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韻釗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國家的一次大考。國家高層果敢英明,措施得力——武漢封城,湖北封省,建方艙醫院,全面收治感染人員,全民免費醫治,優秀醫療隊伍支援武漢,短短數月,便控制了強大的新冠病毒,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這次大考。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是對教育的一次大考。在以強大的祖國為榮,致敬美麗的逆行者時,我們教育人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如何落實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如何讓久待在家的孩子們不會虛度光陰,學有所獲?用怎樣的授課方式更有實效?如何利用網絡構建相對真實的課堂?作為普通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教育的這次大考。
下面是我在網絡教學實踐之旅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敢于挑梁,開始探索“云”教學。
2月3日,寒假剛剛過半,我們文理集團便進入了準備階段。我校英語組攬來了一項大任務——在網課開始前制作資源包,錄制英語錄像課,為整個集團的在線課堂提供資源支持。我和我的組員馬上行動,建群、討論、分工、尋找資源、篩選資源、確定課程、錄制、上傳,完成了 12節資源課和錄制課,做足了三周的工作準備。課程內容包括切合疫情的英語繪本,文化主題各國節日,繪本故事欣賞,歌曲學唱,語法知識學習,寫作訓練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包含課程的學習和課外的拓展,且富有趣味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雖然時間緊、任務重、強度大,但是收獲了集團的肯定,學生和家長的好評,讓我覺得一切努力都是那么的值得。
二、承擔重任,獨立制作錄像課。
上文提到,我校英語組要為整個集體學校提供在線資源課程,我和我的組員均需錄制了一節錄像課。看似短短十五分鐘的錄像課,我卻足足花了一周的時間。首先要熟悉Camtasia 9錄屏功能,格式工廠的轉化功能,QQ語音的剪切功能等,要是以前,統統交給信息組老師負責便可。其次,備一節什么樣的課,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老師的“獨角戲”也頗費腦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入手,最終我選擇錄一節英語歌曲學唱課——學習《瘋狂動物城》主題曲Try Everything。為了尋求最佳的音質,在夜深人靜時我獨自一人錄制。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感覺自己像是在完成一個“大制作”。看著作品一點點接近成功,所有的疲憊感統統化成了興奮,三更半夜了仍無半點倦意。
三、直面挑戰,率先嘗試騰訊主播。
開學第四周,第一輪錄制的錄播課剛剛結束。為了給學生更好的教學體驗,教育局發文建議老師們改上直播課。學校領導決定讓一部分老師先上,為大家提供經驗參考。我即刻報名成為英語組第一批上直播課的老師。
直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因為平時上課不也是“直播”嗎?陌生,因為網絡直播跟面對面上課又不一樣,面前沒有學生,網絡可能遲延,甚至學生在不在線上都是不確定的。當然,還有隨之而來的壓力——家長就在旁邊陪讀,領導就在旁邊觀看,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眾目睽睽”之下。
我將壓力化為動力。一切又從熟悉軟件開始。騰訊課堂如何打開,如何添加學生,如何開播,如何舉手發言,學生的討論區如何使用,如何布置和批閱作業。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歡這軟件——功能真的太強大了,學生可以看見老師,學生可以舉手發言,師生可以互動、討論,相比錄像課,溝通更便捷,課堂更真實,也更高效。我一邊贊嘆科技的強大,一邊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我認真觀摩深圳市名師課堂,取他人之長,然后融進自己的設計中,使之更適合我學生的發展水平。直播時的發言,課堂教學步驟,教學重點我一一在小本子上做好筆記,并在課前重溫,希望我的盡善盡美能給孩子們一個更真實和高效的課堂。
四、兢兢業業,重視作業反饋
當學生不在教室,網絡課堂的實效是難以保障的。那如何判斷學生課堂的掌握程度,如何得知我們的教學質量如何呢?重點便落到了學生的作業反饋上。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好,證明課堂效率高;反之,則證明效率低。因此,直播結束后,我都要花大量的精力進行作業檢查。上傳率、完成率和認真率要一一記錄;沒有上傳的作業馬虎的要及時和家長反饋,尋求家長的支持。每周還要表彰一次優秀的學生。在校上班是8小時制,在家直播卻是7*24小時。檢查作業的時間要遠遠大于上直播課的時間。辛苦歸辛苦,卻也樂在其中。學生的點滴進步,和家長的一聲肯定都能給我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五、身心并重,開啟“云”家訪
學生的身心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疫情期間,學生久待在家,缺乏運動、社交等活動,身心壓抑,無法釋放,長此以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老師的關愛這期間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學校的統籌安排,我們做了如下安排:一、將班級學生分成四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統統進入小組,與家長和學生進行QQ視頻聊天。二、特殊關愛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家訪。跟學生們視頻,孩子們高興極了,在群里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通過“云”家訪,我了解了孩子們在家多數是家務小能手,有的幫照顧弟妹,有的經常打掃衛生,有的還會為忙碌的父母親做飯。這些懂事的孩子們真的可愛極了。學習上,我表揚他們自覺自律,鼓勵他們多學多練,期待他們的進步。孩子們都期盼著早日回到校園,與同學老師相聚。我們利用網絡拉近家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六、團結協作,玩轉“云”教研
除了日常教學,作為英語科組長的我,也思考怎樣進行科組教研,開展教學研究。我們利用釘釘群進行“空中教研”,分享直播教學經驗和解決空中教學問題的方法,討論怎樣提高“空中教學”質量。我們在網上視頻集體備課,模擬課堂聽課、評課,還暢談當主播時遇到的各種尷尬,甚至有次我們還神經質般半夜十二點排個集體教研照,氣氛較平日更加輕松、和諧、高效。每樣教研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志同道合,共同努力,互相學習,不斷突破也不斷進步。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教室變成了騰訊課堂,當老師變成了電視主播,我踏上一次全新的教育之旅。是坦途還是荊棘,是成功還是失敗,我不得而知。但我深知,“疫”往無前,這是疫情之下教育人唯一的也是正確的選擇。
眾志成城之下,云課堂風景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