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德力格爾
【摘要】目的 探討在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中采取甲狀腺自身抗體和促甲狀腺激素診斷的效果。方法 在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患者中共選取60例,其中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有20例為A組,毒性彌漫性甲狀腺病患者有20例為B組,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有20例為C組。并在同時間選取20例健康人員作為參照組。分析4組研究對象的的TSH水平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結果 與參照組相比較,A組、B組、C組患者的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明顯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參照組相比較,A組、C組患者的TSH水平較高,B組患者的TSH水平較低,組間差異性明顯(P<0.05)。結論 在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中采取甲狀腺自身抗體和促甲狀腺激素診斷,其各項指標水平均有明顯差,可有效的鑒別和診斷甲狀腺疾病。
【關鍵詞】甲狀腺自身抗體;促甲狀腺激素;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
【中圖分類號】R5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在內分泌科甲狀腺疾病屬于多發、常見疾病,其類型主要分為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減退、毒性彌漫性甲狀腺病。甲狀腺疾病主要因自身免疫因素導致,對甲狀腺分泌功能和正常生理具有一定影響[1]。甲狀腺病變后,其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和TSH水平均有明顯變化,在臨床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診斷和鑒別中具有重要意義。現對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中采取甲狀腺自身抗體和促甲狀腺激素診斷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患者中共選取60例,其中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有20例為A組,男12例,女8例,年齡為25歲~60歲,年齡均值為(42.31±1.02)歲;毒性彌漫性甲狀腺病患者有20例為B組,男10例,女10例,年齡為24歲~60歲,年齡均值為(42.25±1.03)歲;橋本甲狀腺炎患者有20例為C組,男11例,女9例,年齡為25歲~61歲,年齡均值為(42.57±1.15)歲。并在同時間選取20例健康人員作為參照組,男14例,女6例,年齡為24歲~61歲,年齡均值為(42.64±1.32)歲。以上數據經對比無明顯差異性,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的空腹肘部靜脈血,抽血量為2~5 mL,將其放置生化管中進行檢查,以每分鐘3000轉的速度進行離心,離心時間為10~15分鐘,將血清分離待測。使用美國雅培I2000SR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校準品、配套試劑等進行檢測,使用美國伯樂質控品。由臨床經驗豐富的檢驗人員進行檢驗。
1.3 判定指標
分析4組研究對象的的TSH水平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
2 結 果
2.1 分析4組研究對象的的TSH水平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
與參照組相比較,A組、B組、C組患者的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明顯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參照組相比較,A組、C組患者的TSH水平較高,B組患者的TSH水平較低,組間差異性明顯(P<0.05)。見表1。
3 討 論
甲狀腺是最大的內分泌腺,其具有調節機體代謝功能、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多種疾病、多種因素均是因甲狀腺病變導致,對機體代謝和分泌功能造成影響。甲狀腺疾病的病理、病因較多,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疾病其體征、臨床表現均不同[2]。TSH是促甲狀腺生長激素,其由腺垂體分泌,對中樞系統具有調節作用,對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和生產具有刺激作用。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具有較大變化,甲狀腺球蛋白是甲狀腺濾泡內膠質的主要物質,正常情況其含量較少,其可使機體產生抗體。
綜上所述,在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中,其TSH水平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均不同,其可作為甲狀腺疾病診斷和鑒別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陳曉軍,宋全超,王思宏,等.甲狀腺自身抗體對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鑒別和預后評估的價值[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8,24(4):88-90.
[2] 肖義森,潘國基,楊麗梅,等.甲狀腺自身抗體和促甲狀腺激素在不同類型甲狀腺疾病中的表達差異分析[J].臨床醫學,2018,38(1):53-54.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