23±0.21 13.78±0.24 13.87±0.91 39.23±0.19參照組 150 3.22±0.19 15.88±0.19 13.02±0.18 37.02±0.11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直腸靜息壓(kPa)肛管靜息壓(kPa)肛管最大收縮壓(kPa)
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n, %)
復雜性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之一,指患者內口或外口≥2個,瘺管、盲管≥2 個的一類肛瘺。相比單純肛瘺,復雜性肛瘺的處理難度較大,容易復發,且可影響患者排便控制,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5-6]。
復雜性肛瘺的手術療法為切開掛線術,該術式對患者肛直環造成影響較小,術后不會導致患者排便異常,然而單用西醫手術進行治療,術后疼痛明顯,對患者術后恢復造成影響[7-8]。因此我院同時結合中醫療法進行干預。中醫認為肛漏主要因熱、濕、血瘀交結引起,需要從清瀉濕熱、活血化瘀方面入手。我院根據患者體質類型辨證使用中藥湯劑內服或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或清熱解毒,透膿托毒、或養陰托毒,清熱利濕、或補益氣血,托里生肌。外用苦參湯熏洗,通過對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實現疏通經絡、調節經氣達到了滿意的療效。通過對治療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我院研究得出,觀察組的整體療效較參照組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癥狀積分較參照組更低,P<0.05 有統計學意義。肛門動力學指標評測顯示觀察組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較參照組更低,肛管最大收縮壓、肛管最長收縮時間較參照組更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并發癥發生情況較參照組更低,P<0.05,有統計學意義。可見,相比單純西醫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術后疼痛以及并發癥的發生,保護肛門功能,縮短住院時長,提高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對復雜性肛瘺患者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患者疾病癥狀、肛門動力學指標改善有積極意義,且并發癥少,經濟價值更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