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銀行客戶對網點服務的需求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客戶的需求在朝著多樣化的方向轉變,金融行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折射出傳統銀行業存在的問題,銀行在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也在尋求突破和轉型,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討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銀行網點數字化轉型策略。
關鍵詞: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
金融科技從字面意義上可理解為在傳統金融行業中嵌入科技手段對其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達到提高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國際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將其定義為:科技為金融業帶來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和產品,從而影響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滋生了全新的產品形態和用戶需求,諸多新型的金融業態也應運而生,隨之改變的是整個金融行業的生態格局。互聯網金融企業憑借其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和靈活的經營方式,在支付結算、網絡理財貸款等方面迅速崛起;而國內商業銀行由于進場時間晚初期參與度低,再加上系統開發、產品創新、客戶關系管理等方面的反應速度明顯落后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因此,如何在這股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對全行的發展戰略和轉型方向進行部署,并予以盡快落實,對商業銀行而言十分緊迫和必要。
營業網點不僅是銀行經營的基礎渠道,也是其響應客戶需求的觸角,更形象地說,營業網點是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窗口”,同時也是展示金融科技應用的“窗口”,通過銀行的營業網點,客戶可以直觀感受和體驗到銀行轉型升級后的新“應用場景”。在銀行網點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助力,金融科技可以推動銀行的物理網點朝著更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綜合化的方向大步邁進。
一、銀行網點數字化轉型背景
當今社會,銀行客戶對網點服務的需求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客戶的需求在朝著多樣化的方向轉變,而傳統的銀行服務已無法跟上步伐,必須在基礎設施、業務流程、金融產品和運營管理等各個方面都進行創新變革,以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益。在這一時代浪潮中,銀行的業務受到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挑戰,線上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挑戰,線下業務受到了銀行業產品同質化的競爭,為了適應當前銀行業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各大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尋求物理網點的轉型之路。
二、金融科技助力打造智慧銀行網點
1.利用金融科技賦能智能化客戶服務
銀行網點的數字化轉型并非只是各類“高精尖”技術的簡單疊加應用,而是將金融科技的革新理念與客戶個性化、差異化的金融需求相匹配,面向客戶體驗設計智能化金融產品。首先,用智能設備部分或全部替代人工,智能設備具體包括智能交易設備、智能引導設備、智能展示設備等,通過這些設備的運用極大地縮短了客戶的業務辦理時間,改善客戶體驗;其次,網點人員在與客戶的溝通營銷過程中可借助系統內嵌的大數據智能識別功能,獲得一些基礎信息和建議,以合理的方式推薦客戶合適的產品,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留住客戶;第三,借助智能客服,實現降本增效;智能客服不僅能夠及時解答用戶疑惑,緩解人工客服經常占線的問題,增強用戶滿意度,而且還可以自動過濾通用疑問,降低銀行人工成本。
2.大數據助力線上線下一體化協作平臺的運行
大數據作為現代公司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對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驅動作用越發凸顯。依靠商業銀行過往客戶交易數據的沉淀,對其進行分析可以跟蹤和解決問題:一是通過客戶在銀行的信用、交易等行為數據,可以生成用戶標簽,用戶在智能設備上操作可實現智能營銷從而精準獲客。二是將用戶數據嵌入員工操作系統,有助于銀行員工識別和判斷客戶,在業務辦理過程中進行精準營銷,改善服務效率。三是通過采集每天營業數據對網點客流、柜面業務量進行監控和分析,網點負責人可據此優化網點各時段各區塊的人員配備。
3.金融科技助力銀行線上移動平臺和實體網點的O2O聯動
傳統銀行業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相比最大的劣勢就在于實體網點成本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實體網點的運營成本大,另一方面是客戶來實體網點的成本也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將這一劣勢最小化,是商業銀行轉型過程中要思考的。
借助金融科技這一股東風,商業銀行通過引進智能設備,釋放長期被占用的人力,物理網點慢慢地向輕型化轉變;極大地減少了實體網點的運營成本。此外,隨著手機APP功能的不斷完善,很多業務可以在線上移動平臺完成操作,比如為客戶提供排隊預約和客戶業務辦理的預處理,這些線上移動平臺的操作可以跟實體網點的后臺信息進行對接,客戶在網點等候和辦理業務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傳統銀行業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不斷地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4.金融科技賦能風控系統革新
金融服務的邊界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大大拓展了,但同時各類金融風險事件也在持續升級,商業銀行在享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所帶來用戶群體增多的同時,也遭受了管理數量龐大用戶群的挑戰。銀行通過構建智能化大數據風控體系,對用戶在銀行的交易習慣和行為特征進行分析,能夠及時地識別出惡意主體和欺詐行為,及時準確地反饋用戶風險,提高貸款流程化服務的效率。
智能化大數據風控體系的構建,需要商業銀行借助金融科技的應用:首先要持續加強數據積累,夯實大數據基礎。多渠道多維度采集用戶數據,不斷整合行內各產品間的數據。除此之外,還要搜集不同來源的外部數據,以補充行內數據。
其次是要構建高效的自動監控機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利用,結合其他數據,可以實時監控貸款去向和關聯人頻繁交易等異常行為,防止出現惡意騙貸和套取現金等非法行為。最后就是要不斷完善貸后風險組合管理,對授信組合的風險表現實時評價,追蹤風險發生過程并對其實行動態管理,通過風險反饋機制,提高風控系統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各大銀行在網點數字化轉型的工作探索中,取得了較好的前期成果,各大銀行所打造的智慧網點深受業內人士和廣大客戶的認可。比如中國建設銀行借助金融科技體系,打造集成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金融科技場景應用的交互性智慧銀行。中國銀行采用人工智能和專家智慧的緊密結合,打造了天津市首家實現電子營業執照開戶場景應用的智慧銀行。工商銀行通過組建網絡金融部、建立七大創新實驗室、加快實施戰略升級、啟動智慧銀行信息系統建設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智慧銀行建設。中國農業銀行在重慶解放碑打造的DIY智慧銀行,突出“以客為尊”“以客戶為中心”用金融科技、AI技術、大數據分析重新定義新時代金融服務。交通銀行通過移動“互聯+”金融場景,打造綜合服務生態圈。郵儲銀行北京分行已建成系統內首家“無人銀行創新實驗室”,以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玲瓏路支行為代表的“智能、科技”智慧網點正在為客戶服務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從六大國有銀行的智慧銀行建設進程中,我們發現金融科技的影子無處不在,新模式運營、大數據、人工智能、金融場景這些高科技手段共同托起了智慧銀行的美好前景。對于競爭激烈的銀行業來說,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務,打造卓越的客戶體驗,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商業銀行應順應趨勢,將金融科技作為重要的戰略支點,將智慧網點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鋪設和推廣,實現全面的轉型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沙思穎,張笑.金融科技推動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J].價值工程,2019(36).
[2]陳加會,王翔.銀行業進行網點智能化轉型[J].中國郵政,2017(05).
作者簡介:
林玲(1988年—),福建莆田人,碩士,福州工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