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
摘 要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電子商務企業跨品類、跨模式、跨地域的經營方式也越來越傾向于多元化。存貨作為企業主要的業務標的,如何有效實施存貨管理,對于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提高存貨的周轉率、降低銷售成本、減少資金占用量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介紹民營企業存貨管理的主要內容與現實意義,從存貨管理意識、存貨管理制度、存貨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提出具體的優化方法。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存貨管理 財務管理
一、民營企業存貨管理概述
(一)存貨管理的主要內容
存貨是指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的用來銷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為了出售仍然處于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或在生產過程、勞務過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不僅在企業營運資本中占很大比例,而且是流動性較差的流動資產,因此它是反映企業流動資金運作情況的“晴雨表”。存貨管理就是對企業的存貨進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貨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礎上的決策分析,最后進行有效控制,以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存貨管理包括采購前需求預測、采購實施、驗收入庫、銷售出庫、售后處理等,環環相扣,以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民營企業存貨管理的現實意義
1.存貨管理是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存貨是企業經營行為的最終標的物,為保證企業經營的持續性,必須有計劃地購入,促進銷售,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的存貨管理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占用率,使流動資金得到充分利用,盤活整個企業的業務,引導企業進入良性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
2.存貨管理是企業銷售行為的風向標。存貨質量、市場反饋會直接影響銷售行為的最終結果。有效的存貨管理能為企業提供最直接的市場偏好、發展趨勢,是企業制定產品規劃、研發新產品及確認經營方向的依據,能夠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3.存貨管理是取得準確完整財務數據的必要手段。存貨作為財務核算的重要項目,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影響著企業財務數據及報表,進而影響著企業投融資、經營決策等。通過存貨管理,能夠對存貨數量、效期、質量等方面進行管控,重點關注薄弱環節,提高數據真實性。
二、現階段民營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意識欠缺
企業對存貨的管理主要在意的是銷售行為的結果,更關注銷售收入,而對實物的事前預算、事中保管控制、事后及時處理則疏于管理。當市場前期活躍時,企業為應付預期需求,就會盲目增加庫存,造成存貨積壓,占用大量流動資金。而對市場的行為過于謹慎時,就會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造成訂單流失,客戶忠誠度下降,甚至忽視存貨的積壓,未及時進行相應的銷售應變,容易導致實際虧損。
(二)存貨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業是存貨的所有者,存貨管理是企業創造價值的主要手段,一系列關于存貨的操作都關系到資金。目前,存貨的管理方式主要分自有倉庫和第三方倉管服務兩種,企業因倉庫運營成本及人力成本較大,普遍選擇由第三方倉管公司處理存貨的入庫、保管、出庫等供應鏈業務。第三方倉管服務企業業務單一,以人工服務為主,制度相對不健全。企業作為委托方,只能在合同方面制定規定,無法插手其企業內部業務運作,部分制度無法落到實處。
(三)存貨管理核算缺乏數據支撐
準確、及時的財務數據來源于完整的數據鏈。第三方倉管主要提供的是勞動密集型業務,信息化程度低,技術能力薄弱,系統陳舊落后,作為供應鏈的外包方,需要將倉庫系統數據對接企業平臺。電子商務企業通常走在技術前瑞,業務模式多樣,變化頻率高,兩個平臺在對接時,會出現部分訂單丟失等錯誤,無法取得完整數據,影響企業數據。例如電子商務企業存在7天無理由退貨服務,一筆訂單從付款下單到發貨、售后,最長可能達到1個月左右,期間影響存貨狀態的不確定因素較多,企業無法完全掌控。
(四)存貨管理部門人員素質不高
倉庫工作人員多為一線工作人員,自動化操作能力有限,手工操作內容多,容易出現人為錯誤。管理人員缺乏存貨管理知識或管理經驗,對科學管理存貨沒有好的方法,面對相關問題難以有正確、合適的應變。
(五)效期管理難度較大
所有商品都有保質期,存貨管理應充分考慮此因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證存貨的質量。企業由于信息化程度低、技術能力低,同時商品品類繁多、保質期長短不一,所以針對各品類商品、同商品不同批次商品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容易導致商品在最佳效期時未及時出售或者受到售后投訴。一旦積壓商品出現效期不理想,則需要后期通過各種促銷手段甚至直接報廢處理,給企業帶來損失。
(六)存貨變質報廢頻發
部分存貨對外界溫度、濕度比較敏感,一旦保存條件達不到標準,就容易變質;部分商品對運輸條件有一定要求,容易造成損失;部分商品有季節性,如果對市場預測不準,容易出現過期報廢等。要避免此類事情發生,就需要多部門通力合作、減少風險。
三、加強民營企業存貨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加強管理
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制度條款,與第三方倉管公司充分合作,加強管理,實現有效控制。
首先,在思想上增強存貨管理意識,依據企業的業務特點,建立內控制度。綜合評估業務各流程,對薄弱環節進行改進,規范管理各流程。其次,對入倉商品進行嚴格的驗收,并根據不同的效期進行登記造冊或分區擺放;建立恒溫倉、冷鏈運輸滿足不同商品保管需求;規范發出商品流程,減少企業損失。再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落實各職位責任。通過建立健全內審制度,杜絕舞弊欺詐行為,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促進企業健康良性發展。最后,對倉庫進行定期、不定期的盤點,對各管理流程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漏洞及時處理,保證管理制度的落地實施。
(二)提高信息化程度,應變業務多樣性
電子商務企業商品來源多樣、品類繁多,建議使用ERP系統,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業務特性開發自己的ERP系統,通過運用技術減少失誤率。
首先,將采購流程通過ERP搬至線上,可以通過當期銷售數量、訂貨周期、歷史數據,直觀地展現某商品相關數據,有利于采購部門及時根據實時數據下訂單,減少流動資金占用,提高存貨周轉率。倉庫工作人員在入庫驗收后能實時回傳驗收信息,方便采購人員與供應商處理采購相關后續事宜。其次,通過ERP將銷售平臺與倉庫平臺對接,提高訂單傳輸速度及準確性,倉庫可根據當日訂單數量及時發貨,減少貨物因系統問題發不了貨或者發貨時間長導致的售后投訴。經營部門可以通過ERP系統實時監測存貨數量及狀態,建立存貨預警機制,根據庫存情況調整營銷方案,消化滯銷商品,擴大利潤商品銷售,促進利益實現最大化。最后,通過ERP系統可以督促倉庫及時準確地處理售后商品驗收或報廢工作,減少售后造成的數據差異,保證財務數據的完整。
(三)提高人員素質及工作自動化程度,避免人為造成損失
企業在引入人才時,不僅需從學歷、能力、專業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還需對員工的人品、責任感、忠誠度等方面進行考量,從源頭上把控人員素質。員工進入企業后,應根據崗位情況參與崗前培訓,定期參與專業培訓。應加強企業文化的滲透,增加員工對崗位的認識。尤其是倉庫工作人員以計件的方式獲得勞動報酬,因此應該完善企業薪酬制度,將數量及質量作為考核的目標,不僅要多勞多得,錯誤率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標。同時,充分考慮員工的職業規劃,適當實行輪崗制度,重視人才培養,使員工與企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四)完善市場預測機制,提高存貨周轉率
影響存貨成本的因素包括采購單價、采購數量、運輸方式、市場需求等,其中價格為決定性因素。企業應充分了解市場環境,針對所需商品定向發出要約,尋求多方合作。對比商品質量、供貨能力、付款方式,綜合選擇相關商品,圍繞合作條款進行深入洽談,適當減少定金、延長付款期限、縮短供貨時間。一方面,對商品歷史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消費者市場,特別關注地域性差異、季節性差異、客戶偏好、市場飽和度以及競品特征,制定切合實際的銷售計劃。明確銷售計劃后,根據對供貨周期、付款條件、存儲條件、企業流動資金等的綜合考量,確定采購計劃。另一方面,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精準把握消費市場,結合企業自身優勢,積極與國內外研發機構開發新商品。按需采購原料,進行OEM生產,加快上市進度,轉化為企業利潤。
同時,要加強倉庫管理,對在庫商品實施物資編碼管理,運用ABC管理法,對積壓、滯銷商品及時制定促銷計劃,減少存貨積壓;根據倉庫管理信息,實時更新商品采購計劃,降低采購成本;掌控OEM商品原料價格、生產期間物料損耗,降低生產成本;結合前期銷售情況及市場需求,確認合理的進貨批量,以提高存貨周轉率。
(五)建立存貨檔案,針對性實施管理
企業應對不同品類存貨建立存貨檔案,明確其運輸條件、保管條件,針對有特殊保管要求的存貨完善倉儲設備。對于對保存溫度有要求的商品,如益生菌系列產品,建立恒溫倉,以保證菌群在合適溫度內的活力;對于對運輸過程有要求的商品,如冷凍食品,在銷售發貨時,必須選擇冷鏈運輸公司,保證商品完好地到達客戶手中;對于高溫下容易揮發的商品,如液體化妝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預先多加一定量,使客戶有美好的購買體驗;對于一定溫度下容易融化的商品,如巧克力,應在夏季來臨前提前將商品下架,或提高售價,通過冷鏈發貨。
四、結語
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并逐漸壯大,就必須優化日常管理中的規范制度,加強對存貨的管理,使企業存貨實現健康循環,降低企業存貨成本,提升流動資產使用效率,提高企業效益,使企業實現長期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國妝聯合控股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熊麗琴.中小民營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2):147-148.
[2] 歐月萍.中小民營企業存貨管理問題及改進策略[J].納稅,2019(21):226-227.
[3] 王淑彥.中小民營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J].中國商論,2020(2):12-13.
[4] 孫慕穎.關于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納稅,2020(06):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