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對國際搶救車藥物管理情況整理匯總,通常包含搶救車內藥物管理缺乏規范化條例,而且清點檢查過程較為繁瑣,造成護理人員僅在管理工作上便消耗大量時間及精力,所以,醫療機構需要按照實際情況,制定規范化的搶救車內藥品管理流程,通過多學科共同合作以及創建信息化體系方式,達到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確保患者藥物使用的安全性。
【關鍵詞】搶救車;藥品管理;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02
搶救車屬于存儲放置搶救藥物以及相關設備的專用車輛,在醫療機構各個科室間必配的一類搶救設備[1]。搶救藥物通常為搶救各類災害、突發性大面積傳染病癥以及因各種意外事故的急性重癥患者生命的必要用品,因此在實行搶救前必須確保搶救藥品未發生損傷。此外其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直接對搶救工作的治療效果造成直接影響,且其管理水平標準亦能表現出醫療機構搶救以及管理能力整體水平,若醫療機構內部發生緊急情況時,但應用于搶救工作的藥物等必需品未準備完成,會造成醫生及護理人員內心的極度不安。本文針對國際搶救車藥品管理目前管理情況總結如下。
1 現階段搶救車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清點檢查浪費時間
護理人員需要每周在固定時間對搶救車進行檢測,保證搶救車處于完備情況后對其進行封存,無搶救事件時禁止打開使用搶救車,當搶救車使用過后需要在6小時內對其藥物進行補充,因搶救藥物類型繁多,存放數量以及有效時間有效期各不相同,并且藥物基本屬于針劑,所以,在進行清查時必須仔細核實對照所有藥物的名稱、劑量、有效時間等,但每次檢測需要消耗35分鐘左右的時間才可清查完畢[3]。一些科室的搶救車缺乏較高的使用次數,對其進行重復清查,使得醫療人員價值出現浪費。
1.2 清查流于形式
一些針劑標識字體較小,清查過程中極易引起護理人員眼睛疲勞,造成精力無法集中,使得極易出現麻痹思想,造成清查僅限于表面意義,有時藥物種類不同或超出有效時間仍沒發現[4]。
1.3 易出現標簽磨損和藥品過期現象
針對長時間沒有應用的針劑,因在清點檢查過程匯總多次進行觸摸等操作,以及造成安瓿的標識資料模糊,而無法清晰識別的針劑只能選擇舍棄,使得藥物發生浪費。此外,護理人員在日常需要補充或者應用搶救藥品期間,沒有嚴格執行先進先出的標準,造成接近過期的藥物為及時消化,導致藥物因過期而浪費。有資料顯示,標簽模糊和藥品失效屬于是搶救藥品浪費的關鍵因素[5]。
1.4 書寫不規范且紙質記錄容易丟失或損毀
因護理人員具有繁忙的日常工作,沒有按照執行相關條例在搶救藥品交接班記錄本認真填寫,字跡不清或者出現漏填情況,手動記錄不但會提升護理人員填寫時間,而且紙質記錄極易出現丟失或者損傷情況[6]。
1.5 護士缺乏搶救藥品的相關知識
管理人員及護理工作者在搶救藥品管理方面認知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相關知識教育活動較少,各科護理人員以及實習護生未正確認識搶救藥品管理的重要程度,對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低[7],在患者搶救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
1.6 搶救車內藥品基數配置尚無統一的配置標準
搶救車內配置大量藥品,尤其存儲藥物的槽太深,使護理人員清理、拿取時困難性增加,另外極易出現藥品逾期未用完造成藥品浪費的情況。但車內藥品配置不足易導致搶救患者時缺乏藥物未能及時治療,耽誤搶救時機,阻礙搶救工作順利進行,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且易引發醫療糾紛。
2 搶救車內藥品管理的研究現狀
2.1 搶救車內藥品管理的國外現狀
近幾年,國外關于搶救車內的藥品管理文獻數量較少。2014年,由英國建立的國民保健基金會相關的一項實驗中,出現3家使用帶有密封式數據庫系統的新型搶救車的醫院,該車內系統的錄入了藥品及其批號、有效期、失效時間等相關信息,以塑料托盤進行密封處理,使用車輛時通過掃面托盤上的標識條碼選取到期時間最短的藥品,而相關工作人員僅需要定時確定托盤內藥品以及快失效藥品數量情況即可,無需每日重復進行清點搶救藥品[8],該方式使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工作繁瑣程度大大降低。部分醫院的搶救車藥物清點是由藥房專業人員進行,按照統一標準裝配病房的搶救車,清查后密封,完成清點后將搶救車送至病房。類似方式也在新加坡中央醫院出現,同樣按照統一標準管理搶救車,由專門負責的藥劑師完成所有搶救藥品的清點、補充工作,在此種管理模式下搶救藥品的完好率得到了保證,而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得到明顯減輕[9]。
2.2 搶救車藥品管理的國內現狀
護理質量指標的內容非常多,其中,搶救藥品完好率是最關鍵的要素之一,所以大多數的醫院對該內容的管理方式也不相同。管理主要包括保持搶救車車型統一化、制定詳細的搶救車定位區和搶救車結構圖,目的是降低護士的取用時間,同時急救藥品的有效期變更記錄需要及時的進行標注,目的是對急救藥品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但是,該管理模式有利也有弊,好處是能夠及時的發現過期藥品,壞處是工作量比較大。龍進等學者曾利用建立電子表格對藥品信息進行管理,該管理模式的好處是:當藥品達到有效期時,能夠自動報警,能夠提高管理效率;然而面對其他情況時并無法進行自動預警,而且該管理模式的運行前提是能夠熟練的操作電腦。趙清石等學者建立的搶救藥品管理模式為“數字化搶救車”,即在每支搶救藥品上貼上條形碼,并通過掃描條形碼對搶救車中的藥品進行科學化管理。該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搶救藥品信息的準確度,而且減少了清查時間;但是粘貼二維碼的行為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并且出錯率也有可能提高。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林菊英等學者建立了移動電子平臺的管理模式,即利用電子表格對搶救藥品進行有效期方面的控制,該管理模式縮短了管理人員的清查時間;但是,由于移動電子平臺的功能比較少,工作量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3 小 結
在醫療界,信息化手段逐漸地被大規模的運用,在國內的醫療機構建設、發展過程中,醫院數字化成為了潮流。所以,在探究更理想、簡便、快捷的急救車藥物管理方案時,MDT(多學科協作模式)、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在實際工作及經濟上,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臨床藥品運用、管理方面,醫療機構的藥房是直接的責任承擔者,所以,在藥品的運用和管理上,藥學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更高,在急救車管理過程中,加入藥房人員,能夠保證急救車藥品的安全性和時效性,另外,也能使護理人員脫離急救車的管理工作,從而獲得充足的時間、精力來護理患者。
參考文獻
[1] 翟曉晴,潘奎靜,王瑋榛,等.藥房參與急救車藥品管理的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79-380.
[2] 謝宇紅,王征瓊,陳宇慧.搶救車專案管理及持續質量改進[J].護理學雜志,2017,32(15):54-55.
[3] 黃麗玉.項目管理在醫院搶救車規范化管理流程改造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35-137.
[4] 旦增卓瑪.急診搶救車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6):369.
[5] 馬 歡.探討急救藥品與器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14):157-158.
[6] 劉 曄,許 琳,曹 梅,等.全院搶救車標準化管理實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24(5):6-8.
[7] Davies M,Couper K,Bradley J,et al.A simple solution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cardiac arrest equipment provision in hospital[J].Resuscitation,2014,85(11):1523-1526.
[8] 賈建芳,付 偉.新加坡中央醫院病房搶救車的使用與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5):316.
[9] 龍 進,闕子文,余立萍.Excel預警在急救藥品有效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0):293.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