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馮慶華 朱瑾
【摘要】目的 分析光棒聯合直接喉鏡在困難氣道患者插管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預計氣管插管困難擬行全麻患者共24例分為聯用組和常規組,聯用組聯合應用光棒以及直接喉鏡進行氣管插管,常規組僅應用直接喉鏡進行氣管插管,比較兩種插管方式的應用效果。結果 聯用組的插管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1次插管成功率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兩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光棒聯合直接喉鏡在困難氣道患者插管中的應用效果肯定。
【關鍵詞】直接喉鏡;光棒;氣管插管;困難氣道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在手術治療中,困難氣道患者較為常見,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氣管損傷、缺氧等嚴重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威脅[1]。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光棒引導下氣管插管已經得到了臨床上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旨在分析光棒聯合直接喉鏡在困難氣道患者插管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預計氣管插管困難擬行全麻患者共24例進行對照研究,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7.61±3.47)歲。將所有患者分為聯用組和常規組,每組各有12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對比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僅應用直接喉鏡進行氣管插管。在喉鏡的輔助下,將氣管導管推入到患者的氣管中。聯用組聯合應用光棒以及直接喉鏡進行氣管插管。進行麻醉誘導之前,首先應在光棒的前端涂抹潤滑劑,然后置入到氣管導管中,光棒上的燈泡與氣管前端的距離控制在5 mm左右,并彎曲氣管導管,以70°~90°為宜。進行麻醉誘導之后,借助喉鏡將光棒導管置入到患者的會厭下方位置,判斷導管前端是否已過患者的生門位置,然后對患者咽部位置的光點進行仔細觀察,如果光點位于頸部的正中線位置,同時呈現出透紅狀,可暫時固定光棒,并將氣管導管推入到患者的氣管中,抽出光棒,并通過雙肺呼吸音對導管的位置進行判斷。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氣管插管時間,并統計兩組患者的1次氣管插管成功人數,計算成功率。記錄兩組患者出現牙齒松動、咽喉痛以及口腔粘膜出血的人數,計算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9.0統計工具進行數據的統計學處理,選擇x2或者t進行數據檢驗,當P<0.05時,說明兩組間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插管時間對比
聯用組的插管時間為(31.96±3.69)s;常規組的插管時間為(67.42±6.88)s。聯用組的1次氣管插管成功人數為11例,成功率為91.67%;聯用組的1次氣管插管成功人數為6例,成功率為50%。兩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療效對比
聯用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33%,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8.33%,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在臨床麻醉中,困難氣道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其發生率為3%左右。其發生主要與患者氣道病理改變或者解剖異常存在關聯,如果管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直接喉鏡是臨床上常用的氣管插管輔助工具,能直接暴露患者的咽腔,擴大插管視野,但如果操作不當,極易損傷患者的牙齒以及口腔粘膜[2]。光棒引導氣管插管的方式具有費用低廉、操作簡便的優點,同時不會受到口腔分泌物的影響。但對于困難氣道患者來說,單獨應用光棒行氣管插管無法有效暴露聲門,因此效果相對不理想[3]。而光棒與直接喉鏡聯合應用能有效改善以上問題,通過直接喉鏡能將患者的舌體上挑,有效顯露咽腔,從而為光棒的方向調整提供更多的空間。同時在光棒引導下插管無需對牙齒著力,對口腔的刺激也相對較小。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聯用組的插管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1次插管成功率明顯高于常規組,且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兩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光棒聯合直接喉鏡在困難氣道患者插管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有效提升1次插管成功率,縮短插管時間,且安全性較高,能有效減少手術帶給患者的痛苦。
參考文獻
[1] 鐘欽文,潘英芳,謝 俊,等.帝視內窺鏡在預計有困難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7,37(1):79-81.
[2] 姚夢夏,周 穎.纖維支氣管鏡與可視喉鏡在困難氣道插管中的應用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4):146-147.
[3] 秦大兵,包鎖柱,賈宗智.改進型光棒復合清醒表麻用于困難氣道患者插管85例體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17):124-125.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