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走進幼兒園已成為新時代幼兒教育的一股熱潮,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作為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19〕24號)精神的引領下,率先投入到這一課改浪潮中,致力于探索足球運動與幼兒園教育有機融合之徑,堅持游戲這一基本組織形式,順應幼兒的游戲天性,探索將足球運動與游戲有機融合,探索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方式特點相適宜的游戲化足球特色課程,以普及性的幼兒足球游戲激發幼兒的足球興趣,根據幼兒年齡段特征開發、設計豐富多樣的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足球游戲活動,嘗試在枯燥單調的足球技能訓練中植入游戲精神,讓幼兒接觸足球、了解足球和喜歡足球,在游戲中獲得運動能力和多種能力的發展。
一、理念與思路
幼兒園足球游戲具有體育活動的共性,更有與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教育規律息息相關的特性。幼兒園始終秉承“尊重規律、激發興趣、科學融合 立足長遠”的足球教育理念,遵循趣味性、適宜性、融合性、發展性等原則,大膽探索創新,行足球特色之路。
(一)凸顯足球游戲的趣味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幼兒具體形象性思維特點也決定了游戲是其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就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游戲中獲得發展,因此,幼兒園足球游戲要注重趣味性。將玩球與生活中的各種游戲有機融合,讓幼兒喜歡足球。
(二)強調足球游戲的適宜性
幼兒身心發展、體力、耐力和能力與成人不同,有其獨特的年齡特點和規律,將足球游戲引進幼兒園,應充分考慮到身心發展、運動難度、運動強度等與幼兒能力水平相適應,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對足球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進行變革和創新,以由易到難、小步遞進的形式開展足球游戲。
(三)注重足球游戲的融合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因此,足球游戲引進幼兒園,不應片面地將其割裂成一個單一的訓練項目,局限在技能技巧上的比拼,而是應該以大課程觀對其進行統整,將之與幼兒園的其他教育形式如主題教學、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領域活動等進行融合,在目標和內容上相互融合,以促進幼兒在整合性的足球活動中積累豐富多元的相關經驗,獲得整體性發展。
(四)著眼足球游戲的發展性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強調,幼兒園足球活動應“公益普惠,立足長遠”。幼兒園教師要意識到幼兒園足球運動是啟蒙活動,其目標不在于為了培養足球明星,應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方向,以培養興趣為主,充分挖掘足球的多元價值,如,熱愛運動、團結協作、敢于拼搏、勇于向上、不怕困難等運動精神,這些品質對幼兒的未來乃至一生有著深遠影響。
二、具體舉措
(一)開發幼兒園游戲化足球課程
實踐中,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尋求游戲素材,創設適宜的游戲情境,與幼兒的足球活動進行對接,通過一系列改編、整合和優化,形成豐富多彩的園本化足球游戲課程。
1.與動畫情境融合的足球游戲
動畫片以奇幻的情境、生動有趣的情節以及個性鮮明的角色特征,被幼兒所喜歡。幼兒園借助動畫片情境、情節,對足球游戲進行精心設計,讓幼兒在動畫片角色的扮演中,在形象生動的動畫情境中玩球。以《小豬佩奇和喬治的運動會》為例,幼兒戴上頭飾化身佩奇和喬治,借用動畫片中“運動會”情節,開展足球競賽游戲。游戲要求:喬治和佩奇從“家”出發,沿著各自路線途經“小路”“山洞”“草地”比賽腳背運球,規定時間內運的球多的一方為勝者。經典動畫角色與情節的融入,富有趣味性的比賽方式,激發了幼兒踢球的興趣和潛能。
2.與民間游戲融合的足球游戲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有趣的民間游戲的陪伴。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巧妙借助經典民間游戲,對足球游戲的玩法進行豐富變革和創新。事實證明,此舉既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玩球體驗,同時,又讓幼兒獲得了初步的足球動作發展。如,民間游戲《我們都是木頭人》有著走走停停的運動特點,幼兒園將之與帶球、停球動作進行有機結合設計成足球游戲:幼兒扮演“小動物”,一起邊念兒歌邊進行帶球游戲,當聽到“木頭人”時,“小動物”必須立刻停球,以控球速度最快、最穩者為勝。在快樂的游戲中,幼兒的帶球和控球能力提高了。
3.與網絡游戲融合的足球游戲
一些喜聞樂見的網絡游戲,其游戲情節帶有濃烈對弈色彩,深受幼兒們的喜愛。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嘗試選取一些健康有趣的游戲內容和情節,將之設計成挑戰性的足球游戲。以《捕魚達人》為例,幼兒園選擇這一網絡游戲中“多方位追捕”的游戲要素,把變向運球動作融入其中,教師扮演“捕魚達人”,幼兒扮演“小章魚”,“捕魚達人”在“海底世界”中追捕“小章魚”,“小章魚”變向運球,靈活躲閃,在不斷追擊躲閃的游戲中,幼兒獲得了快樂的情感體驗,促進了身體協調性的發展。
4.與音樂游戲融合的足球游戲
音樂游戲將音樂與游戲動作相結合,有明顯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將音樂游戲和足球游戲有機整合,在不同旋律不同節奏不同速度的聽覺刺激下,有目的地變換玩球方法,激發興趣。以《小兔和狼》為例,幼兒扮演兔子,在歡快跳躍的A段音樂中夾球跳,在低沉的B段音樂中腳弓運球躲避老狼。在音樂聲中,幼兒們更容易走入游戲的情境,為足球游戲帶來了別樣的體驗。
(二)創新幼兒園適宜性足球比賽
足球比賽作為足球運動的一個標志性活動,目前在幼兒園里廣泛開展。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在開展此類比賽時,始終堅持以“幼兒為本”理念,從幼兒整體發展的角度來思考足球比賽的適宜性問題,包括比賽形式、運動強度、比賽難度等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相適應的問題,比賽內容與幼兒學習特點和方式相適應的問題。帶著這些思考,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對幼兒園足球比賽的內容、類型和形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和變革,力求讓足球比賽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更符合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需要。
1.創新足球比賽內容
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特點,積極探索足球比賽的多種內容。小班幼兒對滾動中的足球控制能力弱,一開始可以采用替代物開展比賽。如,用紙盒替代足球,把運球改為踢紙盒比賽;用毛絨玩具替代足球,把夾球改為“夾毛毛蟲”比賽,讓幼兒在比賽中積累初步的球感和比賽的簡單經驗。中班幼兒體格進一步發育,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和靈敏性,并且更加活潑好動,可以開展系列化的單挑比賽。如,點球比賽,可從簡單的正面點球、近距離點球,逐漸過渡到側面點球、遠距離點球比賽;大班幼兒已掌握一定的足球動作,有一定的合作意識,可以適當開展團隊比賽,如,兩人三足、搶占城堡等接力賽、對抗賽和阻擊賽等,也可以開展五人賽制的小場地比賽。
2.創新足球比賽形式
各個年齡段的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各不相同,足球比賽的形式應根據其實際發展水平進行創新。如,小班初期,可以組織幼兒觀看欣賞教師、大班哥哥姐姐的足球賽,初步了解足球比賽的形式、規則,體驗參加足球比賽的快樂;小班中后期,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親子類足球比賽,教師對比賽內容預先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的最近發展區、學習方式和特點、足球動作掌握程度、參與比賽的家長運動水平,讓家長帶領孩子一起體驗比賽。以小班“運送土豆”比賽為例,家長除了負責運球,推運裝卸“土豆”以外,還要鼓勵幼兒跑起來、踢起來,幫助幼兒獲得“運送土豆”成功的喜悅,讓幼兒萌發初步的踢球興趣。如,學習雙腳夾球親子賽“運南瓜”,雙腳夾球跳“袋鼠一家去旅行”等,在親子活動中積累比賽的經驗。在中大班幼兒有一定的足球動作經驗后,可根據運動主體、場所和比賽周期的不同,靈活開展小組賽、闖關賽、班級聯賽、親子足球賽、親子足球嘉年華等比賽形式。
3.創新足球比賽賽制
成人的足球比賽時間長、規則多、強度大,強加給幼兒必然會損害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幼兒園足球場地的實際情況,創新了五人制大班足球賽,在比賽時間、規則、人員組合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性變革,在運動難度和運動強度上都進行了適宜性的削減。
賽時變革:將比賽分為上下2個半場,每場限時10min,為了配合場上戰略戰術的調整,以及對場上幼兒體能消耗狀況的調控,教師可以靈活更換參賽幼兒。
賽規變革:除了1個守門員之外,其余4人根據需要靈活調整站位。
人員組合變革:教師根據幼兒能力差異進行分組,先由能力較強的幼兒組隊比賽,再由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點球比賽,也可由強帶弱組合進行比賽。
一系列的創新與變革,讓足球比賽更加符合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發展水平,也更有利于讓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能在足球比賽中獲得成功體驗,建立自信。
(三)構建幼兒園足球文化
足球特色園的構建,當以文化創建為先。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積極構建富有特色的幼兒園足球文化,將之融入到學園環創中,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活動中,融入到幼兒日常學習生活中,全面營造了濃郁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1.將足球元素融入到幼兒園的環境中。幼兒園樓道上的“二幼足球逐夢歷程”展示欄,記錄了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足球游戲探索之旅走過的一個個堅實的足跡;“二幼足球小將專欄”則展示了歷屆二幼杯足球聯賽中足球小明星的風采;環繞在綠茵場上的系列主題畫“我眼中的足球”,代表了幼兒對于足球比賽、足球運動、足球明星、足球文化的獨特認識。
2.將足球文化融入到形式多樣的校園足球活動中。每年一度的二幼杯足球聯賽、樂趣無窮的足球嘉年華活動、二幼“足球主持人”的競選活動等,幼兒在這些活動中介紹足球聯賽賽況、分享足球明星故事、深入了解足球,從而更加熱愛足球。此外,幼兒園還積極借助社區、家庭等的優勢資源,成立家長足球隊和足球教練員志愿小組,為校園足球活動的策劃、實施、宣傳共同出謀劃策。
3.將足球文化融入到幼兒日常學習生活中。如,與主題教學、區域活動、戶外活動、領域活動等進行融合,努力探索多元化的融合途徑。以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項目式區域游戲二幼杯足球聯賽為例,在美工區開設了“球賽設計部”,讓幼兒嘗試運用各種美工經驗設計制作球隊標志、根據隊標設計隊服,為大賽設計制作獎杯、獎牌、紀念品等;在表演區設置“球賽開幕式策劃部”,幼兒們自主查閱視頻、音樂資料,自主分階段排練演出;數學區開設了“球賽票務部”,幼兒們運用計算經驗設計門票;運用分類、統計經驗開展網上預售球票和線下售票游戲;運用序數經驗為球賽場館的觀眾席貼座位標示;在科學區開設“足球玩具研發部”,讓幼兒們調動各種生活經驗,研發射門訓練器、人形立牌運球障礙桿、足球迷宮、足球游戲棋等富有創意的足球游戲玩具并將之投放到足球戶外自選區,讓幼兒們每天自選練習,鍛煉球技;在運動區開設“足球賽館”,幼兒們自主組隊、自定賽規、自設獎項,穿上自制的球服自主開展小型足球比賽。
(四)成績與展望
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以足球研討為依托,逐步建構起具有園本特色的游戲化足球活動課程,教師足球課程開發設計和教育組織能力等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先后2次承擔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足球研討工作,4篇足球論文在CN級刊物發表;匯編了2本園本足球課程資料冊,多次在省、市、區級的學前教育展示活動中開展講座、觀摩,分享研究成果,發揮足球龍頭園輻射作用。同時,在幼兒園、社區、家長的大力合作下,形成了濃郁的校園足球文化,全園幼兒都喜歡足球,積極主動地參與足球運動,這也給他們的身心帶來較大的變化:身體協調性與靈敏性增強,運動能力提高,體質變好;不怕困難、勇敢拼搏、合作、樂觀的良好個性品質得以有效激發。這些進步和變化,也得到了實踐驗證。如,在鯉城區學前兒童五人制足球賽中,在7支球隊、21場單循環賽的激烈角逐中,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幼兒力壓群雄,并保持了己方球門零進球的壯舉,當之無愧地摘取足球賽冠軍,并包攬了最具分量的“金靴獎”“最佳門將獎”。
成績和收獲使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更加堅定了前進的動力。作為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對泉州市鯉城區第二幼兒園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幼兒園將以此為新的起點,開啟足球追夢新征程,聚焦“幼兒園足球游戲的開發和實踐研究”,尋求足球運動和游戲兩者之間的最佳融合點,繼續開發設計一批與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幼兒能力水平相適宜的足球游戲,形成系統化的園本足球游戲課程;探索足球游戲中將足球動作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象的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多樣指導策略;研究多樣化的集趣味性、自主性與發展性為一體的足球活動組織形式,相信在學習、實踐、反思、研究四者結合的不斷探索創新中,勢必打造出獨具課程領導力的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