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開拓、不斷創新……沈陽鐵路公安局吉林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大隊長李文生幾十年如一日,從事鐵路公安警務大數據系統研發,由一名普通民警逐步成為大數據時代智慧警務的開拓者,在平凡的崗位上,以共產黨員的赤子情懷和執著敬業的奉獻精神,詮釋了一名鐵路公安干警的使命與夢想。
科技攻關出成果
創新增效謀發展
長期以來,鐵路公安基層辦公效率發展速度并沒有伴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而相應提高,如何更好地利用計算機網絡促進鐵路公安事業向著大數據、智能化發展,進而運用智慧警務提高鐵路民警工作效能,是鐵路公安面對的首要難題。
“身為一名通信專業出身的黨員民警,我們難道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嗎?”不服輸、不認輸、有拼勁兒的李文生暗下決心,一定要自主研發一套系統,將大數據技術融入現實工作當中。
2013年,乘警支隊需要實現網上數據流轉辦公。多年的公安工作實踐讓李文生深知電子信息化需要打通的“痛點”在何處,頭腦中構想的藍圖漸漸清晰起來。說干就干,李文生在乘警支隊的電腦前開始敲下了第一行代碼,取名“吉林乘警支隊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他設計的系統1.0版本不追求華麗的外觀,而是很接地氣地貼近公安實戰。這套系統成為沈鐵公安乘警管理系統的“第一道曙光”。
2017年元月,沈鐵公安局提出開展“鐵路公安民警三個檔案”建設工作,第一步工作就是給每個民警信息建檔。吉林乘警支隊作為一支擁有上百人的隊伍,是吉林鐵路公安處管轄人數最多的基層所隊,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超過百人的個人信息收集整理,并將其電子化、可視化,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李文生不辭勞苦,加班加點為乘警支隊的系統建設費盡心思、傾盡全力,終于用一個月的時間更新完善了系統,為支隊的電子化辦公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019年5月,李文生將二維碼掃碼槍技術結合到單警裝備電子化管理系統當中。這一創造性的發明是他在生活中逛超市時引發的靈感。經過多次調研,吉林乘警支隊將此技術應用在領取單警裝備過程中,既能對出乘民警單警裝備進行電子化管理,又可以解決出乘簽到、杜絕遲到的問題。現在,只要警務備品室掃碼槍“滴滴”一響,乘警單警裝備就會發放到出乘民警手里。
釋放警力提效率
不辭勞苦不畏難
當下,大數據云計算在警務改革中方興未艾。李文生根據實際需求研發的吉林乘警支隊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內容涵蓋黨建工作、日常辦公、調度工作、乘務工作、考核管理、人員資料、案件信息、教育訓練等方方面面,將乘警日常勤務管理模式完全放到了網上,使數據共享變成現實。該系統將吉林乘警支隊的數字化建設一下推到了全行業乘警系統的頂尖位置。
2019年年初,李文生根據基層乘警實戰需要,將公安筆錄文書等表格完全電子化,并配備便攜式打印機。這項改革徹底顛覆了過去乘警執法制作筆錄模式,將以往的手寫筆錄變成鍵盤敲字,并現場打印,告別了以往因列車顛簸導致字跡潦草變形的情況,形成了固定制作筆錄流程。此項工作也是全國乘警系統的首創。
李文生的這套系統為智慧鐵警建設安裝上了強勁的“鐵警芯”,系統的運行極大地釋放了警力,為辦公效能提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節約建設資金至少20余萬元。目前,李文生開發的系統已經更新換代到第八代版本,后續功能根據新需要正在不斷更新完善中。
李文生的辦公地點位于一幢六層大樓的樓頂,東西朝向,單位因為經費緊張沒有安裝空調、電風扇,夏日悶熱的天氣讓人心生煩悶。辦公環境的艱苦李文生并不在乎,但是面對不斷更新換代的代碼技術,讓他感覺時不我待——建設這套系統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邊做還要邊考慮實用,邊構思邊修補缺陷,這常常讓李文生在座位上一坐就是一天,苦思冥想,絞盡腦汁。無數個夜晚,在昏黃的臺燈下,李文生參加視頻學習突破瓶頸,與專業人士共同探討技術問題,借用他山之石為我所用。他自費3萬余元購買回來的編程書籍可以從他家地面摞到頂棚。由于長年累月地鉆研工作,李文生患上了腰間盤突出癥,每次從他的辦公室路過,都能看到他彎著腰在辦公桌前手抵額頭苦苦思索。
那為什么還要堅持?李文生的答案只有一個:任何行業,遠看光鮮亮麗,只有自己親身從事,才會發覺沒有“容易”二字。與其叫苦連天,不如踏踏實實,把喜歡的事做好。累,但內心滿足。
“這么多年,老李對待工作從來都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每行代碼都要反復斟酌推敲,逐個數據核查驗證?!迸c李文生同在一間辦公室工作12年的同事譚英宇這樣評價,“老李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是他給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自主研發搞創新
放棄高薪意志堅
在外地調研取經過程中,李文生發現地方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與他的想法不同,很多地方的信息系統建設都是外包出去的。把公安系統建設外包,的確簡單方便,但有兩點重大隱患:第一點是核心代碼掌握在外包公司手里,安全性無法保證。一旦外包公司有后門程序或者惡意代碼,就可能會對公安事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二點是外包公司只能為客戶服務一次,如果系統升級或者增加新功能,外包公司就會按工程量加價,并且每年還要繳納一定數額的服務費用,否則到期系統就會無法使用。而公安信息化建設工作一定會有很多需要更新變化的地方,需要系統做出迅速調整,程序員需要隨叫隨到。這些外包公司做不到,而李文生卻做到了,從而有效避免了出現隱患。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平均收入排行最高的行業是信息傳輸軟件專業,達到147678元,從業者是目前市場上最搶手的專業人才。李文生放棄了市場上的高薪誘惑,28年執著堅守,專注于公安事業。因為他知道,比錢更重要的是對這份職業的執著與熱愛。正是這份熱愛和赤誠,讓李文生抵御住花花世界的誘惑,始終堅守信念、忠誠信仰。
作為一名黨員干警,李文生對胸前的黨徽無比珍視。他知道,只有在工作中落實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大力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打造數據警務、建設智慧公安,全面推動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公安機關戰斗力的跨越式發展”講話精神,才能真正把工作干好。
在2019年召開的強局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李文生被授予“智慧鐵警特別貢獻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未來我將繼續完善軟件,讓乘警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崩钗纳f。
常年伴隨李文生的,是一臺普通的聯想WIN7臺式電腦。厚厚的機箱啟動時還“嗚嗚”作響,黑色的17英寸顯示屏,鍵盤鼠標一點兒也不酷炫。就是在這臺毫不起眼的電腦里,就是在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崗位上,數百萬行代碼在李文生的指尖下一行行誕生出來。
涵養精誠赤子心,常懷科技強警情。李文生把汗水與智慧傾注在一行行代碼上,實現了用大數據帶動鐵路公安警務實戰技能升級的目標,也熔鑄了他對鐵路公安事業的崇敬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