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杰 張志生 李宜磊 何杰

摘要:在電力改革大背景下,用電市場、客戶資源競爭日益加劇,電網企業對配網業務信息傳遞不流暢,對客戶需求掌握不及時、不準確,難以滿足客戶全方位管理的需要。以提高配網故障搶修效率,快速恢復客戶正常供電為目的,通過集中95598業務,在各地市級供電企業組建配網搶修指揮中心的方式,轉變現有配網故障搶修模式。配網搶修指揮中心以搶修工單為載體,實現故障信息的有效傳遞,并通過快速定位故障所在區域,及時協調搶修資源,有效提升服務質量及客戶供電可靠性。
因此,亟需開發滿足電網配網搶修指揮系統,有效支撐各級生產管理人員進行輔助決策,促進管理向規范高效轉變,減輕基層人員工作量,最大限度提升班組工作效率及規范性。
關鍵詞:智能監控;智能平臺;配電網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lectric power reform, competition in the electricity market and custom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ly intensified, and power grid enterprises are not fluent in the transmiss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do not grasp the needs of customers in a timely and accurate manner, 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custom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ault repair efficienc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quickly restore the normal power supply to customers, the existing fault repair mod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be changed through the way of setting up the command center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emergency repair in municip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around the city by concentrating 95598 business. The emergency repair command center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akes the emergency repair work order as the carri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fault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s the emergency repair resources in tim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by quickly locating the fault area.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and meet the urgent repair command system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ffectively support prod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at all levels to make auxiliary decision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agement to standard and efficient, reduce the workload of grassroots personnel, and maximiz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team.
Keywords: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telligent platform;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0引言
電網公司為進一步強化業務融合、優化業務流程、促進管理協同,提高配網運營管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開展了配網“三統一、兩強化”管理優化工作。同時主動適應國家“互聯網+”戰略,落實網公司在配網生產領域“互聯網+”、智能技術及管理精益等方面的創新發展要求,支撐運營管控平臺建設,公司啟動了配網生產運行精益化管理信息化支撐規劃的研究,并開展了配網故障搶修指揮系統的建設。
目前,配網搶修指揮系統一期已建立“1+2”(配搶指揮平臺、故障搶修APP和復電監控APP )配搶指揮應用,有效提高故障信息的傳遞效率,實現了故障搶修全過程管控,并在各供電單位開展現場推廣及應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系統未充分挖掘并發揮數據價值,多源系統應用集成和數據融合還需進一步完善,在配網生產運營管控、監控指揮、現場作業等方面缺乏信息化、智能化的分析手段。
因此,將基于配網搶修指揮系統一期建設成果,開展配網搶修指揮系統V2.0(配網智能運行管控平臺)建設。充分運用調度自動化、配網自動化、計量自動化等系統對配網的感知能力,強化業務信息的共享和融合,打造省地縣所多層聯動監控指揮體系,支撐配網設備態勢感知、智能搶修,實現配網智能運行管控,為智能客服、智能調度、智能規劃提供數據支持。
1軟件介紹及基本原理
配網搶修指揮系統V2.0總體包含配網搶修指揮平臺、移動配搶app及復電監控app三大部分。本系統的開發采用平臺化思路,基于基礎支撐平臺,采用基于SOA的多層架構,在前端展現上采用B/S模式的瘦客戶端,通過Html+AJAX技術實現RIA;WEB層通過SpringMVC響應前端的Http請求,調用后臺服務完成業務邏輯操作;針對不同的服務可采用JAVA來進行開發,以充分利用JAVA語言的優勢。故障搶修模塊目前采用微服務的技術架構方式,前端頁面采用Html5+CSS+Bootstrap+web UI組件的技術開發路線,后端采用Nodejs進行微服務化開發。
移動配搶app采用基于MUI最接近原生APP體驗的高性能前端框架,利用H5+ SDK提供豐富的api,結合android原生開發,實現Hybrid App混合開發。復電監控app采用ionic 的Hybrid App開發方案,配合Angularjs使用,實現高效、快速的混合開發。
2系統規劃
配網搶修指揮系統V2.0在配網搶修指揮一期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新增和拓展,一方面進一步采用SOA松散耦合的體系架構的優勢,通過與業務系統建立業務接口,實現與業務系統的業務貫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電網大數據平臺數據整合數據分析的優勢,利用大數據平臺已集成的數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業務數據的高級分析功能。
如圖1所示功能主要包配網運營管控、配網監控指揮、現場作業的功能新增及優化:實現對裝備水平、負載率、供電可靠性、低電壓、重過載、重復跳閘、三相不平衡、運行故障等電網指標情況的監測、分析;對智能設備態勢感知、智能搶修、智能調度、智能客服、智能規劃等業務領域進行支撐。
2.1系統分析
配網搶修指揮系統一期屬于十三五規劃中資產管理拓展應急搶修指揮類,已完成
前期現場搶修APP、復電監控APP、配搶指揮管理平臺的開發,并在全省開展實施推廣。并生產、營銷系統的報障、搶修流程,實現作業表單電子化、信息化、規范化,提升班組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實現配網搶修業務流程過程管控,為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等數據分析提供支撐方面,應用效果顯著。通過在全省范圍實施推廣,配網搶修指揮系統一期在系統功能和應用方面暴露出待完善之處,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1)輔助配搶指揮開展故障綜合研判的功能有待加強,目前僅支持基于地址及戶變關系的研判、結合導航開展預計到達時間預測,實際應用需要支持基于地址及戶變關系的研判,及與電壓監測、四合一系統、配網自動化相關數據交互,因而無法實現故障主動發現,目前仍處于被動搶修局面。
(2)基于一體化GIS平臺+互聯網地圖,態勢圖展示有提升空間。
(3)在配置管理、公共服務功能方面需要進一步強化,以滿足公司對地市縣級基層班組各級組織機構精益化管理要求。隨著應用范圍擴大,暴露出系統對全省組織的配置管理不足,現需對供電所管轄地理范圍維護、供電所(班組)位置維護、居民小區維護、臺區供電范圍維護、特別是組織用戶角色權限管理與4A平臺的深度集成做優化。
(4)系統一期搶修APP滿足業務運轉的基本需要,在支撐現場搶修人員業務能力以及APP易用性方面尚有待提升。
(5)與CGS II一體化生產、營銷、GIS系統集成程度低,和營配數據交互不全面,降低了系統可用性。配網搶修指揮系統一期實現了對相關系統的系統集成,為用戶使用系統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由于只是完成了簡單的接口注冊、連通性測試、部分業務數據集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相關的應用集成和數據集成還不能滿足需求。
(6)缺乏數據的高級分析功能,數據價值未能充分挖掘并發揮,需進一步融合集成配網相關運行數據,進一步擴展配網運營監控指揮,配網運營感知等高級應用,在配網生產運營管控、監控指揮、智能分析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應用支撐。
3功能設計
3.1配網搶修業務流程
電力客服95598:接聽用戶報障電話,通過營銷系統進行故障初步研判,若無重復報修或臨時、計劃停電、欠費等故障,則派發工單至各供電局配網搶修指揮中心。
配網搶修指揮中心:接收客服報障單,首先進行是否為應急事件判定,然后進行故障研判,定位,停電模擬(低壓則無相關內容),完成上述內容后判斷是否為重復工單,如果為重復工單則進行退單處理,如果不為重復工單則派單至區局搶修班組。
設備運維單位:班組接收配搶派發工單,先判定是否為有效工單,若為無效工單,則退單至配搶中心進行退單或重新派單處理。若為有效工單則開展相應搶修業務。搶修完成后需要填寫搶修結果報至配搶中心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回傳搶修信息到營銷95598。
系統建設業務范圍主要涉及客戶服務支持、配搶指揮(包含配調),巡視、缺陷、搶修現狀作業及配網精益化管理數據分析,具體如下:
(1)客戶服務支持:為省公司95598客服提供停電信息查詢、故障受理、搶修進度查詢及派單提供支持。
(2)配搶指揮:接收省公司95598客服派發的客戶報障信息,組織系統地市局配搶工作執行,提供配調專業分析,實現生產資源的統籌、協同、監控和巡視、消缺及搶修工作執行情況的全過程跟蹤。
(3)現場作業管控:建立移動應用,實現巡視、缺陷、搶修現在作業的移動化,規范現場作業,提升作業效率。
(4)精益化分析:為配網生產精益化管理提供生產任務統計、停電范圍、停電影響、搶修資源投入及考核等精益化分析支持。
3.2WEB端功能
配網運營管控:
1)配網態勢感知指標管控
(1)指標可視化展示
全面融合營配調專業數據,實現設備狀態的全景管控、以電網實時數據自動產生的電網運行事件為核心,以關鍵指標考核為抓手,驅動對裝備水平、負載率、供電可靠性、低電壓、重過載、重復跳閘、三相不平衡、運行故障等電網指標情況的監測、分析及治理工作,實現“事件監測、問題分析、運維改造、績效考核”的配網主動運檢精益化指標可視化展示,有效提升電網“兩率”(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水平。
(2)指標管控
進一步加強對配網態勢感知指標的管控,實現異常指標及事件主動推送、異常指標及事件督辦、事件及工單分層監控、指標分層分區統計、指標綜合排名功能。
2)故障搶修指標管控
開展搶修快速復電指標統計、搶修投訴指標統計、工單多維度統計、搶修工作評價及主動預警工單分析,通過工單分布、故障來源、搶修資源、搶修平均消耗時對比的可視化展現,按省地縣班四級進行故障搶修可視化分析,實現配網搶修指標管控。
配網監控指揮:
1)智能研判
從主配網OCS、調度OMS、生產PMS、GIS、配網自動化、營銷PMS、計量自動化、電壓監測等系統實時獲取電網運行數據及故障信息,基于電網GIS拓撲關系進行分析,提升研判精準度。實現告警設備感知、預安排停電分析、同源故障診斷、停電拓撲分析等功能。
2)配搶智能派單
實現供電合并輔助、派單自動推薦、搶修退單、催單等功能。
3)智能監控指揮
根據停電計劃、設備故障等綜合信息自動研判故障類型,基于GIS可視化技術與現場作業APP,對各類工單、人員、車輛等搶修資源實現定位和信息共享,實現資源的統一調配與指揮。實現故障多維監控、超時監控和告警、搶修資源綜合展示、單線圖告警顯示等功能。
3.3現場搶修作業APP
復電監控APP:
實現APP的搶修分層監控、復電指標分層監控、過程超時提醒、特殊故障單跟蹤等功能。
現場搶修作業APP:
實現接收工單短信提醒、現場報障、工單計時提醒、來單聲音提醒、客戶溝通記錄管理、唯一接單控制、搶修作業指導、故障設備選擇、故障勘察工單、掃碼用車、故障勘察記錄、勘察設備導航、勘察確認故障、報障用戶分析、搶修現場退單、離線斷點續傳、時鐘校驗、快速回復工單、任務移交等功能。為各專業現場人員提供任務接收、執行情況填寫實時回傳等功能,連接現場和后臺指揮,拓展現場作業人員能力,通過現場可視化,實時監督現場每個工作環節,提高工作規范性和安全性。
4結論
本系統通過持續完善和優化配網搶修系統V2.0,深化業務應用,建立故障位置研判、自動派單機制,提升業務協同和故障處置效率,縮短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實現配網故障感知、故障自動研判技術,支撐配搶工作的一站式指揮、主動搶修、主動服務。推行搶修網格化管理,優化搶修駐點及資源配置,縮短搶修半徑,提升業務協同和故障處置效率,縮短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實現主動搶修、快速復電、精準服務
參考文獻
[1] 佟偉光,軟件測試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72-83
[2] 張湘輝,軟件開發的過程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62-178
[3] 李勇平,陳峰波,jSP基礎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P12-13
[4] 《南方電網公司“十三五”信息化規劃》
[5] 《南方電網公司提升供電可靠性暨“185611”停電時間1小時行動方案》
[6]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信息化領域一體化管理工作方案》
[7] 《南方電網公司面向服務的信息技術構架(SOA)框架規范》
[8] 《南方電網公司“十三五”智能電網發展規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