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柱 尹嘉玄
金智英小時候就讀的是一所規模很大的小學。
到了小學三年級,一個禮拜有兩天得在學校吃營養午飯。由于金智英就讀的學校是營養午飯示范小學,也是附近學區里最先提供營養午飯的,校內有一大間整潔的學校餐廳。每到午飯時間,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學號排隊進餐廳用餐,但由于餐廳的規模不足以容納所有學生,得趕緊吃完讓位給其他同學。
當其他先吃完的同學像脫韁的野馬在操場上盡情地奔跑時,金智英還在用湯匙舀著一口又一口的米飯,努力地往嘴巴里塞。尤其是她三年級的班主任絕不允許學生拿太少或者沒吃完。用餐時間還剩五分鐘時,老師會起身巡邏,查看每個還沒吃完飯的學生,用湯匙敲餐盤,催促他們趕快吞咽。心急如焚的孩子只好將米飯和菜統統塞進嘴里,配著白開水囫圇吞下。
當時是從男同學開始排學號,一號到二十七號全是男同學。女同學則以生日排序,從二十八號排到四十九號。因為等到學號靠前的男同學吃完準備起身,學號靠后的女同學才能拿到自己的食物坐下來吃飯。因此,大部分被老師責罵吃太慢的都是女同學。
某天,老師身體不適,心情也很差。在食堂里,他憤怒地用湯匙敲打著同學的餐盤,盤里的飯粒和小魚干都快彈到學生臉上了。幾名同學再也忍不住,嘴里含著滿滿的食物放聲大哭。回到教室以后,大伙兒湊在一起開始抱怨。“一直在旁邊叫我們趕快吞,反而更吞不下去。”“我們又不是故意慢慢吃或不認真吃,是本來就吃得慢,到底要我們怎樣?”
這時,一名女同學柳娜突然開口,冷靜地說:“每次都按照學號吃飯,太不公平了,我要請老師重新制訂吃飯的順序。”
這種話真的可以對老師說嗎?這個念頭在金智英心中一閃而過,但不久又覺得,如果是柳娜去說應該不成問題,因為她功課很好,母親還是育成會會長。到了禮拜五班級會議時間,柳娜真的舉手向老師提出了建議:“老師,對于學號靠后的同學來說有失公平,所以建議老師定期調整同學們的用餐順序。”
老師雖然保持笑容,但可以察覺到他的嘴角微微地抽動著。頓時,教室里彌漫起一股緊張氣氛。然而,與柳娜四目相望許久的老師,突然笑了一聲,說道:“好吧,那就從下禮拜開始顛倒順序,從學號四十九號開始領營養午飯,每個月這樣輪一次。”
向擁有絕對權力者抗議自認不當的事情,并因此獲得改善,這對柳娜、金智英,以及學號靠后的所有女同學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寶貴經驗。她們稍微有了一點批判性意識和自信。
金智英小學五年級時,全家人搬入一棟新落成的臨街獨棟建筑。房子位于三樓,室內有三房一廳和一套衛浴,比起之前住的地方,空間大了一倍。
他們姐弟也終于有了各自的房間。最大的那間由父母和年紀最小的弟弟使用,第二大的房間由金智英和姐姐共享,最小的房間則由奶奶獨享。雖然父親和奶奶提議讓兩姐妹和奶奶同住一間,弟弟獨自住一間,但母親的態度十分堅決,認為總不能讓年事已高的奶奶一直和兩個孫女住在一起,應該要讓奶奶有自己的房間,可以舒適地睡覺、收聽廣播、聽佛經。
“兒子還沒上學,不需要有自己的房間。”母親問:“兒子啊,你想要自己睡還是跟媽媽睡?”七歲的老幺表示不要自己睡。最后也如母親所愿,姐妹倆擁有了屬于她們的房間。
一年后,奶奶過世了,她的房間成了弟弟的房間。
(摘自貴州人民出版社《82年生的金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