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善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力行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為了進一步推進電力系統運行穩定性,我們就要加強對變電檢修技術的開發,不斷對變電檢修的流程進行優化。基于現有的電力科學技術,變電檢修一直是比較關鍵的環節,也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將主要從變電檢修技術的優化入手,進而對變電檢修的流程進行優化,以供業內人士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變電檢修;技術;檢修流程;優化
隨著電網的不斷擴大,人們加強了對變電檢修技術內容的重視,并且在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供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提高。傳統檢修采取的是定期檢修,這種檢修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影響檢修效率,因此,要對檢修技術和檢修流程優化進行探討。
1.變電常見問題分析
1.1變壓器的常見問題分析
變壓器是變電設備中較為常見的設備之一,它能夠控制電壓的高低來適應供電需求的變化,其內部具有眾多的部件和元器件,能夠為供電提供多種功能服務,但是變壓器自身在高負荷的工作狀態是很容易引發各種故障問題的,它的開關裝置就會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是接觸不良而導致漏電和放電等安全事故,它的引線也會出現故障,容易在檢修中造成線頭松脫的現象。
1.2隔離開關的常見問題分析
在供電線路之中,如果某一段線路出現了故障,那么此時隔離開關裝置就可以根據系統要求及時將出現問題的線路與其他線路進行隔離,以確保其他線路的正常運轉,也能夠更好的保護好供電線路的安全和穩定,但是在實際的檢修工作中就可以發現,隔離開關設備自身所通過的電流量總是會超過可以承受的范圍,導致設備內部和表面溫度持續升高,而且這種情況會主要集中在接頭位置或者線樁所在之處,而且難以進行高效的散熱,引發其他故障和問題。
1.3互感器的常見問題分析
互感器具有十分強大的功能,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轉化高電壓和大電流,使其變成低電壓,從而達到具體的供電需要,利用小電流,可以使供電的安全性得到保證,這樣一來,測量儀表和保護設備等都會變得更加標準。利用互感器可以使高電壓系統得到隔離,對于設備和人身安全形成保證。互感器很容易就會受潮,局部經常會出現放電損壞的情況,這樣就會直接損壞互感器。受潮是因為自身缺乏密封性,互感器出現局部放電的情況,主要是因為U型卡過緊,使絕緣保護功能出現變形的情況,使電壓出現性質的改變,局部出現放電的情況。
2.變電檢修技術
2.1 設備狀態監測
在變電站的日常運維管理工作中,針對各型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的監測和管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這是為了降低檢修人員要面對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依靠監測技術來對設備的具體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和了解,檢修人員也能夠及時的準確獲取相應的設備故障信息,從而盡快制定出檢修方案和技術應用程序。在設備工作狀態的監測之中,還要注意不同設備出現的不同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先進的預警裝置和處理措施來科學管控各項設備的運行。
2.2 設備的故障診斷
變電設備在運行期間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故障和問題,要針對眾多型號的設備所反映出的不同故障類型,就要做好相應的故障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工作。主要的診斷技術方法就是采用各種射線的傳播在遇到異常介質情況時就可以判斷出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由此來分析故障問題發生的原因,根據標準參數與診斷獲取參數值進行比對,就可以明顯的發現故障問題已然發生,并由此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實施策略。在現階段的變電設備檢修工作中一般都會采用綜合式的診斷模式和技術方法來發現并識別故障的類型以及成因,這樣就能夠提高處理故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3. 優化檢修流程的有效措施
3.1 網絡計劃優化作業流程
網路計劃是工程項目規劃與控制管理技術。原理是對網路圖表進行應用,使工程進度規劃、安全、組成等各類工序能夠相互制約,對各種工序的相關時間參數內容進行合理計算,明確關鍵線路,使管理者可以清晰的了解相應的工作后,在開展相應的網絡分析,最終制定進展項目日常計劃,完成對成本、工期、資源的優化。進行計劃期間,通過信息內容反饋,能夠實現對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合理控制和監督,從而能夠依據預計效果,完成相應的任務。
3.2 優化業務流程工序
優化業務流程指企業將流程作為根本,實現開放性管理。所謂流程就是一系列符合特定規律的流程。對于具體作業過程中涉及到的行為,應當依據制定的方式,完成相應的排列,并且要依據制定的行為進行執行,最終得到期望的結果。在問題分析過程中,通過對流程進行詳細觀察可以發現,對于一些流程來說,雖然輸入發生了一定長度的變化,但是,卻不會對輸出造成影響,這一現象的存在也就說明,許多步驟是不會對輸出造成影響的,因此,對這些步驟進行合理優化,一方面能夠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績效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過程中,應當將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對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數據庫各項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構建成相應的網絡環境,從而加快對各項信息內容的傳遞,共享資源。
3.3優化狀態檢修
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設備狀態檢修規章制度和技術標準匯編》中的具體要求,對輸變電設備進行狀態檢修,涉及到的具體內容有,各項設備資料信息的收集、評價設備的具體情況,評估設備風險,設備檢修計劃等多項內容。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的具體流程如下:
(1)資料收集。收集的各項資料包括投運前的各項信息,運行過程中涉及到的信息,以及相同設備的參考信息。
(2)狀態評價。依據各項技術要求標準,對各項設備的特征參量進行收集,確定設備運行期間的狀態。設備狀態評價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中,并且,可以將評價分為以下兩種形式:①定期評價,采用該評價方式,每年需要進行兩次以上的評價。②動態評價。對檢修設備后,立即進行狀態評價。
(3)評估風險。對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應當依據設備狀態的具體評價結果,綜合考慮設備在經濟、安全、社會影響等三方面的風險,對設備的風險程度加以認定,對于設備風險的評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4)檢修策略。以設備狀態評價為基礎,參照風險評估結果,并且要考慮技術的實際更新情況,完成排序,確定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檢修方案。
(5)計劃檢修。制定具體檢修計劃,為了確保最終制定的檢修家計劃能夠符合實際情況,計劃中應當包括年度、長期、三年不定期計劃內容,也只有這樣的計劃,才能達到應用標準。
(6)檢修實施。依據要求進行現場作業,同時,要對檢修績效準確估算。評估狀態檢修時,應當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績效評估標準》中的具體要求,構建相應的考核機制,并且要詳細評估采用的體系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狀態檢修通常為一年一次。
4.結束語
通過以上綜合論述,對變電檢修技術與變電檢修流程優化進行全面的論述,使變電檢修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引用更多的新技術,更好地服務于變電檢修,做好有關檢修計劃的管理,使變電檢修工作可以具備更強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肖寒.電力系統變電檢修技術與管理方式探究U].中國電力教育,2014,(34).
[2] 郭麗娟,魯宗相,鄧雨榮.基于風險的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實用化技術研究[J].高壓電器,2013,(1).
[3] 王春輝.狀態檢修模式下變電檢修技術注意事項與建議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O).