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艦隊公眾號介紹了南海艦隊某防空旅先進事跡。其中一張圖片引起外界興趣,這張圖片是紅旗6防空導彈發射,背景是許多奇怪的天線,從這些天線分布和形狀來看,它有可能是米波稀布陣雷達。
如果推測屬實,這將是國產米波稀布陣雷達列裝之后首次亮相,它表明中國防空體系對于隱身目標探測能力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018年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劍旗作客CCTV,首次向外界揭開了國產米波稀布陣雷達面紗。根據吳劍旗的說法,國產米波稀布陣雷達就是為增強中國防空體系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而發展的。它采用了全新體制,數十個發射、接收單元分布在較大場之上,這也是識別它的最主要特征。米波稀布陣雷達通過數字處理的辦法在空間合成一個較大天線孔徑,從而提高雷達探測距離。現代隱身飛機對于S波段以上頻率隱身效果較好,但是在L波段以下段隱身效果就要差得多。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米波稀布陣雷達對于隱身飛機探測距離比S波段高2倍左右。不過傳統米波雷達目標數據精度低,分辨能力較差,而米波稀布陣雷達可以形成一個龐大的天線孔徑,可以提高目標數據精度,增強分辨能力。另外米波稀布陣雷達發射功率大、自適應性能好、相干積累時間長,抗干擾能力優異,能夠對抗多個強干擾源。由于發射、接收采用數字陣列,脈沖能量較低,所以雷達具備較高抗截獲能力,對方不容易截獲發射信號。還有米波雷達波長較長,現代反輻射導彈制導系統受到彈徑限制還不能覆蓋這么低頻率,也就無法對它進行攻擊。
(據新浪軍事5.29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