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玉洲 王鵬

【摘要】目的 探討溫針聯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手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40例符合標準的腦卒中手功能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改良日常生活治理能力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情況。結果 溫針組FMA得分、MBI得分與康復治療組相比明顯增高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義。結論 溫針聯合基礎康復治療可改善患者腦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卒中;手功能障礙;溫針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8..02
腦卒中后偏癱是腦血管疾病常見的并發癥,約有80%的腦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活動障礙,及時正規康復治療的干預可使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對于上肢遠端的功能改善效果欠佳,手部的動作較為精細,受累及后恢復困難。研究顯示,約有65%的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半年以后仍存在手功能障礙[1]。因此積極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手部功能障礙,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針灸對于腦卒中偏癱治療得到臨床普遍認可,針刺手三里、內外關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手部功能,但不同針法療效具有一定差異,且機制不明確。本研究采用溫針聯合基礎康復的訓練治療腦卒中后手功能障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無錫市華衛醫院康復科收治的腦卒中后手部功能障患者患者40例。按照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溫針組和康復治療組各20例,溫針組接受常規康復治療加溫針治療,康復治療組接受常規康復如協調功能訓練、Bobath技術、功能性作業活動。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發病類型、病程中無明顯差異。
1.2 納入標準
(1)年齡在40~70歲。(2)首次發作,符合腦卒中偏癱的診斷標準,能夠配合康復訓練和治療。(3)患側肢體Brunnstrom分期Ⅰ~Ⅴ期,(4)患者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不能堅持治療,無法配合治療患者。
1.3 治療方法
選取手三里、外關穴,根據患者軟癱期、痙攣去和后遺癥期靈活選取不同配穴,75%醫用酒精穴位消毒,垂直進針,采用平補平瀉手法,使患者穴位局部產生酸、漲感,于針柄上插入2 cm純艾條,皮膚處放置硬紙板防燙傷,待艾條燃盡后取針。留針30 min,每日一次,5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2 d,共4個療程。
1.4 觀測指標
(1)根據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評定比較患者肢體運動功能。(2)采用日常生活治理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MBI)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將所收集的資料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MA評分無明顯差異,治療結束后6周,溫針組FMA評分高于康復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手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功能障礙,手有著非常精細的運動和感覺功能,通過提、夾、鉗、握等動作參與人類的日常工作與生化,可完成各種復雜、精細的任務,手功能的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的軀體健康,更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質量,手功能的康復對于降低致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溫針可以通過艾絨燃燒產生的溫熱通過針體傳至穴位,使瘀阻的經絡通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僅可純潔周圍神經元修復,并通過周圍神經向中樞神經傳導沖動,誘發中樞神經進行功能重塑,促進感覺運動功能改善[2]。
本研發現溫針組患者接受治療6周后,可有效率改善患者手部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優于康復治療組,提示添加溫針治療可改善患者腦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溫針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點有利于促進腦卒中手功能的康復治療。溫針聯合基礎康復治療可能將成為腦卒中手功能障礙患者康復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 Wang Y,Rudd AG,Wolfe CD.Age and ethnic disparities in incidence of stroke over time:the South London Stroke Register [J].Stroke,2013,44(12):3298-3304
[2] 誠 歡.針灸結合Rood療法治療腦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