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陽
一、概念界定
(一)計劃機制的概念
計劃機制是指計劃指標、經濟杠桿和經濟政策等計劃要素相互聯系和作用的制約關系及其調節功能。它具有自覺性、直接性和宏觀性的特點。
計劃機制的優點是:1、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重點建設。2、進行經濟預測,制定經濟發展戰略。3、在宏觀上統籌規劃經濟總量、重大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4、可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防止兩極分化。5、可以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并使之協調發展。
計劃機制的缺點是:1、難以對微觀經濟活動和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發揮作用。2、容易損害經濟主體的利益,造成動力不足和效率低下。3、容易脫離實際,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二)市場機制的概念
市場機制是市場運行的實現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的波動、市場主體對利益的追求、市場供求的變化,調節經濟運行的機制,是市場經濟機體內的供求、競爭、價格等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及其功能。
市場機制有一下幾個優點:1、市場機制的反應比較敏捷,市場機制的近乎無窮多的市場主體隨時都在關注著市場信息,所以市場的微妙變化容易被捕捉到。2、每一個主體根據自己獲得的信息進行自己的判斷,采取不同的策略,導致了市場策略的多元化特征。
市場機制的缺點是:1、市場信息存在真偽之分。2、市場信息有整體性信息和局部性信息之分。3、市場信息有長期性信息與短期性信息之分。4、市場選擇的多元性很可能導致市場的混亂無序。
二、從社會主義經濟資源配置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運用
想要將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高效的運用在軍隊資源配置中,首先要認清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的來源和本質,也就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資源配置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運用。從而認識到如何在軍隊這一特殊環境下,將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并高效的運行起來。
我國及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都展示了下述特征:大力發展和運用商品貨幣關系,在經濟運行中引進市場機制,實現計劃與市場的結合?!吨泄仓醒腙P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稕Q定》從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性與市場性相統一的理論高度,闡述了我國在新的經濟體制中把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梢哉f,如何解決好計劃與市場相結合,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基本的、決定體制改革成敗的課題。
社會主義經濟是計劃經濟,它表現為:宏觀經濟在先定的計劃指導下,在國家的調控下,大體上均衡地和有序地運行。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經濟的商品性(市場性)的主要表現是:微觀經濟從屬于經常變動的市場力量,從而帶有不確定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具體說,企業生產什么產品和生產多少,以及包括個人的經濟行為內在的微觀經濟活動,表現為一個市場性變量。宏觀經濟是微觀經濟的總和,微觀經濟的盲目變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影響宏觀經濟的均衡和運行的有序性。可見,宏觀經濟運行的計劃性和市場作用下企業活動的盲目性,是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所固有的矛盾。但是這一矛盾不具有對抗的性質,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在擁有一個完善的社會主義經濟調節機制的條件下,人們完全可以妥善地處理這一矛盾和實現計劃與市場的統一。這就為軍隊推行計劃機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思想奠定了基礎。
三、我軍資源配置的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運用
(一)體制機制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運用
歷史上,人們以為依靠行政的強制力就能使軍隊資源的各項基本比例協調和實現軍隊發展的計劃性,但是實際上卻是經常地出現事與愿違的比例的失調。實踐表明:傳統的、用行政權力來進行調控的直接計劃機制帶有僵硬性質,它扼殺了單位的自主活動,壓制了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不利于發揮各部隊、單位、部門的積極性。面對新時期軍事變革的復雜性,傳統的、單一的計劃機制更是應接不暇。更遑論能夠實時的捕捉到日新月異的國際軍事格局的微妙變化了,并作出反應了。以上這些情況都要求軍隊引入市場機制,從而完善軍隊資源配置的調節機制。
但是,面對軍隊高計劃性的本質,我們又不能過于夸大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的理念。而是應該根據中國特色調節機制,結合軍隊自身特點,將一定的權力下放,推行部門,甚至單位級的市場機制調節策略。力求以計劃機制為主導,以市場機制為牽引。也就是軍隊資源配置的調節機制主體是計劃機制,同時加強部隊主觀能動性,利用市場機制的競爭性的優點,提高個體的競爭、創新意識,利用市場機制,引入實質上的危機意識,從而加快軍隊總體的建設速度。
為完善軍隊資源配置的調節機制,從體制機制方面考慮,我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就是要完善軍隊法律法規,并加強違法違紀的查處力度,提高法院、檢察院等單位的責權等級,推進軍隊法制化進程。二是要建立相關法規制度,維護軍人合法權益。三是要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為基層部隊建言獻策提供平臺。
(二)觀念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的運用
從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角度來看,影響我軍資源優化配置的觀念主要表現在:1、歷來軍隊重計劃的觀念就深入人心。我國是從建國初期的計劃體制機制逐步向市場機制過度的。傳統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下,通行的是直接的計劃機制,這就是:采用行政手段,向下層層分解計劃指標,由此來推行全盤的、無所不包的中央計劃。這一長時間的無所不包的中央計劃給部隊形成了一種完全無我的意識,束縛住了軍隊想要自身發展好、建設好的手腳,影響了軍隊的責任意識。2、輕視個體主觀能動性。地方有句話說:“進了軍隊就沒有了自由?!边@句話沒說錯,從建國初期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的服從意識已經植根于所有人的思想之中,但隨著國家和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人們對自身權益愈加重視的思潮不容忽視。
新時期,我們更應該重視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出部隊、軍人的責任意識,提高軍人的積極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統籌做好計劃機制的基礎作用,放權開拓市場機制的創新和競爭作用。首先,要做好軍人的政治工作,做好宣傳教育,灌輸責任意識。其次,建立相關平臺,完善獎懲機制,推行軍人職業化,提高危機意識。再次,擴大軍人思想上的市場化,提倡創新意識,推崇思想上的理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