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新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堅持把加強黨性教育作為建設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的重要抓手,以本地區3個黨性教育基地、兩個紅色主題公園、一批基層紅色驛站為依托,實施“3+2+N”黨建工程,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提供了重要陣地。
激活紅色資源,尋找初心源頭。阜新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留下了一批珍貴的紅色資源。2016年,阜新市委總結梳理全市開展黨員黨性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提煉出阜新煤礦特殊工人勇于抗爭、不屈不撓的烽火特支革命意志,矢志不移、永不退縮、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彰武治沙精神,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三溝”實干作風,分別建成了3個黨性教育基地。2019年,為確保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阜新市委又深入挖掘阜新解放的標志——“三一八”公園和阜新城市的符號——海州露天礦國家礦山公園的紅色故事,建成了2個紅色主題公園;同時充分利用近年來新建的基層黨建示范點,打造了一大批紅色驛站。自此,“3+2+N”黨建工程構筑起了全市黨員黨性教育的新高地,為黨員尋找初心源頭提供了“生動教材”和“現場課堂”。
講好紅色故事,汲取初心力量。用“阜新故事”來教育新一代阜新人,不斷傳承弘揚紅色基因,讓更多的黨員干部思想受教育、精神受洗禮,是阜新市實施“3+2+N”黨建工程的初衷和目標。為了讓教育培訓針對性更強,阜新市委安排黨校骨干教師、有關專家學者深入三大基地現場調研,充分挖掘先進典型事跡,先后組織編撰了《弘揚阜新精神、錘煉黨性修養》《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性教育》等黨員黨性教育教材,將其作為黨員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為了使教育方式更加生動、深入人心,拍攝了反映蒙民支隊事跡的紅色電影《鐵馬英歌》,編演了講述駐村第一書記事跡的原創評腔音樂劇《牽·纖手》,引起全市黨員干部群眾強烈共鳴,激勵了黨員干部群眾在轉型振興中勇擔當、善作為。同時,基層黨組織自發編排新型微黨課近700節,使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有生氣,深受基層黨員的廣泛歡迎。
釋放紅色效應,堅守初心使命。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阜新市委堅持把理論學習與具體實踐有機融合,在落實5個專題研討規定動作基礎上,充分利用阜新“3+2+N”紅色資源,組織黨員干部到黨性教育基地、紅色公園、紅色驛站開展學習實踐,市委讀書班專門安排兩天時間到彰武縣治沙精神干部學校進行封閉學習。截至目前,已有8萬余名黨員干部利用“3+2+N”紅色陣地開展黨性教育和黨員干部培訓。通過引導黨員干部向革命先烈、身邊典型學習,把紅色基因與阜新轉型發展相結合,阜新各級黨員干部堅持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為推動阜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阜新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