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倡
谷雨,一個散發著稻香的濕潤名字,坐落于春末夏初,長在土地里,落在詩詞中。
細風斜雨,雨生百谷,盡城花香。農人種瓜點豆,播谷插秧,文人敲句吟詩,觀雨品茗。一壺煮沸的谷雨茶,在唇齒間回繞。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萬千滋味,融入了世事與情感。
谷雨茶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古人云:“詩寫梅花月,茶煮谷雨春”。谷雨茶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又叫三月茶,與清明茶同為一年中的佳品。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談到采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碧普炎跁r戶部侍郎陸希聲《茗坡》詩云:“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晚唐著名詩僧齊已留下了三首谷雨有關的茶詩,其中一首是《謝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芳香寄,無來又隔年。”在輕霧如煙的茶叢中,翠綠鮮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將晚時,還未采摘滿筐,盡管谷雨佳茗難得,但詩人還是迫不及待地招來鄰院的客人品谷雨茶。大文豪蘇東坡對谷雨茶也留下了“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的千古名句。
民間諺語云:“谷雨谷雨,采茶對雨?!惫扔陼r期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茶,相沿成習,俗話說:“塵紛濁世多煩憂,雅茗居里茶一壺。品茗會友同享受,一杯入腸解千愁?!惫扔陼r節,沏上一壺谷雨茶,伴著高山流水,杯里的波濤,高過海邊的浪花,高過白露之后的月色和莽莽的群山。舒展的葉片,兀自打開塵世的秘境。
季節的茶香和暗語,讓久別重逢的喜悅穿透顛沛與流離,以氤氳之氣,供養詩歌與社稷。
茶生水之畔,山之巔、坡之陽、壤之饒、常年霧氣遮繞,煙嵐窈窕,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谷雨時節,采其嫩葉,或如雀舌、或像尖槍,機揉手搓,所制之茶,如銀針,似毫勾,色澤嫩綠。
“玉盞生液,金甌雪泛花”。茶乃世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亦如茶,卻總會有淡淡的愁苦。
一杯谷雨茶在手,讓人忘卻幾許煩憂。時光若水,無言即大美。穿過鋼筋水泥筑就的紅塵,看破功名利祿編織的虛無,才有了自成的格調和對歲月的了悟。茶中有大道,風餐露飲,海寬云闊,都是歸屬。
汲日月精華,沐春水秋露,以欲笑還顰的豁達,過濾心境,讓彈指而過的光陰收藏靈性。世事搖曳。欲語還休的靜默,透著澄明。
再華麗的詞語,也比不過谷雨茶那一縷縷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