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慧
【摘要】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措施在預防化療相關性口腔黏膜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8年01月~2019年04月期間執行腫瘤化療患者12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即對照組僅為常規口腔黏膜炎護理,觀察組施以集束化口腔黏膜炎護理干預,對比患者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嚴重程度等。結果 對照組口腔黏膜炎發生率為8.33%,嚴重程度為83.33%,觀察組為0.00%和98.33%,數據間比較有意義(P<0.05)。結論 預防化療相關性口腔黏膜炎集束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預防口腔黏膜炎發生,還可降低嚴重程度,應加大推廣力度。
【關鍵詞】腫瘤;化療;口腔黏膜炎;集束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口腔黏膜炎即為口腔炎癥性、潰瘍性反應,多見于腫瘤化療后患者中,是其常見性、高危險性并發癥。產生原因為:超劑量化療藥物的使用,使用機體細胞毒性高的藥物明顯高于正常范圍,使之在損傷口腔上皮細胞的前提下,最終引起細胞再生、修復能力的失衡,提高細菌和真菌感染率,影響口腔內環境,導致潰瘍現象,感染率約為66%。特別是在骨髓抑制期,還會因全身并發癥的出現,加重病情,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針對此,合理且科學的預防化療相關性口腔黏膜炎護理防范工作尤為必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取我院2018年01月~2019年04月期間執行腫瘤化療患者120例,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即12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8例;最小年齡為30歲,最大年齡為70歲;肺癌患者26例、乳腺癌患者21例、胃癌患者15例、惡性淋巴瘤患者11例、結腸癌患者12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7例、卵巢癌患者5例、食管癌患4例、其余腫瘤患者19例。數據間比較無意義(P>0.05)。納入標注:化療藥物均為紫杉醇、美羅華、奧沙利鉑、順鉑、長春瑞濱、阿霉素和表阿霉素、順鉑、5-氟尿嘧啶及環磷酰胺等;化療前患者均未存在口腔癥候群,口腔黏膜處于正常狀態。
1.2 方法
對照組僅為常規口腔黏膜炎護理,觀察組實施口腔黏膜炎集束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
1.2.1 心理護理:腫瘤化療期間,患者伴有焦慮和恐懼等狀況,且在化療藥物毒副作用干擾下,使其情緒出現紊亂,不利于治療工作的順利施行,甚至還表現為抗拒治療的現象。針對此,應做好和該部分群體間的溝通交流,在評估其心理狀態的同時,向其闡述化療藥物毒副反應是難以避免的,但在停藥后可恢復正常;指導患者全方位掌握自主護理知識,輔之家屬層面的情緒安慰、情感鼓舞,提高患者治療信心,保證化療工作的穩定施行。
1.2.2 健康教育:對于初次執行化療治療的患者,因欠缺對化療并發癥的認知,可由責任護士向其說明化療藥物引起口腔黏膜炎的誘因,如何把控口腔衛生及防范措施,再借助口腔清潔和濕潤、預防口腔黏膜炎等措施的引導,杜絕口腔黏膜并發癥;要求患者戒煙酒;每日由主治醫師、責任護士完成查房工作,精準把控化療效果及進展;告知患者多飲水,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預防便秘,促進藥物排泄。
1.2.3 口腔護理:口腔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保證口腔衛生,治療前應做好口腔檢查,徹底清掃牙垢或牙斑,對齲齒和破損牙齒予以修復;糾正患者不良口腔衛生習慣,常用冰水(除奧沙利鉑)、鹽水或茶葉水漱口,減少殘渣,在保持口腔黏膜潤滑度的同時,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口干和灼熱等事件;科學選擇漱口水,指導正確的含漱方法(用舌頭上下、左右、前后反復攪拌,每次含漱時間>3 min);若口腔PH值過高則使用酸性漱口水(例如2%硼酸液),若口腔PH值較低則使用堿性漱口水(例如2.5%碳酸氫鈉),常規情況下應為酸堿漱口水交替使用,若存在漱口困難者應輔助做好口腔護理;叮囑患者于晨起、睡前三餐后等時間段刷牙,牙刷多為軟毛刷和海綿刷,牙膏為含氟類;若血小板計數在20×109/L以下時,可借助軟綿對牙齒予以擦拭,預防出血,禁止取檸檬甘油、酒精類口腔清潔品。
1.2.4 飲食護理:化療藥物不僅對腫瘤細胞增殖存在抑制效果,還可阻礙口腔細胞增殖更新,使之出現潰瘍和感染等狀況。即在腫瘤化療過程中,應注重營養成分的攝取,具體內容如下:少食多餐,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可自主進食者,應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C和B、易消化類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禁食粗糙、堅硬和辛辣性食物;禁食過涼、過熱食物,慎飲碳酸飲料,以防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指導患者多飲水,促進口腔細胞新陳代謝;若難以自主進食者,應增加氨基酸類物質的攝取,若表現為低蛋白血癥,可使用血漿、人血白蛋白。
1.2.5 隔離護理:骨髓抑制過程中,患者免疫力處于下降狀態,應做好隔離,特別為中性粒細胞缺乏者,應隔離至層流床內,減少探視次數,預防交叉感染;家屬探視過程中,應戴口罩,患者床頭柜及床護欄應用84消毒液徹底消毒,做好紫外線消毒,消毒時間為1小時,定時做好通風換氣,時刻保證空氣內暢通。
1.2.6 疼痛護理:疼痛為腫瘤化療后常見口腔黏膜并發癥,漱口液內科摻入少量麻藥,以此減輕口腔黏膜疼痛;大劑量化療給藥時,不僅表現為黏膜充血和障礙,還處在吞咽困難的狀況,可取口腔冷卻法執行救治。為預防化療藥物帶來的疼痛反應,則可做好以下操作:于靜滴給藥時,將蒸餾水冷凍構成冰塊,置于口腔內,且通過轉動的方式,減輕口腔壓力,預防黏膜充血和腫脹等狀況。
1.2.7 預防口腔感染:口腔潰瘍是化療骨髓抑制期常見表現,且還會存在區域部位感染現象,多見體溫增高、白細胞計數下降,應立即告知醫師予以專業救治,輔之血象指標檢查。若白細胞計數在3.5×109/L~4.0×109/L范圍內,可使用血象恢復類藥物,例如利血生、易血生和鯊肝醇等;若白細胞計數在3.0×109/L~3.5×109/L范圍內,應取C-CSF藥物注射治療;若白細胞計數在3.0×109/L以下,且伴有血小板計數下降的現象,應取GM-CSF藥物注射治療;若白細胞計數在1.0×109/L以下,應施行隔離治療,且執行成分輸血,依據患者自身情況,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2]。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及嚴重程度對比率。
1.4 統計學處理
取統計軟件SPSS 20.0,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數據用卡方(x2)檢驗。P<0.05時表明數據比較有意義。
2 結 果
對比對照組和觀察組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及嚴重程度,數值差經統計學比對提示有意義(P<0.05),見下表1。
3 結 論
口腔黏膜炎作為腫瘤患者放療后常見并發癥,不僅會加重機體痛苦,影響食欲,誘發營養不良,還會降低患者生存質量,甚至還會進展為繼發性全身感染,中斷疾病治療。而在此過程中,對放療后患者施行有效的口腔黏膜炎護理干預,能夠在預防或減少口腔黏膜炎發生率的同時,減輕機體痛苦,提高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綜上,預防化療相關性口腔黏膜炎集束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預防口腔黏膜炎發生,還可降低嚴重程度,應加大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 李 潔,馮莉霞.改良式口腔噴霧法用于減輕腫瘤患者化療后口腔黏膜炎癥的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17,25(5):408-409.
[2] 路燕燕,姜元喜.Meta分析:洗必泰預防化療誘導致口腔黏膜炎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7,17(5):67-71.
[3] 倪小香,張 麗,林道聰,等.三級預防護理模式在惡性血液病患者圍化療期口腔黏膜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7):977-980.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