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拉卡
【摘要】目的 分析藏藥腸寧丸(散)在治療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臟腑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齡在21歲到63歲之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服用藏藥腸寧丸 (散 )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和不良反應。結果 從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來看,對照組患者總有效患者共35例,總有效率77.78%,觀察組有效患者共42例,總有效率為93.33%;除此之外,我們必須關注治療了的安全性,如果出現了較多的不良反應也會導致患者生理和心理的不適感,從實驗結果中我們可以得知觀察組患者中只有2例發生的不良狀況,發生率為4.44%,而對照組則要高出很多,出現了8例,比例達到了17.78%。而這兩項對比結果均以觀察組情況更值得肯定,并且P<0.05,結果具有統計意義。結論 采用藏藥腸寧丸(散)治療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相比于西醫治療具有更高的康復效果和更低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和使用,以減輕病人的痛苦。
【關鍵詞】藏藥腸寧丸(散);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1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發生在腸和乙狀結腸的非特異性炎癥,其發病原因一直不明,其發病病程長,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痛苦。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采用中藥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隨著醫學技術和理論為進步,醫學界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也在不斷發展。本文主要針對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展開研究,本選擇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90例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臟腑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齡在21歲到63歲之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觀察組4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在(41.5±20.5)歲之間;對照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齡在(42.5±20.5)歲之間。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在基礎資料的對比上不具有鮮明的差異性,故而我們可以在維持公平性的前提下實施組間對比實驗。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醫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每日服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0g,每天3次。對照組采用藏藥腸寧丸(散)進行治療腸寧丸(散)共100例,七味熊膽散早飯后1 g,九味石榴丸午飯后5粒,十五味止瀉散晚飯后1 g,二十五味綠絨蒿丸睡前5粒,,每日4次。兩組患者治療周期為2個療程,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的結果。
1.3 療效標準
兩組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概率進行對比。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并且要進一步分析患者的治療結果,為臨床提供經驗。在分析過程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結果均運用了計數統計策略,統計結果具有意義(P<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對比
從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來看,對照組患者總有效患者共35例,總有效率77.78%,觀察組有效患者共42例,總有效率為93.33%。,從對比的情況上看以觀察組更具優勢。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從實驗結果中我們可以得知觀察組患者中只有2例發生的不良狀況,發生率為4.44%,而對照組則要高出很多,出現了8例,比例達到了17.78%。兩組結果具有較大的差距,并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結 論
藏醫認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休息痢”、“腸風”和“臟毒”等范圍,主要表現為內虛外實、寒熱交替和氣血通病。采用中醫的療法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進行治療在我國醫學界早有嘗試,常用的藥方有潰結方、結腸湯,本文研究的重點是藏藥腸寧丸(散),該藥方為藥方組,主要由七味熊膽散、九味石榴丸、十五味止瀉散和二十五味綠絨蒿丸組成。在本研究中,該藥方組在治療該疾病方面表現良好,總有效率高達93.33%遠遠高于對照組77.78%的有效率。
綜上所述,采用藏藥腸寧丸 (散)治療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具有較高的有效率,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較小。相比于西醫治療具有更高的康復效果和更低的不良反應發生概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學文.藏藥腸寧丸(散)治療臟府瘀熱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4):134.
[2] 周端求.結腸湯治療脾虛瘀熱型慢性潰瘍結結腸炎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1995(3):45-48.
[3] 劉潞平,張曉艷.潰結方治療脾虛濕熱瘀滯型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