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芳
【摘要】目的 觀察眼眶神經源性腫瘤的MRI和CT特征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確診的眼眶神經元腫瘤42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患者MRI及CT檢驗特征。結果 45例患者中周圍神經源性腫瘤患者20例,神經鞘瘤最為常見,CT表現為長橢圓形或條索性的占位影,部分可見典型的“小尾巴”;MRI表現為T1WI信號,T2WI的信號呈低中高混雜信號,表現為強化不均勻;中樞神經源性腫瘤患者18例,腦膜瘤最為常見具有典型的CT表現,而MRI表現提T1WI信號為低信號或等信號相混雜為主,T2WI的信號呈高信號或中等偏高信號,通過增強掃描表現為“硬膜尾”征;4例患者為不明來源腫瘤,CT表現及MRI表現具有特異性。結論 MRI診斷價值率高于CT檢驗。
【關鍵詞】眼眶神經源性腫瘤;MRI;CT;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R73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1
眼眶因其解剖學特異性,內有豐富的周圍神經、中樞神經、神經節及神經纖維等,繼發腫瘤的幾率較高,臨床疾病診斷難度較大[1]。本研究特針對臨床常見的CT檢查及MRI檢查進行檢驗特征分析,旨在為眼眶神經源性腫瘤探尋最佳的檢驗途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確診的眼眶神經源腫瘤42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患者年齡41歲,最大患者年齡79歲,年齡中位值(59.67±5.43)歲,其中左眼患者21例,右眼患者21例。納入標準:患者入院后經眼科常規檢查及病理診斷為眼眶神經元腫瘤,均為單眼發病;本院倫理會授權開展研究,研究及患者及家屬同意,授權經檢驗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排除治療依從性差異,無完整病歷資料患者[2]。
1.2 方法
采用256排飛利浦CT掃描儀進行常規平掃描,包括冠狀面及橫斷面的掃描,設置CT參數:電壓:120 kv,電流:220 mA,平均為5 mm層厚,需加行2 mm薄層掃描;MRI采用1.5西門子超導核磁共振儀進行掃描,進行SE序列掃描[3]。
2 結 果
2.1 42例換做病理診斷結果
42例患者中周圍神經源性腫瘤患者20例,約占總比的47.62%,其中最為常見為神經鞘瘤,有14例,約占總比的70.0%,神經纖維腫瘤患者6例,約占總比的30.0%;中樞神經源性腫瘤患者18例,約占總比42.86%,其中最為常見的腦膜瘤,有16例,約占總比88.89%,視神經膠質瘤患者2例,約占總比11.12,其中4例患者為不明來源腫瘤,其中包括嗅神經母細胞瘤2例及神經節細胞瘤2例。
2.2 影像學檢查顯示
其中20例患者被確診為周圍神經源性腫瘤,以神經鞘瘤最為常見,其疾病主要的CT表現為長橢圓形或條索性的占位影,部分可見典型的“小尾巴”;MRI表現為T1WI信號,T2WI的信號呈低中高混雜信號,表現為強化不均勻;18例患者確診為中樞神經源性腫瘤,以腦膜瘤較為常見,主要由于視神經鞘、異位腦膜及眶骨骨膜,均具有典型的CT表現,而MRI表現提T1WI信號為低信號或等信號相混雜為主,T2WI的信號呈高信號或中等偏高信號,通過增強掃描表現為“硬膜尾”征,其中4例患者為不明來源腫瘤,其中包括嗅神經母細胞瘤2例及神經節細胞瘤2例,CT表現及MRI表現具有特異性。
3 討 論
眼眶神經源性腫瘤診治需及時性,盡早進行疾病確診,明確腫瘤、形態及位置,制定針對性的手術切除方案,獲取清晰的影像學信息輔助手術治療具有重要研究價值[4]。本研究選取的42例患者中周圍神經源性腫瘤患者20例,約占總比的47.62%,其中最為常見為神經鞘瘤,有14例,約占總比的70.0%,神經纖維腫瘤患者6例,約占總比的30.0%;其疾病主要的CT表現為長橢圓形或條索性的占位影,部分可見典型的“小尾巴”;MRI表現為T1WI信號,T2WI的信號呈低中高混雜信號,表現為強化不均勻;中樞神經源性腫瘤患者18例,約占總比42.86%,其中最為常見的腦膜瘤,有16例,約占總比88.89%,主要由于視神經鞘、異位腦膜及眶骨骨膜,視神經膠質瘤患者2例,約占總比11.12,均具有典型的CT表現,而MRI表現提T1WI信號為低信號或等信號相混雜為主,T2WI的信號呈高信號或中等偏高信號,通過增強掃描表現為“硬膜尾”征;其中4例患者為不明來源腫瘤,其中包括嗅神經母細胞瘤2例及神經節細胞瘤2例,CT表現及MRI表現具有特異性。
綜上,于眼眶神經源性腫瘤中進行MRI和CT檢查均可明確腫瘤部位、形態及腫瘤直徑等信息,便于進行病理類型的鑒別,MR檢驗可通過信號反饋分析內部組織情況,診斷價值略高于CT檢驗。
參考文獻
[1] 楊 媚,孫豐源,唐東潤,等.眼眶神經源性腫瘤45例CT與MRI表現[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5,33(7):817-820.
[2] 穆 星,趙 晨,張鈺鑫,等.眼眶神經源性腫瘤的MRI和CT特征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8):1533-1535.
[3] 李雪萍.CT與MRI對在眼眶神經源性腫瘤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10):31,55.
[4] 胡小艷,汪 悅,楊 陽,等.椎管內髓外硬膜下腫瘤的MRI診斷與鑒別[J].中國CT和MRI雜志,2017,15(11):125-127.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