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波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務分公司 天津300452)
天外天C至CEP平臺海底混輸管道位于中國上海東南方向450 km 的東海大陸架上,由海底管道和連接海洋平臺垂直立管組成。通過對海底管道清管作業中有關內容進行模擬計算,利用計算結論為該海底管道清管作業提供參考。
該海底混輸管道是將天外天C平臺上的天然氣及原油輸送至天外天CEP平臺,在CEP平臺進行油氣處理后,再通過登陸管道輸送至終端,主要設計數據見表1。

表1海底混輸管道參數設計表Tab.1 Parameter design of offshore mixed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為了確保清出海管內的積液雜質,選用聚氨酯泡沫球,其密度80~120 kg/m3,球體過盈量設為3%[1]。球體通過能力很強,很容易越過塊狀物體及管道變形部位,既可以避免在海管中發生卡堵,又可以有效地將管道內的積液等清出。
該混輸管道內徑384.2 mm,過盈量取3%,則清管球直徑為395.7 mm。
海管運行工況如表2所示。

表2海管參數設定表Tab.2 Parameter setting of offshore pipeline
2.2.1 海管進口壓力
由圖1可知,模擬計算所得海管進口壓力為4.23 MPa,略小于實際海管進口壓力4.3 MPa,但仍接近實際海管進口壓力,模擬較符合實際情況。

圖1壓力迭代時間曲線圖Fig.1 Pressure iteration time curve
2.2.2 海管出口溫度
由圖2可知,模擬計算所得海管出口溫度為15.1 ℃,略高于于實際運行溫度14.1 ℃,但仍接近實際海管出口溫度。模擬較符合實際情況。

圖2溫度迭代曲線圖Fig.2 Temperature iteration curve
2.2.3 管道積液量
由圖3可知,管線穩定運行時,管線內的積液量為82.8 m3。

圖3積液量溫度迭代曲線圖Fig.3 Iterative curve of liquid volume and temperature
2.2.4 管道出口油流量
由圖4可知,管線穩定運行時,管線出口的油流量為183.5 m3/d。

圖4 油流量迭代曲線圖Fig.4 Oil flow iteration curve
①計算得到管道進口壓力是4.23 MPa,比實際管道進口壓力4.3 MPa 小,但仍接近實際海管進口壓力。模擬計算所得海管出口溫度為15.1℃,略高于實際運行溫度14.1℃,但仍接近實際海管出口溫度。模擬較符合實際情況。
② 海管穩定運行時,管線內的積液量為82.8 m3。
③ 海管穩定運行時,管線出口的油流量為183.5 m3/d。
海管中的氣體組分(體積分數)如表3所示。
海管中水合物生成分析如圖5所示。從運行工況獲知,管道壓力區間3.5~4 MPa,溫度區間11~27 ℃。壓力溫度區間在圖5中繪出,得到黑色方框區,位于水合物生成范圍,可以得出該海管在極端條件下運行時可能有水合物生成,建議清管時注入一定量的甲醇或乙二醇。

表3 氣體組分模擬含量表Tab.3 Simulated content of gas components

圖5 水合物生成分析圖Fig.5 Hydrate formation analysis
甲醇注入量由在水中所需的抑制劑量、氣體損失和輕烴溶解損失確定。
3.3.1 水中所需量
要使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溫度降達到7 ℃,所需甲醇在水溶液中的最低濃度:

式中:CMeOH為甲醇在水溶液中濃度,mol%;△t 為海管進出口溫度差,℃;M 為甲醇的質量,kg;K 為甲醇在輕烴中的溶解質量百分比。
則所需的甲醇質量:MMeOH=96.02 kg
即:體積量VMeOH=0.12 m3
3.3.2 氣體損失量

式中:a 為甲醇的氣液平衡系數,一般為1 ×10-5~4 ×10-5kg/m3;Mg為氣相中抑制劑的質量,kg;Vgas為天然氣體積,N m3;
則所需的甲醇質量:MMeOH=707.46 kg
即:體積量VMeOH=0.88 m3。
3.3.3 輕烴損失

式中:K 為甲醇在輕烴中的溶解質量百分比,取0.5%;Ml 為溶解在輕烴中的甲醇質量,kg;Vl 為凝析烴體積,m3。
則所需的甲醇質量:MMeOH=714 kg
即:體積量VMeOH=0.897 m3
以上3項甲醇用量和為1.90 m3/d。
乙二醇氣相損失和在液烴內的溶解度較小,可以忽略,因此僅需計算在水中的溶解量。要使天然氣水合物形成溫度降到7 ℃,所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最低濃度:

式中:CMeOH為甲醇在水溶液中濃度,mol%;△t 為海管進出口溫度差,℃;M 為甲醇的質量,kg;K 為甲醇在輕烴中的溶解質量百分比。
取乙二醇的最低濃度50%,則所需的乙二醇質量:MMEG=556 kg,即體積量VMEG=0.50 m3。因此為了防止水合物的形成,每日需要注入的乙二醇用量為0.50 m3。
為了防止水合物的形成,若采用甲醇,每日注入量為1.9 m3;若采用乙二醇,則每日注入量為0.5 m3。
由圖6可知,在清管球行進過程中,海管進口的壓力平穩;當積液到達立管后,立管內流體壓力逐漸增大,球體速度將減小為0 m/s,氣體在球體后使壓力急劇增大,導致海管進口壓力增大;當球體前后壓差達到一定范圍,球體運行變快,積液開始流出管道,立管內流體壓力逐步降低,球體前后壓差逐漸變大,球體運行加快,積液排量達到最大值,海管進口壓力開始降低;當通球完成后,因為排出了管道內積液,使得流體輸送的摩阻減小,提高了輸送效率,海管兩端壓差比清管前低,即海管進口壓力低于清管前進口壓力;清管后隨著海管恢復到清管前狀態,海管進口壓力又將逐漸增加到清管前壓力。
由圖7可知,整個清管過程所用時間2.11 h;清管球正常行進時平均速度約2.9 m/s,當清管段塞運行到立管部分后,球體速度減小為0 m/s;當球體前后壓差達到一定范圍時,球體運行變快,隨著段塞流的清出,海管立管內壓力逐漸降低,球體前后壓差變大,球體加速進入收球端[2-3]。

圖6 海管進口壓力分析圖Fig.6 Analysis diagram of offshore pipeline inlet pressure

圖7 清管球運行曲線圖Fig.7 Pigging operation curve
由圖8可知,終端產生的段塞量76.19 m3;段塞排放時間5.63 min,則段塞平均流量為13.53 m3/min。

圖8段塞流量分析圖Fig.8 Flow analysis chart
由圖9可知,管線穩定運行時,管線內的積液量為82.80 m3,清管后海管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所需的時間14.99 h。

圖9 管道滯液量分析圖Fig.9 Analysis diagram of pipeline liquid holdup
對天外天C平臺至CEP平臺海底混輸管道工況數據進行模擬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①海管穩定運行時,管線內的積液量為82.8 m3。
②海管內可能會形成水合物,清管前可以先向海管內注入甲醇1.9 m3/d,或注入乙二醇0.5 m3/d。
③清管球正常行進時平均速度約2.9 m/s,清管過程所用時間2.11 h。
④清管產生的段塞量為76.19 m3,排放時間為5.63 min,平均流量為13.53 m3/min。
⑤清管后海管恢復到原來狀態所需的時間為14.99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