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江蘇省研究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項目“兩宋《圖畫見聞志》接受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KYCX17_0218。
摘 ?要:園林,是一種綜合的建筑形式,而“水”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從古代繪畫中可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人”與“水”之繪畫表現關系;而園林中“水”的應用在古代繪畫和江南私家園林中多呈現出與風水和儒釋道思想相關的哲學意象。
關鍵詞:古代園林;水
作者簡介:李浩然(1988-),女,山東臨朐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詩書畫比較。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4--01
古今中外,由于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不同形制和特色的園林樣式。西方以歐洲園林為代表,東方則是阿拉伯園林和中國園林最盛。中國園林又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也可以按地域劃分為北方大型的皇家園林和江南小型的私家園林。其中,江南私家園林在利用“水”(如瀑布、池水、流水)營造意境氛圍時最為恰如其分。將“水”引入園林中進而構造景象的做法體現出中國文人的傳統哲學思想,最為重要的是“水”在以儒、釋、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體系中的深刻含義。當然,不同時期和地區的園林藝術對于同一題材“水”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手法。
一、古代繪畫中的“水”
關于水在園林等建筑形式中的運用,筆者猜測可能與繪畫中的水有著相同的意義。早期中國畫范式多適應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
畫中人物處于視點的中心位置,且作為主體表現對象。我們不難發現,山水等環境成為人物的襯托,水在畫中的表現更是被壓制為畫面底紋或背景,沒有絲毫的活力。結合早期“水”對于人們的生活或生命之意義,便可理解中國古代繪畫的“水不容泛”。上古神話中的災難多為水災,現代人們也習慣用“洪水猛獸”形容某種勢力的兇猛。但是,水又是人類生命之源,萬事萬物的生長都是離不開水的滋潤,這是自古人類就發現的定律。“人、山、水”的這種關系在后期山水畫的發展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人物畫中山水作為陪襯到山水畫中人物作為陪襯的轉變。
關于水在風水中的作用,以出土的唐代韓墓山水壁畫為最好例證。畫面中,前景描繪了一個開闊的視力通道的入口,位于中景處的草亭等象征人類生活的場景是整個畫面的中心部分,兩邊繪制著聳立的山峰,最遠處是視線盡頭的一輪夕陽(或太陽)。這幅壁畫被國內學者認為是一幅描繪私家園林的圖畫,因為畫中所描繪的草堂茅廬是唐代園林中的常見之物。對此學者鄭巖提出自己的觀點:“……要判斷一幅山水畫,究竟是對于園林的再現,抑或它們指向同一個桃花源,還需要更多的證據。即使山水畫是對于園林的轉移,它也不必完全忠實于園林的‘實景。”[1]
如果這幅圖作為描繪私家園林的說法成立,則很好地說明了古代水與園林的關系。關于這幅圖所隱射的道家思想,筆者贊同鄭巖先生提出的“臥游”說法,這種說法將道家神仙思想結合到了喪葬觀念中。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住宅風水中關于山水說法的傳統(房屋、墓室等):“依山傍水”、“山環水繞”、“背山面水”等等。這是外部大環境的選址所講求的風水,關于宅邸內部尤其像園林這種人造的自然景觀就更講求風水因素。當然關于園林中有關風水因素的設想純屬于筆者自己的觀點。
二、江南私家園林中的“水”
江南地區自古被稱作“魚米之鄉”,水對該地區人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生產等各個領域有著很深的影響。藝術來源于生活,在詩歌、繪畫等藝術作品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描繪水。其中,一句“小橋流水人家”寫出了江南鄉村景色的婉約美。當然,歷朝歷代也有很多畫作描繪這種與水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園林美景,如明代沈周的《東莊圖》冊、文徵明的《拙政園圖》冊等。蘇州拙政園是江南私家園林的典型代表,集中體現了中國儒、釋、道文化的精神內涵。園林中的亭臺樓榭、楹聯匾額等充滿著江南水鄉的文化氣息。當然,山水意境的營造也是園林藝術的重要內容。
在古代中國交通不便,水阻隔人們之間距離?!拔易¢L江頭,君住長江尾”、“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等古典詩詞中均是描繪了水對于人們傳情達意的阻礙。但是,中國文人在吟詠這種水所帶來不便的同時也渴望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中國傳統美學是含蓄、委婉的,所以水在園林藝術中起到的分割空間的作用很好地迎合了這種心理需求。如拙政園中的一處被稱為“小飛虹”的景點,兩處樓榭被水域分割開來,用一座長廊連接彼此。拙政園中各種水域對園林的造景的獨到之處,文徵明的一則《王氏拙政園記》中記載:
“槐雨先生王君敬止所居,在郡城東北界婁、齊門之間。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以林木?!庑★w虹而北,循水西行,……又西,中流為榭,曰小滄浪亭?!浿穸?,出于水澨,有石可坐,……水折而北,滉漾渺彌,望若湖泊,曰柳隩?!帜疽嫔睿媲羼?,水盡別疏小沼,植蓮其中,曰水花池。又東出夢隱樓之后,……又前循水而東,果林彌望,曰來禽囿?!潦牵鄱希瑠A岸植桃,曰桃花沜,……其下跨水為杠?!髋R水上者,槐雨亭也。……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自桃花沜而南,水流漸細,至是伏流而南,逾百武,出于別圃叢竹之間,是為竹澗?!矠樘靡?,樓一,為亭六,軒、檻、池、臺、塢、澗之屬二十有三,總三十有一,名曰拙政園?!盵2]
園林藝術中利用“水”所營造的意境體現了儒、釋、道傳統哲學思想的復雜深刻含義,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話題。
參考文獻:
[1]鄭巖.唐韓休墓壁畫山水圖芻議[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05):96-97.
[2]陳植,張公弛選注. 中國歷代名園記選注[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3.0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