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也針對信息化時代的要求,不斷改進與完善自身的工作,保證自身能在單位的發展中做出更大貢獻。核算工作是會計基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規范化管理創新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財務管理信息化要求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改善措施展開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問題及改善措施;財務管理信息化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下會計核算的要求
進入信息化時代,事業單位也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單位財務核算工作中,從而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單位財務核算質量。財務管理信息化下,對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1]:
第一,保證財務數據真實性。財務數據真實性是保證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質量的重要因素。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多重視對數據的管理工作,而對于數據的審核,保證數據真實性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第二,保證財務數據核算流程規范化。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實施,財務核算工作與傳統核算工作有較大區別,需要人們根據現實情況對財務核算流程進行改進與優化,保證核算工作更有效率與質量,能在單位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保證財務數據透明度,其是提升單位財務數據管理質量的重要手段。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下會計核算現存問題
1.核算流程不規范
核算流程是保證事業單位核算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進入信息化時代事業單位也積極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單位財務核算工作過程中。由于事業單位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財務核算的時間并不長,各方面的制度也不太完善,造成事業單位在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財務數據核算的過程中,核算流程依舊采取傳統財務數據核算流程,利用計算機對簡單的人工財務數據核算工作進行模擬,導致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在單位財務核算工作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單位需要根據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優化單位信息核算流程,提升單位財務數據核算質量。
2.信息化平臺監管不完善
事業單位監管質量是保證單位制度有效實施,以及提升單位數據獲取質量的重要因素。而現階段事業單位實施信息化管理的時間并不長,造成事業單位在信息化平臺的發展過程中,多數重視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公布等數據處理工作,而對于信息化平臺的監管則重視程度較低。
3.信息化平臺核算結果共享程度不高,反饋質量較低
事業單位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單位財務數據核算質量過程中需要將核算結果進行公布才能保證單位職員根據核算的結果找出核算中的不足,并依靠反饋平臺對單位核算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建議以及意見。而現階段事業單位信息化平臺核算結果共享程度較差,主要表現在事業單位對核算數據進行公布的過程中多數對核算的匯總結果進行公布,單位員工無法獲知核算的具體信息,也無法根據核算的具體信息進行反饋。
4.單位財務數據核算與預算管理分離
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是為保證單位發展更加具有科學性,也能朝著既定目標有序發展。而事業單位在這個過程中,對資金的預算深入到單位發展的各個環節,較為細致。在無外界環境的干擾下,單位的預算結果與核算結果應十分接近,兩者之間能夠相互制約、相互發展。但在現實情況下,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管理以及核算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將兩者進行分開管理,財務核算與財務預算分離。
5.財務數據審核不到位
財務數據的審核質量是決定財務核算數據真實性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中,重視信息的處理效率而對信息真實性的考核程度較低,難以保證單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2]。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下會計核算規范化改善措施
1.規范化核算流程
規范化核算流程,需要保證事業單位核算流程能夠更加符合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并且符合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優化事業單位核算流程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優化單位財務數據分類分層管理質量,保證單位可以根據單位財務數據的不同進行準確分類,保證財務數據提供者能根據更加詳細的數據分類要求對數據進行提交。提升單位數據提交以及管理效率,也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單位可以更加準確地根據數據的分類進行數據核算,提升單位數據核算效率。第二,提升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手段,保證單位財務管理人員依靠信息化手段快速對單位數據進行核算,提升單位數據核算質量。第三,核算流程需要有主次之分,保證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在進行財務核算的過程中緊抓核算要點,提升單位核算效率。
2.提升信息化平臺監管質量
提升信息化平臺監管質量,是保證財務管理人員核算數據質量的重要因素。事業單位在提升自身信息化平臺監管質量的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財務數據分級管理。事業單位對自身的財務數據進行分級以及分層,不同級別、不同層級的員工需要定時對財務數據進行提交,從而保證單位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對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第二,建立數據對照平臺,保證單位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將實時數據與以往數據,以及市場實際數據進行實時對照,從而找出異常數據,并及時進行調查與驗證,從而在較大程度上保證數據監管質量。
3.提升信息化平臺核算數據共享質量,提升核算數據質量
提升信息化平臺核算數據共享質量,是保證核算數據準確性的重要手段。針對現階段核算數據共享現狀,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提升核算數據共享質量。第一,實行分級核算數據公布平臺。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將核算數據進行分級處理,將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數據在網上數據平臺公布。保證單位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財務核算數據進行查找與驗證,并對問題數據及時進行反饋。保證單位財務管理人員能及時根據反饋信息對核算數據進行驗證與修正,提升財務管理人員財務核算質量。第二,提升單位對反饋的重視程度,并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鼓勵單位員工積極對單位核算數據進行驗證。保證單位員工更加重視核算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核算數據的驗證中。
4.建立預算數據核算數據對照平臺
建立單位預算數據與核算數據對照平臺,是保證單位財務預算與單位財務核算相互促進、相互完善的重要手段。事業單位在將單位財務預算數據與單位財務核算數據進行對比的過程中,財務預算可從財務核算數據中找出單位預算中的不足,并根據數據完善自身預算管理,提升單位預算管理質量。而單位核算可根據預算數據對自身進行分析,找出自身核算數據異常點,針對異常點進行分析,判斷出單位財務核算中的不足,并根據數據進行改進,提升單位核算質量。單位將自身財務核算數據與單位財務預算數據進行對比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分層對比,并盡可能保證核算數據與預算數據之間的一一對比,保證單位能從單位發展的各個環節分析自身預算與核算中的不足,提升預算與核算質量[3]。
5.建立網上原始數據庫,提升數據審核質量
建立網上原始數據庫,保證數據核算有據可依,從而提升數據審核質量與單位核算數據真實性與可靠性。單位在建立網上原始數據庫、提升數據審核質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原始數據的圖片、視頻、音頻、文檔等方面資料盡可能進行詳細的數據記錄,保證財務管理人員能根據原始數據對需核算數據進行快速審核,保證財務管理人員在進行核算過程中發現異常數據時,能夠更快更及時地利用計算機技術找尋原始數據。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程度加深,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單位財務核算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單位財務數據核算的質量以及效率,但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單位核算工作中的時間不長,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人們不斷進行探索與完善,從而保證財務管理信息化下,事業單位財務核算能為單位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周宇靖.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1):127-128.
[2]佟文霞. 淺談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N]. 中國建材報,2018-03-21(003).
[3]費愛紅.解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